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命 题 作 文审 题 指 导2006年17套作文题型(717)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617)(417) 命题作文 上海卷:命题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 天津卷:命题作文:愿景 湖南卷:命题作文:谈意气(定体:议论 文) 辽宁卷:命题作文:肩膀(诗歌除外) 江苏卷:命题作文:人与路(诗歌除外) 北京卷:命题作文:北京的符号2007年18套作文题型(418)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918)(518)命题作文四川:一步与一生 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 湖南:诗意地生活 福建:季节 天津:有句话常挂嘴边 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 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辽宁:我能 江苏:怀想天空审题:准确探求命题的真意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作文须“符合题意”。任何一篇 作文,符合题意都是基本要求。只有“符合题意”,文章 才不至于文不对题,离题万里。要使文章符合题意,精心审题是第一步。准确审题,一定要准确把握题目核心概念 的真实含义。审题关系到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行文 措辞。审题一错,即使文字基本功再好,也难 以挽救。因为它是一种根本性的错。如何审题审题第一步 一、审体裁 一:审题干要求,是否明确限定写某 种体裁07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审题意,看文题适合写何种文体。06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较适 合写记叙、抒情类的文章。审题第一步 一、审体裁 题目中有“谈”、“评”、“论”、“议”、 “的看法”“的启示”、“从 说起”这一类字眼的,都应写成议论文 ; 题目中有“忆”“记”等字样的,大多是 记叙文;有“颂”、“赞”、“唱”等字眼 的,应写成抒情散文。审题第一步 一、审体裁 有的题目没有明显的标志。 如立志成才、小事不小、 课间、上学路上等。 像这类题目,一是依据要求的内容去 判定体裁,二是试着加“标志”。例如 立志与成才、小事不小之类 题目可加“谈”“说”;课间、上 学路上之类题目可加“记”“忆”,这 类标志加上以后,题目的文体特征就 显示出来了。审题第一步 二、审范围 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写人、记事,数量、 景物,或说明,或抒情等都有明确的范围。因 此,要反复推敲,确切掌握。 例如暑假生活二三事 又如在新学期里 如当我走进考场的时候审题第一步 三、审人称 文章采用第几人称,应因题目而定。 一般记事写人的文章可以用第一人称(“我 ”、“我们”),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他”、 “他们”)。议论文多用第一人称(“我”的 看法),有时为表达这种观点不是个人或 文章代表集体,则用“我们”。诗歌、散文 ,则一般用第一人称。总之,文章用什么 样的人称是很讲究的。在一篇文章里,人 称必须统一,这样才能避免混乱。 审题第一步 三、审人称 06上海的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是施动 对象,要讲述一个属于“我”的主动的故事,在文 章中要凸显“我”。许多考生写“我”想握住贫困生 的手、残疾人的手、农民工的手,都体现了“我” 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体现了“我”忧国忧民的 宽广胸襟。 “我忧我思”:很多同学写屈原、杜甫、范仲淹之忧 思,“我”却不在场,自我缺失。 关键:注意人称和数(单数、复数)的不同审题第一步 四、审自己 1、审自己掌握的素材适合何种 文体 2、审自己擅长写何种文体 关键:亮出你的特点来! 一般说,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目 有“题眼”。文题的重点是指文题当中揭示 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 彩的词语。这个关键词也叫“题眼”。抓住 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审题第一步 五、抓题眼1、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 就是“题眼”。譬如心事这个题目,运用添加法审视,在原题前面加上 “我”、“班主任”等,使题目成为 我的心事班主任的心事 等等,题目的意思就显得非常明 白了。 如:告别 生日尝试2、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的,在短语中 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 如我心中的歌,题眼是“心中”,心中 之歌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公生 命的旋律,所以写出来的一定是一段埋藏 在心底的具有感人情怀的事情。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 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 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 家庭琐事充满活力的岁月3、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的,有时要全 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 的因素-两词之间的关系。比如成功与失败、人与路、师生之 间等等都是这样。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 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 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 如何写师生之间这个命题 作文4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 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 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 是题眼。 如“看家乡”,题眼就是“看”,“看”是视觉 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写 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所见的家乡的独特 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当然 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 索。 5、文题是一个简单句子的,句中 的动词(谓语)往往是“题眼”。如: 妈妈笑了中“笑”是题眼;眼睛告诉我中“告诉”是题眼6、如果文题是一个较复杂的句子,寻找题 眼时往往要全面考虑。 如:我最爱这里的风景题眼是“最爱”与“风景”两个词; 成长的路上,他牵着我的手题眼是“成长”与“牵手”两个词。 人生处处是考场,则应扣住“处处”和“考场”从多方面来表现 人生无处不对我们有所考验。审题第一步 六、挖题蕴我们对题意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 层含义,还应认真体会其深层懂 得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看到标题后, 就要想到标题的内在含义。标题的含义一般 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如:笔: 例如1986年全国考题:“树木森林气候”,要透过表层信息, 去挖掘深层的隐含信息“树木森林气候”,从结构看,三个名词为 并列关系;从内在的有机联系看,为相互影 响、相互促成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为:树木 森林气候,森林是核心。森林由树 木组成;形成森林以后,就会影响气候;气 候改善了,产生反馈效应,保护了森林,也 会使树木生长更快。再 联系社会实际,我们就可以挖掘出它 的隐含信息:个人集体社会 。优秀的个人组成优秀的集体,优秀 的集体组成文明的社会。社会风气好 ,产生反馈效应,会出现更多的先进 集体,先进集体又促使个人的健康成 长。这样就把标题的内在含义比 喻意义挖掘出来了。 思考:路 有些题目,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比如蜡 烛、青松等等。像这类题目,往往包含着 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如果审题时考虑到题目 的寓意,就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运用发散思维 选材。 路这个题目,它可以是走的路,也可以是攀 登科学高峰的路。可以从一条具体的崎岖小路, 拓宽为拖拉机路,再发展为公路、铁路,以此反 映家乡在改革中的变化。也可以从无路到有路, 暗示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重要,阐明只要指导 思想正确,方法对头,有决心,有毅力,事就能 办好,路就能走通。 人生的加减法 请以“人生的加减法”为题写一篇文 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800字 以上。错别字每一个扣一分,重复 不计。 作文: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比喻类的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 是正确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譬如“加”可 以理解为“加压”“提高要求等” ,“减”可以 理解为“减压”“降低要求”等。参考思路: 给人生加点压,压力变动力 给人生减点压,轻装上阵 让人生增加些乐趣,减少些压力 得到与失去往往是平衡的 在一方面失去,却在另一方面得到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