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水 平 评 估 方 案 报告人:王伟廉 副校长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 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 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 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 作水平评估结论及其标准 四、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方案有关说明 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办学指导思想 1.1 学校定位 1.2 办学思路 2师资队伍 2.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2.2 主讲教师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 教学基本设施 3.2 教学经费 4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4.1 专业 4.2 课程 4.3 实践教学 5教学管理 5.1 管理队伍 5.2 质量控制 6学风 6.1 教师风范 6.2 学习风气 7教学效果 7.1 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 7.2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7.3 思想道德修养 7.4 体育 7.5 社会声誉 7.6 就业 特色项目 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办学指导思想 1.1 学校定位 学校的 定位与规 划注1 1.0 定位准确,学校发展 规划科学合理,并有 效实施 注1 学校规划包括 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规划、学科专业建 设规划、师资队伍 建设规划和校园建 设规划。 1.2 办学思路 教育思 想观念 教学中 心地位 0.50.5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观念,办学思路明确 ,质量意识强一贯重视本科教学, 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 校其它工作的关系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师资队伍 2.1师资队伍 数量与结 构 生师比注2 整体结构状态 注3与发展趋势 专任教师中具 有硕士学位、博 士学位的比例 0.30.40.3比附表中合格规定 值至少低2,满足 人才培养需要结构合理,发展趋 势好50 注2 生师比的计 算方法参见附表 说明,其中专任 教师是指具有教 师资格、专门从 事教学工作的人 员。注3 分析师资 结构中的师资指 学校在编的具有 教师专业技术职 务的人员。 2.2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资格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教学水平 0.30.30.4符合岗位资格注4 的教师95教授、副教授近三 年内均曾为本科生 授课教学水平高,科研 促进教学成效明显 注4 符合岗位资 格是指:主讲教 师具有讲师及以 上职务或具有硕 士及以上学位, 通过岗前培训并 取得合格证的教 师。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教学条件与利用 3.1教学 基本 设施 校舍状况 实验室、实 习 基地状况 图书馆状况 校园网建设状况 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0.20.20.20.20.2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很好 地满足教学需要;其它相关 校舍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配备 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 ,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能发挥 较好作用;校内外实习基地 完善,设施能满足因材施教 的实践教学要求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使用 效果好建设水平高,运行良好,在 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含室内 体育场所)满足人才培养需 要;有专项训练场地和设施 注7 注5 教学科 研仪器设备是 指单价高于 800元的仪器 设备。注6 生均图 书和生均年进 书量(册)包 括校图书馆和 院系资料室的 图书。注7 有专项 训练场地和设 施指:有符合 学校特点的专 项训练场地和 体育设施。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教学条件与利用 (续) 3.2教学 经费 四项经费注 8占学费收入的 比例 生均四项经 费 增长情况 0.60.425,较好地满足人才培 养需要持续增长 注8 四项经 费包括本专科 业务费、教学 差旅费、体育 维持费、教学 仪器设备维修 费。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4.1 专业 专业结构与布局 培养方案 0.50.5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 有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有 一定影响的优势专业;新办 专业的设置满足社会需要, 具有学科基础,教学条件好 ,教学质量有保证,学生满 意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 求,体现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和 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执 行情况好 注9 新办专 业是指毕业生 不足3届的专 业。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续) 4.2 课程 教学 内容与 课程体 系改革 教材 建设与 选用 教学 方法与 手段改 革 双语 教学 0.30.30.30.1 总体思路清晰,具体计划和配套措 施有力,执行良好,改革成效显著 ,有一定数量的获省部级(含)以 上成果奖励(包括教学成果奖、精 品课程等)注10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执 行严格,教材选用整体水平高,使 用效果好;针对本校的优势学科, 有重点支持特色教材编写的规划和 措施,成效好,有一定数量的获省 部级(含)以上奖励的教材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成效显 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注11 的课时不低于15,有一定数量自 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 果好 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 ;适宜的专业特别是生物技术、信 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双语授课课 程比例注1210,教学效果较 好;其它专业能积极实施双语教学 注10 省部级(含)以 上成果奖励是指近两次 评奖中获奖的成果。注11 多媒体授课是指 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 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 音、图像、图形、动画 等信息的技术。