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7页
第2页 / 共147页
第3页 / 共147页
第4页 / 共147页
第5页 / 共147页
第6页 / 共147页
第7页 / 共147页
第8页 / 共147页
第9页 / 共147页
第10页 / 共147页
亲,该文档总共1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 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第一节 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一、文化的概念 (1)辞海:文化“从广义 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 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 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年版就文化的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说 ,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 、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 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 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泰勒(英)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 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 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 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 特别是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 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 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3)克罗伯和克鲁克洪(美)二、文化的一般特征1.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 或创造出来的。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3.文化是共有的。4.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5.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6.文化具有地域性。 n工具发展:石器、青铜、铁器文化n主导产业:农业、工业、 信息产业文化n时间角度: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化n宗教角度: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文化n地域角度:东方、 西方文化n起源角度:大河、 山(玛雅)、 海文化三、文化的类型n国家角度 :华夏、大和、 美国文化n内容角度 :物质、 制度、 精神文化n文化主体 :精英、 大众文化 n社会形态: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文化n社会生活 :游牧、 农业、商业文化 四、文化结构(structure of culrure)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结构由三个 层次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 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有形的) 非物质文化(无形的)文 化(一)物质文化1.物质文化的概念物质文化(technological culture):又称生计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1)物质性(2)基础性(3)时代性2.物质文化的特点(二)制度文化1.制度文化的概念制度文化(Sociological culture):又称社会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 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样的制度, 例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 律、婚姻等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 机构。(1)强制性和权威性(2)动态性(3)独立性2.制度文化的特点(三)精神文化1.精神文化的概念精神文化(ideological culture):又称意 识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 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 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 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 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 核心部分。2.精神文化的特点(1)时代性(2)民族性(地域性)五、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明,是指当人类的物质生活、精 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进步到一定阶段 、一定水平之后的文化。文明包括在文 化的范畴之内。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公认应把城市、 文字、金属器和礼仪性建筑等要素的出 现,作为衡量文明的具体标志。一、人文的空间表征 文化区二、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三、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四、文化整合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五、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一、人文的空间表征文化区(一)文化区的定义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 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或地球表面盛行一定文 化特征的地区称为文化区。广义文化区: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 系,覆盖的地区都可称为文化区。狭义文化区:指某种文化体系覆盖的范围。 (二)文化区的类型 1.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概念 又称均质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 ,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 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 的文化区。中 国 汉 语 言 分 布 图在同一文化区内,文化特征具有大致 的均质性,但非等质,中心区和边缘区文化 特征的性质有一定的差异。形式文化区包括核心区和边缘区。形式文化区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形式文化区的边界具有过渡性。两种形式文化区的交汇地带为文化的 共存带。(2)特征核心区外围区核心区外围区过渡带形式文化区示意图2.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概念又称异质文化区,是该文化特 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 ,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 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的文化特征在空间上是 均匀的。每个功能文化区都有一个明确的中 心点(节点)。一般来说,每个功能文化区具有明 显的边界和执行机构。功能文化区有时是相互重叠的。(2)特征行政区划的界线均为功能文化区界线中 国 政 区 图3.