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龙岗区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评价试题高一语文邵大业,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元年,授湖北黄陂知县。初到官,投讼牒者纷至,不移晷,决遣立尽。吏人一见问姓名,后无不识,众莫敢弄( )以事。有兄弟争产讼,皆颁白,貌相类。令以镜镜面,问曰:“类乎?”曰:“类。” 授予送上诉的文书太阳 判决通“斑白”,头发花白相似则进与( )为家人语曰:“吾新丧弟,独不得如尔两人白首相保也。”二人感动罢去。蛟水坏城,拯溺哺饥,完堤岸,民得免患。总督以其名上闻,会父忧去。服阕授河南禹州知州调睢州频涝请粜请赈民以免患浚惠济河以俸钱更值擢江南苏州知府。互相保全洪水使皇上听到服丧期满开仓卖米 赈济灾民疏通抵偿价值,即工程的费用提拔修补松江盗狱久不决,株连瘐毙者众,奉檄鞫治。见群犯皆断胫折踝,蹙然曰:“尔等亦人子,迫饥寒至此,犹诬连非罪人,何益于尔?”有盗幡然曰:“官以人类待我,我不忍欺。”狱辞立具。判决病死文书j审问、处理Jng 小腿 hua 脚踝皱眉突然醒悟具狱:定案;即案件当堂结清寻摄布政使事,大吏交章荐( )。十六年,高宗南巡,御舟左右挽行,名“虾须纤”。大业语从臣,除道增纤必病民,非所以宣上德意,遂改单纤。然大业卒因左迁。不久,辅政拉着纤绳走告诉,随从的官员用来最终贬官清除纤夫使病,使痛苦寻授河南开封知府,属县封丘民被控侵占田亩,及勘丈,非侵占,而亩浮于额。大业考志乘,河南赋则,自明万历改并,中地十亩,作上地七亩;下地十亩,作上地三亩。上官以昔为下则,今则膏腴,议加赋。大业曰:“此河授予勘测丈量大于记载赋税的法则肥沃的土地赋税等级冲淤积,百姓以坟墓田庐所易之微利也。今日为退滩淤地,异日即可为沙压水冲。冬春播种,夏秋之收获不可知。上年河决,屋宇未尽葺,流亡未尽复,遽增岁额,何以堪?”旋从部议试种三年,次年果没入( )水,乃止。换来的退水之后的河滩决堤修理赋税承受不久按照官署的决议大业所至以劝学为务,因黄陂二程子祠建义学,葺睢州洛学书院,集诸生亲为之师焉。所到的地方要务,重要的事给做老师 邵大业,清雍正十一年考中进士。乾隆元年, 被任命为湖北黄陂知县。刚上任时,送上诉讼 文书的人很多,不一会儿,邵大业就判决完毕 ,把人都打发走了。手下的官吏人员一见面就 询问姓名,以后都记住了,大家都不敢用事情 来戏弄他。有兄弟争夺家产打官司,两兄弟的 头发都斑白了,相貌也很相似。邵大业让他们 用镜子照脸,问他们说:“相像吗?”兄弟回 答说:“相像。”邵大业于是走上前像拉家常 一样对他们说:“我的弟弟刚去世,独自一人 ,不能够像你们兄弟两人白首互相保全啊。” 兄弟两人听了,非常感动,不打官司回家了。 洪水毁坏城池,邵大业安排救落水的人,送食物给饥 饿的百姓,修补堤岸,老百姓得以解除灾难。总督把 邵大业的名字报告皇上,适逢因为邵大业的父亲去世 ,按例辞职。邵大业服丧期满,被任命为河南禹州知 州,调任睢州知州。睢州经常发水灾,邵大业请求开 官仓卖米,赈济百姓,老百姓因而避过灾祸。邵大业 疏通惠济河,用自己的俸钱抵偿工程费用。被提拔为 江南苏州知府。松江县有一桩盗贼的案件很久不能判 决,被株连关在狱中病死的人很多,邵大业接到公文 去审问处理。只见很多犯人因为受刑都断了小腿折了 踝骨,皱着眉头说:“你们也是人家的子弟,迫于饥寒 走到这地步,还要诬陷连累没有罪的人,对你们有什 么好处?”有盗贼很快改变态度,说:“长官把我们当 做人看待,我们不忍心欺骗他。”案件当堂具结。 邵大业不久辅助布政使的事务,高级官员一同上奏 章推荐他。乾隆十六年,清高宗南巡,皇帝乘坐的 船由纤夫在两岸左右拉着行进,叫“虾须纤”。邵 大业禀告跟从的大臣,清整道路增加纤夫一定会使 老百姓困苦,这样不是用来宣扬皇上恩德的本意, 于是就改成单向拉纤。但是邵大业终于因此被降职 。 邵大业不久被任命为河南开封知府,属下的封丘县 百姓被控告侵占田地,等到勘测丈量,并没有侵占 ,可是亩数超过登记的数额。