注12用双语授课课程指 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 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 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 程(外语课除外);双 语授课比例是指开设双 语教学的课程数占相关 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的 比例。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续) 4.3实践 教学 实习和实 训 实践教学 内容与体系 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 注13 实验室开 放 0.40.30.20.1 时间有保证、措施完善、 效果好注意内容更新,体系设计 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 要求,创造条件使学生较 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 效果好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 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 比例80,效果好实验室开放注14时间长 ,开放范围及覆盖面广, 效果好 注13 设计性实验 是指给定实验目的 要求和实验条件, 由学生自行设计实 验方案并加以实现 的实验;综合性实 验是指实验内容涉 及本课程的综合知 识或与本课程相关 课程知识的实验。注14 实验室开放 包括开放的范围、 时间、内容、对学 生的覆盖面等。其 中开放的范围包括 科研(专业)实验 室。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教学管理 5.1 管理队伍 注15 结构与素质 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 践成果注16 0.60.4 结构合理,队 伍稳定,素质 高,服务意识 强研究与实践成 果显著,研究 成果对教学改 革起到促进作 用 注15 教学管理队伍 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 校长、教务处等专职 教学管理人员、院( 系、部)分管教学的 院长(主任)、教学 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 。注16 研究与实践成 果是指教学管理调研 或咨询报告、论文、 专著等。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教学管理(续) 5.2质量 控制 教学规章 制度 的建设与执行 各主要教 学环 节的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 监控 0.30.30.4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 ,效果显著质量标准完善、合理,体 现学校的水平和地位,执 行严格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注17 科学、完善,运行有效, 成效显著(特别是对毕业 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质量有 得力的监控措施且执行情 况良好) 注17 教学质量监 控体系包括目标的 确定、各主要教学 环节质量标准的建 立、信息的收集整 理与分析(统计与 测量)、评估、信 息反馈、调控等环 节。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学 风 6.1 教师风范 教师的师德修 养和敬业精神 1.0 学校重视师德师风 建设,教师严格履 行岗位责任,严谨 治学,从严执教, 教书育人 6.2 学习风气 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 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的措施与 效果 课外科技文化 活动 0.30.30.4 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考风优良措施得力,效果好校园课外科技文化 活动丰富活跃,多 数学生积极参与, 效果好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教学效果7.1基本理论 与基本技 能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 实际水平 学生的创新精 神与实践能力 0.70.3 水平高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 能力强,有较多的研究 实践成果和省部级(含 )以上奖励 7.2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 计 选题的性质、难度、 份量、综合训练等情况 论文或设计 质量 0.50.5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 养目标要求质量好 7.3思想道 德修养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 文化、心理素质1.0措施完善、有效,学生 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 ,心理健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 要 观测点 参考 权重 等 级 标 准 A 备 注 教学效果(续)7.4 体育 体育 1.0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 格率97;群众性体育 和竞技体育开展得好 7.5 社会声誉 生源 社会评价 0.60.4 生源好社会评价好 7.6 就业 就业情况 1.0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 率80,就业工作措施 得力、效果好 特色项目 注18 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 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 。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 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 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 点问题等方面。 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及其标准 (一)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 格四种,标准如下:优秀: A15,C3,(其中重要项目A9, C1),D0,特色鲜明。良好: AB15,(其中重要项目AB9,D 0),D1;有特色项目。合格: D3,(其中重要项目D1)。(二)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9项。其中重要指标 (黑体字)11项,一般指标8项。二级指标的评 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 、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 的为D级。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有关说明 (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的原则。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 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 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 学工作,促进学校自觉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 方针,按照教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