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又称感知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 区的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 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 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其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 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 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 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三)文化地理区的划分 1.概念文化地理区的划分是根据文化特征 的相似性和发展方向的共同性,将某些 相似性最大、差异性最小的地域空间划 分为一个区域,与相似性最小、差异性 最大的地域区别开来。 地域性原则:就是划分时要保持地理区 域的完整性和衔接性。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原则:是指综合分 析形成文化特征的诸文化要素,并在此基础上 选出主要的要素作为划分的标准。相对一致性原则:指文化在地理区域上 应具有相对统一性,它的形成、发展、区域文 化的构成等,都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2.文化地理区划分的原则3.世界主要文化区(1)2000年前,世界的主要文化区地中海文化区,以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为 代表,还包括波斯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是在游牧 、商业、航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中国文化区,以定居的农业文化为主。印度文化区,以佛教文化为特色。中美洲文化区,由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 化、印加文化组成。(2)现代世界文化区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区,主要分布在以西 亚、北非为中心的地区,文化受伊斯兰教规教律 主宰,是较典型的宗教文化区。2)印度文化区,以印度半岛为主要分布范 围,包括印度、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诸国, 民族和宗教情况都较复杂。3)中国文化区,以汉文化为主,古代文化 发达,有悠久的文化传统。4)日本文化区,也有人把日本和中国划为 同一个文化区,认为其文化根源相同。5)东南亚文化区,包括越南、泰国、缅甸、 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 国,受佛教文化影响,文化发展阶段相似。6)非洲文化区,包括撒哈拉以南的广大非洲 地域,宗教及民族复杂,经济和文化发展较缓慢。7)西欧文化区,指除前苏联和东欧以外的欧 洲国家,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心地区之一 ,文化有共同特色。8)东欧文化区,指前苏联、前民主德国、波 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 尼亚等东欧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一致。9)北美文化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10)拉丁美洲文化区,包括墨西哥以 南的中南美各国,历史上曾主要是西班牙 、葡萄牙殖民地,有共同的文化特色,经 济发展阶段相似。11)澳大利亚文化区。12)太平洋文化区,指太平洋岛屿, 民族、文化均与澳大利亚不同。文化大区(3)中国学者划分的世界文化区条顿文化区。包括英国、美国、加拿 大、挪威、德国、丹麦、瑞典和南非联邦等 国,以基督教和新教为宗教主体,拥有高度 发达的经济文化和近代化的政治组织。拉丁文化区。为信奉旧教的拉丁民族 聚居区,也涉及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西 班牙等国。其中法、意具有坚实的文化传统 ,迄今仍保持世界较高文化。斯拉夫文化区。指以希腊正教为宗教 基础的苏联、波兰和巴尔干半岛各国。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文化发展迅速。西亚文化区。分布于西亚、北非,民 族构成较复杂,以伊斯兰教人口居多,为世 界古文化源地,目前尚处低文化状态。中国文化区。包括以佛教和道教为文 化基础的中国、日本、蒙古、朝鲜半岛和越 南。曾是世界文化发祥地,但18世纪后文化 落后于欧洲。印度文化区。以印度教为宗教主体的古 老耕作农业文化区。非洲文化区。包括撒哈拉以南的整个非 洲(南非除外)。宗教复杂,文化水平低下, 以原始热带农业文化为特征。马来文化区。以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 尼为中心,文化水平一般。澳洲文化区。原居民也属马来人种,文 化发展慢,农业较为原始。北极文化区。指以寒带狩猎文化为特征 的欧亚大陆与北美的北冰洋沿岸地带。(4)世界分为六个文化大区(肯达尔)西方文化区(主要指欧洲和美洲)。伊斯兰文化区(西亚和北非)。印度文化区。东亚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非洲文化区。4.中国文化区 (1)“单核”文化说中国文化既是多元的、具有明显的地 区差异,也是统一的。中原儒学文化长期 以来依靠其强大的政治影响控制着中国的 意识文化领域。历史上,以儒学源地并长 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中心的中原地区为 核。近现代,西方文化主要通过东南沿海 作为发散中心波及全国,是新的核心。认为中国文化自形成开始,即存在着南、 北两大文化系统的差异。目前这种差异仍具有 广泛性。“双核”构造,在地域上表现为中国的 两大文化地理区。把中国文化分南北的依据, 主要是 1)上 古江、河两大农业文明区 2)汉以后胡人入主 和偏安两大地理对峙阵营 3)北方中央地位确 立后与北方官话成对立关系的“六南”方言。 (2)“双核”构造划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浅论 南北文化差异之历史根源节选差异表现在艺术上是南雅北俗;建筑 南奇北雄;服饰上南秀北朴;风俗上南缛 北侉;饮食上南甜北咸,等等。这些在文 人的笔下往往更为诗意化,南方是烟雨楼 阁,春花秋月,还有秦淮丽人;北方是长 河落日,塞外大漠,还有金戈铁马,南人 缠绵、温柔、纤细、持久,北人豪爽、酣 畅、粗犷、干脆,。 沿海文化区:在历史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边缘 地带,具有突出的文化复合性,在当代已发展成为 中国的现代核心文化区。西部文化区:在历史上也属于边缘文化地带 ,但与东部沿海不同的是文化交流的限制性和发展 的缓慢性,当代西部文化区仍以地方文化为主宰。内地文化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具 有核心区文化的一切特点,它介于沿海与西部文化 区之间,文化区的核心地位正在向边缘文化区转换 。(3)三大文化区域的划分(4)“多核”构造划分这种划分的依据是,认为中国文化地理区域是多中心的,“多核”构造的。 也即若干文化地理区以并列的形式显示于地域空间。前秦时期多核文化燕赵文化, 楚文化, 齐鲁文化,吴越文化, 巴蜀文化,夷族文化。当代多核文化燕赵文化,台湾文化,三晋文化,中州文化,荆楚文化,两淮文化,八桂文化,滇云文化,草原文化,陇右文化,岭南文化,陈楚文化, 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徽州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八闽文化,关东文化,琼州文化,西域文化,青藏文化,黔贵文化,江西文化。秦榆 编著,中国文化性格,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6-1出版。 第一章 燕赵文化一种“混血”的文化一、燕赵文化的地理区划二、慷慨悲歌与好气任侠三、燕赵儿女四、燕赵遗俗 第二章 三秦文化秦中自古帝王都一、三秦文化的由来二、地分三秦习相远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四、百戏之祖是秦腔五、秦人魂系古城墙六、吃在三秦 第三章 三晋文化中华民族的根祖文化一、三晋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二、三晋根祖文化三、义勇悲歌动天地四、三晋名人画廊五、酸不溜溜就是我六、三晋民俗文化 第四章 齐鲁文化圣人之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