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经济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简称NICs),是指经济发展程度介于发 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又称“半发达国家”、 “半工业化国家”,这一定名是在70年代末期的经 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里提出的。总的说来所谓 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具有一定资本主义基础的发展 中国家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克服了社会经济的落后 性并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定程度上接近于发达国家水 平的国家和地区。例如亚洲的韩国、台湾、香港和 新加坡;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欧洲的葡萄牙、 西班牙、希腊和南斯拉夫等。 1页脚标注(可选)2009 2009 年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年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巴西墨西哥印度 泰国 马来西亚菲律宾土耳其南非2页脚标注(可选)第一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形成(一)拉美新兴工业化国家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四国(二)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 新加坡 中国香港 台湾亚洲“四小龙”泰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亚洲“四小虎”3页脚标注(可选)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增长时间长、速度快 (二)出口贸易增长迅速,经济对外依赖程度 高 (三)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四)广泛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对西方国家的 依赖程度减轻4页脚标注(可选)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二)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 (三)实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宏观调控 措施1.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弥补市场不足 。2.大力吸引外资。3.大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4.发挥货币金融政策的作用。5页脚标注(可选)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 发展模式与金融危机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由于其经 济的高速发展,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 飞的成功典范, 世界银行在1993年正式提出 了“东亚模式”的概 念,与此相适应学界也总 结出了“拉美模式”。6页脚标注(可选)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模 式和金融危机 (一)“东亚模式”1.定义: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加大对 外开放度,吸引外资,金融自由化以及出口导向战 略。 2.模式形成的背景3.东亚模式成功的原因 4.雁阵发展模式: 7页脚标注(可选)“雁阵模式”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和其他学者 提出,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工业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用来解释东亚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根据这种解释;做出如下雁阵排序:日本是东亚 雁阵的“领头雁”,其他诸国和地区依序构成 “倒V型”雁阵的 后续部分,分别是“四小龙”和“四小虎”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他们经济起飞的时间分别是:日本1950年代、“ 四小龙”1960年代、“四小虎”1970年代、中国在1980年代。 间隔均为10年左右。东亚诸国从“领头雁”日本那里获得榜样的激励、 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资本品和中间品,以及由于日本产 业结构升级而让出的低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市场,从而在短期 内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持续尾随日本沿产业不断升级的 阶梯攀登,最终以较少的代价推动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8页脚标注(可选)(二)“拉美模式”1. 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 拉美国家独立初期选择了初级产品出口 导向发展模式,这是对殖民地时期所形成的国际分 工体系的路径依赖的结果2. 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 进口替代工业化是通过国家对经济的直 接干预,利用关税、优惠汇率、低息贷款、税收激 励、管制和国有化等政策,依靠国家力量在高度保 护下发展民族工业。 9页脚标注(可选)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具有一定资本主义基础的发展中国家 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克服了社会经济的落后性,并 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定程度上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的 国家和地区。10页脚标注(可选)拉美模式:拉美国家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实行 的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其强调政府对经济 活动的干预,经济发展开始由普通工业品进口替代 过渡到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最后实现机器设备 等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 体系,最终实现经济完全独立发展。11页脚标注(可选)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的基本内容:1992年俄罗斯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过渡,实行激进的“休克疗法”式的改革措施,其 主要内容是:(1)通过自由化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2)通过私有化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造,(3)通过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宏观经济 稳定。12页脚标注(可选)“雁阵模式” 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和其他学者提出,用来 解释发展中国家工业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用 来解释东亚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根据这种解释;做出如 下雁阵排序:日本是东亚雁阵的“领头雁”,其他诸国和地区 依序构成 “倒V型”雁阵的后续部分,分别是“四小龙”和“四 小虎”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经济起飞的时间分别是: 日本1950年代、“四小龙”1960年代、“四小虎”1970年代、 中国在1980年代。间隔均为10年左右。东亚诸国从“领头雁” 日本那里获得榜样的激励、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资本品 和中间品,以及由于日本产业结构升级而让出的低附加值产 品的国际市场,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持续 尾随日本沿产业不断升级的阶梯攀登,最终以较少的代价推 动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13页脚标注(可选)金砖四国: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 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 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 “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 词非常相似,这四个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 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而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 14页脚标注(可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