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教学设计课题: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课时 1提供者 李刚 单位 东观中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说明有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2 ) 获得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活动,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 )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新陈代谢与 ATP、光合作用、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三、学情分析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因此可尝试引导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两种呼吸方式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总结以及表达的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课前引导学生开展叶片燃烧与叶片呼吸的探讨,引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问题 1:呼吸、呼吸作用和物质 的燃烧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呼吸是指在呼吸运动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宏观气体交换过程。呼吸作用可概括为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导入新课叶片燃烧是有机物被碳化,逐渐出现火焰,发光发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最后留下灰烬。而叶片的呼吸作用,我们观察不到那么剧烈的反应。其实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就要把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也会生成二氧化碳还有其他产物,并且生成能量。问题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学生回答:线粒体。 复习线粒体结构问题 3:比较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物质变化及放能情况学生回答后讲评。学生回答:略 重点内容难点内容问题 4:类比细胞呼吸的概念, 归纳总结有氧呼吸的概念?学生回答: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来释放能量,生成大量 ATP 的过程。归纳七、教学评价设计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是在细胞内进行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B细胞呼吸实际上就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过程D 细胞呼吸是细胞中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2.某种毒素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该毒素可能损伤的细胞结构是( )A.内质网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细胞核3.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肺泡 B.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5 关于有氧呼吸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三个步骤都产生能量 B. 三个步骤都产生氢C. 三个步骤都需要酶催化 D. 三个步骤都能合成 ATP 6.有氧呼吸的过程中,形成最多的时候是( )A形成 CO2 时 B形成时 C形成 H2O 时 D形成丙酮酸时八、板书设计5.3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概念一、有氧呼吸1.线粒体2.有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 场所 反应过程 放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3.总反应式4.有氧呼吸的概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