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争做文明先锋 共建幸福家园“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文明社会风气的主阵地”系列活动纪实“叔叔,请不要随地吐瓜子壳好吗?” “阿姨,请不要闯红灯”3 月 22日,由红花岗区开展的“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红花岗区青年志愿者主题实践活动拉开了序幕。200 余名小志愿者奔赴各个点位,手持“为了您的安全请走人行道” 、 “保护城市环境,勿乱扔、乱吐”的宣传板,在各个重要路段践行自己“传播先进文化”的誓言。目前,该项活动已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每周日由学生组成的青年志愿者分成小组劝导过往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制止行人乱扔、乱吐。小志愿者们的行动使红花岗区文明城区创建充满生机和活力。从 8 月 7 日起,红花岗区又开展了千名机关干部上街执勤和万名志愿者义务劳动活动。每到周五,我区千名机关干部志愿者就会戴上志愿者红袖章,走上街道开展执勤,规范市民横穿马路、占道经营、乱丢果皮纸屑、乱吐口痰、车辆乱停乱放等不良行为。万名自愿者走进小街小巷,带着扫帚、抹布、桶等清扫、清除工具进行义务劳动。现在,红花岗区活跃着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干部志愿者上万名。在精神文明创建的道路上,这些志愿者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人人奉献一点点,社会将有大变化” ,已成为红花岗区志愿者队伍的座右铭。随着志愿者队伍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文明之风吹遍红花岗区。近年来,红花岗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创”目标,以提高居民道德水平为着力点,以“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及“满意贵州红花岗在行动”主题活动为突破口,以开展“百名宣讲员、千名监督员、万名志愿者”活动为依托,以“四民社区”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各级市民学校为道德教育阵地,大力开展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不断创新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使城市更加文明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文明新风在红花岗区涌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8 年我区荣获“全省文明城区”称号。近年来,红花岗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广泛开展以“安民、便民、乐民、康民”为主要内容的“四民”社区创建活动,社区成为大家共同的“家” 。我区以社区整合为切入点,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本着有利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按照“板块型、小区型、单位型”三种模式,将原有的85 个居委会整合成 49 个,实现了机构精简、干部优化、功能完善、服务方便的目标;各办事处以“四民社区”创建为载体,协助建立社区社会治安长效防范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巡防队伍和治安岗亭的建设,建立义务巡逻责任制度等长效工作机制;结合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设立各种便民服务网点,一站式服务平台,开通便民服务电话,制作便民联系卡,建立便民服务队,便于联系服务;开展了便民送水、送气、送油、送食以及家政服务活动,组织招聘会,组织义诊,开展家居养老服务,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咨询服务,举办便民一条街活动,使居民真正从中得到实惠。 各社区大力开展文化、体育等活动,送春联、猜灯谜、篮球赛、乒乓球赛、文艺表演各类文体活动经常在社区开展。各社区组建起业余文体活动团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普、教育等社区文化活动和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不论走进大大小小的哪个社区,总是绿树成荫,整洁干净,活动有场所,困难有人帮,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创建文明城市,如何提高市民素质是关键。今年 6 月,红花岗区全面恢复了全区市民学校,广泛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市民对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知晓率、满意率,有效激发和调动广大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区市民参学率已达到 80%,在全区形成了崇尚文明的浓厚氛围。最近,万里路街道办事处举办的市民文明教育培训会上,播放的城市之乱专题片,当看到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的画面时,在场的市民都被深深触动,连连摇头。一位中年女士说:“以往自己对乱穿马路习以为常,现在从电视上看到类似行为确实感觉到很刺眼,很不文明,今后,自己在生活中要改掉坏习惯,遵守市民文明素质基本要求,并且带动身边的人讲文明” 。