邵大业核查地方志等 史书,河南赋税规则,自明万历年间一并改变,中 等地十亩,当作上等地七亩;下等地十亩,当作上 等地三亩。 上级长官认为过去是下等的田地,现在却成为肥沃 的良田,主张提高赋税。邵大业说:“这些田地是黄 河的淤泥冲积而成,是百姓用坟墓田地房子换来的 微薄利益。今天是河滩淤泥地,以后就可能被沙压 水冲。冬春季播种,夏秋季有没有收获不能知道。 上一年黄河冲破堤岸,老百姓的房屋尚未全部修补 好,流亡的人尚未全部回来,现在竟然要增加每年 赋税的数量,老百姓靠什么来承受?”不久,按照官 署的决定让百姓试种三年,第二年那些田地果然被 河水淹没,提高赋税的说法才停止。 邵大业所到的地方,把勉励读书作为重要事务,利 用黄陂二程子祠兴建义学,修补睢州洛学书院,召 集众生员,亲自给他们讲课。 1、B (案件) 2、C 何:疑问代词,什么; A、则:连词,就,于是 / 却;B、以:介词,把 /用; D、因:介词,因此 / 凭借,利用) 3、D 次年果没入(于)水; A 众莫敢弄(之)以事;B 则进与(之)为家人语曰。 C 大吏交章荐(之) 4、D (停止的是上级官员准备“加赋”的做法) 5、服阕 / 授河南禹州知州 / 调睢州 / 频涝 / 请 粜请赈 / 民以免患 /浚惠济河 / 以俸钱更值 / 擢 江南苏州知府。 6、有兄弟争夺家产打官司,两兄弟的头发都斑白 了,相貌也很相似。邵大业让他们用镜子照脸,问 他们说:“相像吗?”(“镜”“类”各1分,句意 1分) 邵大业属下的封丘县百姓被控告侵占田地,等到 勘测丈量,并没有侵占,可是亩数超过登记的数额 。(“勘”“于”各1分,句意1分) 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 伴,与麋鹿为友。(渔、樵,名词作动词1分,于江 渚之上渔樵,状语后置1分,侣,友,意动用法1分 。) 裴度溪居赏析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 西闻喜)人。贞元进士。由监察御史进升为御史 中丞,力主削除藩镇,转升为宰相。后以削平 藩镇之功封晋国公。晚年以宦官专权,辞官退 居洛阳。全唐诗存其诗十八首。裴度曾任宰相,并以平淮、蔡功高封晋国公 ,位高爵显,致招嫉妒。数起数罢。终徙东都 留守。他激流勇退,转亲丘壑。溪居一首 ,当为晚年之作。这首诗用欣赏的口吻描绘自己乡间别墅的幽 雅环境。诗写得清淡脱俗,格调超逸高古。“门径俯清溪”,是写别墅的大环境:门前有 路径相通,门外有清流一道。这是极为幽雅的去 处。有路,则幽人自往来;有溪,则可以濯吾缨 。句中一个“俯字,充满动态感,表现出居舍与 清溪的距离和高下。“茅檐古木齐”,是写别墅的小环境;茅屋为 舍。古树参天。这是极为简朴高洁的去处。茅屋 ,则绝无世俗的铜臭;古木,则可渗透人世的沧 桑。句中一个“齐”字,极写茅檐处境之高雅幽静 。 “红尘飘不到”一句,实中带虚,既写出了别 墅远绝尘嚣的妙境,也隐含着诗人飘然出世的逸 情。作者从激烈的政治斗争漩涡中脱身出来,休 憩在这绝尘脱俗的所在。当然会同时感到生理和 心理两方面的轻松与解脱。生理上,耳目所及, 皆山光水色,涛声松韵;心理上,不必再思考进 退得失,也不必再提防暗箭明枪。诗人对这种情 况,充满了自慰与自豪。“时有水禽啼”一句是写实。在这人迹罕至的 地方,众生自在,人鸟同乐,不时传来水禽安然 的啼声。只写其“啼”,未状其貌,大约是远在门 外溪中之故。而“时有”二字。说明啼声不断,此 起彼落,使得这幽僻的所在不致凄冷,而是充满 生气。这首诗风格高古纯朴,不事雕琢而神韵自 佳。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历来受到 人们的称道,以为天然妙句。裴度“时有水禽 啼”之句,似亦尽得其妙。 7 相同点:都写了山和水;都写了树木;都写了鸟鸣 ;都写了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悠然闲适的心情。(4 分)最大不同点一为白天一为夜晚。(1分) 第二首。因为第二首写出了植物是桂花;时间 是夜晚;季节是春季;写出了人闲与桂花落的关 系;写出了月出的过程;写出了鸟受惊鸣叫的过 程。