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8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二附中 陆君根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 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 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 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一、“一化三改造”1、过渡时期的概念从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到社 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这一历 史阶段2、总路线:“一化三改造”条件: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特点: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同 时并举3、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三大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基本建立。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后性质改造前性质1956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基本建立建立个体农民 私有制社会主义 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个体手工业 私有制社会主义 集体公有制资本主义 私有制社会主义 公有制“一五”计划的制定(1953年)4、生产力的重大发展一五计划基本任务:工业化(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特点:A、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 B、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想一想: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要原因是 什么?“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内容:1954年 北京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内容:原则:意义: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是革命胜利的总结和建设社会主义 的保证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人民的 权利和义务课堂总结与提高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底)背景 经过 结果经济恢复政权巩固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 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进行一五计划建设,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 业化;召开一届人大,制定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进行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全国土改基本完成,1953 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 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 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该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 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9页)也就是说在 整个过渡时期要实现“一化三改”。“过渡时总路线”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要性:方针 原则 方法过 程: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农业 互助组初级农业 合作社高级农业 合作社分散、落后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 不能满足工业建设需要 天津南郊区三道沟乡民纷纷报名申请加入高级社北京市手工业者登记入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 策:和平赎买(伟大创举)(为什么?)必要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 济相比,是落后的成份。在过渡时 期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过 程: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统购包销 加工订货)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伟大创举)(为什么?)历史原因:(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 曾经同中共合作革命;(2)建国初私人工商业对国民经 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现实原因:(1)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改造; (2)最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 展和缓和矛盾。对工商业改造完成后,一位曾 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说: “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 个中国人。(我)失去的是我个 人的一些所得,得到的却是一 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 国家。”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1956年上海資本家接受公私合營1956年1月30日,工商界報喜隊 代表榮毅仁向主席報喜1957年,時任上海市副市長的榮毅仁 在辦公室處理公務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 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只有经 过一个长时期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 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 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 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 ,就要失败。” 摘自斯大林选集下卷毛泽东也说:“现在我们能制造什么?能制 造椅子、茶碗茶壶 但是,一辆汽车、坦克 、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从材料看,在工业发展中出现了哪两种 模式?你认为哪种模式更适合中国?为 什么?讨论:(1)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 十分薄弱;(2)巩固国防的需要; (3)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4)对其它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超额完成的表现:鞍春阳飞貌;成厦三藏桥;受益生活善;劳模功勋高。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图为大会主席台。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 过宪法草案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 会和其它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 制。 根据以下内容分析1954年宪法的性质是 什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