目前,我区有的办事处创新教学形式,通过培训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而由他们向广大居民进行宣传,扩大辖区居民参学率;有的穿插在办事处、社区举行的各种活动中,通过播放城市之乱专题片,请居民进行点评,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文明礼仪讲解;有的利用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办事处的 LED 显示屏,广泛向机关干部、居民群众进行教育宣传;还有的通过“学校放假,社区开学”以及夏令营活动等,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灵活多变的活动载体,丰富多样的教育模式,让市民学校再一次走进了大家的心里,居民们乐呵呵地参加各项活动,兴致高昂的创建自己的美好家园。烈日下,身穿橘黄色背心的文明监督员站在路边,吹着口哨、喊着喇叭提醒横穿马路的市民应走斑马线。 “同志,请不要横穿马路” ,虽然文明监督员的哨子声很大,一名男士打着电话仍然从容地从马路中间走了过来。 “对不起,对不起” ,横穿马路的男士赶紧道歉,并退了回去走地下通道。这是在城区中心丁字口出现的一幕。今年 6 月,红花岗区成立了由 200 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组成的“双创”监督大队,维护城区日常交通秩序,同时,我区还新增 500 名“4050”公益性岗位人员,补充到治安巡逻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治安防范力量。巡防队员在协助派出所民警积极开展打击、防范、管理、建设等工作,维护社区社会治安的的同时,还不断拓展服务范围,逐渐成为一支综合服务队伍。市民广场、凤凰山文化广场、纪念广场广场的兴建,进一步拓展了群众的娱乐、休闲空间。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红花岗区不断创新广场文化活动载体,充分调动文艺团体、企业、社区等各阶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广场文化,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用先进文化抢占社区思想文化阵地。清晨的太极、傍晚的舞蹈,简易的戏台、痴迷的观众不少参与其中的群众高兴地说:“锻炼身体唱歌跳舞,老老少少都满意。 ”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我区人们生活中的“文化磁场” ,各个市民广场已成为红花岗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忆往昔,风雨兼程,开拓创新,推进文明;看今朝,万众一心,阔步前进,构建和谐。 “十一五”期间,建平县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之花也璀璨开放。五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使全县的精神文明呈现出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喜人局面,奏响了一曲曲建设魅力建平的靓丽凯歌,谱写了一篇篇建设和谐家园的豪迈精神文明创建的热潮如春风化雨,惠及万千群众,为构建和谐建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十一五”已渐行渐远。在这弥足珍贵的五年中,我们精心培育文明理念,提升文明品位,谱写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华美篇章。又见五载春风度,别有鲜花满庭香。展望辉煌的“十二五” ,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夺取精神文明建设新的胜利,与日益崛起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描绘出我县最新最美的蓝图。 孩子们为这里的老人洗脚、擦手、梳头,还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几个小朋友还为老人跳起欢乐的舞蹈。老人们十分开心。他们说,这些孩子的到来,让他们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迎宾路小学党总支书记任翠杰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平时孩子们享受着老人的关爱与呵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学校开展这个活动,意在让孩子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学校在重阳节前还开展了“童心话重阳”等系列尊老爱老活动昨日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市委常委、电白县委书记李玉楷出席电白一中开学典礼时强调,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当地文明社会风气的主阵地。为深入了解学校开学情况,加强对学校工作的指导,电白县委统筹规划,安排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套班子全体领导 26 人分赴全县各镇各校参加开学典礼。李玉楷在讲话中指出,学校是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摇篮,更是一个地方文明社会风气的窗口。学校学生来自千家万户,维系和辐射整个社会,是文明风气的最佳传播者,他们在校园内外的言行举止,都折射出学校文明建设的水平。因此,学校 要充分发挥 自身辐射广泛的优势,牢牢掌握地方社会文明风气引领者的主导地位,狠抓常规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导学生文明学习,博学践行;文明守法,诚实守信;文明举止,言行得体;文明卫生,科学消费,努力把学校建成最干净、最美丽、最有文化的地方,让校园充满读书声、歌声、笑声,把学校建成学园、花园、乐园。同时,要主动敞开校门,让当地社区群众感受到学校的文明气息,扩大校园文化建设的辐射效应,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地方文明社会风气的主阵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