(共5分,答对了1点得1分;答第一首,能自原己 说,最高得2分) 厌倦尘世,热爱大自然。(1点1分,答对大意即可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氓)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短歌行)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赋)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9C D。(C项“只能说生命高于道德”错,原文说“而 在某种意义上又高于生命”。D项“追求欲望的满足必然 会戕害生命”错,原文说“如果无节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 ,纵欲无度,必然会戕害生命”。) 10A。 11 (1)道德本于生命,而在每种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2)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 (3)既不能因道德而否定生命,也不能因生命而违背道德 的准则。(根据第2、3、4段,可以分别得出以上三点认识 ) 12应该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1)生命与道德的关系;(2)义与利的关系;(3)仁与富的关系。 13CE(A玛丽一家并未生活在社会底层,也谈 不上贫困;B舅舅除了欣慰之情外,还有为卖掉 祖传珍宝而痛苦无奈的心情;C母亲惦记这把琴 是因为这把琴会在关键时候帮助家人渡过难关 。)(对一项2分,两项全对4分。) 14“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 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 “我”本身也是具有鲜明个性(细心、聪明、 上进)的人物形象,使小说更充实生动。 (作用中对1点1分,4点全对5分) 15关键时刻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们,后来 又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母亲不愿轻易卖琴: 琴是亲情的象征; 父亲得知琴是赝品却并不说破,而是巧妙地 保护着舅舅的梦想和母亲的希望:琴是善良心 地的象征; “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 方式,琴见证了父亲对“我”的影响:琴是精 神财富的象征。 (每点2分,答出3点得满分;答对大意即可) 16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敢做敢说;主 动与老师断绝师生关系;敢以“私生子”自嘲; 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大闹总统府。(每点1分。) 17这两段的共同作用都是能使传记内容更丰富, 能使我们多侧面了解传主,(1分)也更具有趣味性 ,增强可读性。(1分)另外,写周作人和章太炎断 绝师生关系,还可以说明章太炎对作为学生的周作 人影响之深;(1分)最后一段所写的章太炎的尴尬 事,可以体现出章太炎的书生本色,(1分)还能衬 托出他反对帝制的决心和勇气。(1分) 18从章太炎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作为大师所表 现出来的品质:鲜明独特的个性、高度的社会责任 感和永远保持书生本色。这些正是当代伪大师所缺 少的东西。(结合文章分析略,每一点2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