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说课高中历史说课一、说教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两次战争在 两次鸦片战争的基础上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一次 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另一次则使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损失惨重超过了历次外 祸之总和,中国被迫全方位开放,出现了空前严重的 民族危机。这两次战争彻底暴露了清王朝腐朽不堪和 积贫积弱。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 醒,加快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促使民族资产 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 。危机也是转机,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重要的铺垫 。(1)掌握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华战 争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目 的和实质。(2)掌握列强强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 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 逐渐形成的。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原 因和目的。 (2)引导学生明白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 是围绕着“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 响”三部曲展开的,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学 习历史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归纳对比的学习 方法。 (3)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 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 害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 这一道理,形成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 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 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 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二、说教法学法 讲授法、对比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粗浅学过,已形成初步 的感性认识,对本课教学有利。但如果不设置 “创新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主动探索,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生 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就只是简单重 复以前内容,不能使学生深化知识,培养能力 。因此,本课教学按“背景进程结果影响 ”三部曲的主线同步并行方式采用以上教学法 进行三个方面的探究活动。 (一)说教法指导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学习的 思路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对重大历史 事件进行对比学习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进行问题探究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法指导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 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上教学法。高中学 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 力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初中因为普 遍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学生对历史知识 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仍需根据学 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 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 启发,点拨和矫正。 三、学情分析:(2004年上海高考题)全国人大 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 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一诗: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问题问题: (1)这这首诗诗写于哪一年? (2)为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代诗词诗词中常见见的词语词语, 作者以此为题为题目抒发发了怎样样的情怀怀。四、教学程序设计(一)导入新课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绥宁一中 杨向阳(二)讲授新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2.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探究活动一材料:“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 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 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朝鲜 可唾手而得矣。 佐田自茅征韩论(1870年)(1) 该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日本“ 大陆 政策”明治天皇图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 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日本“大陆政策 ” 第一期征服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 第三期征服满蒙 第四期征服中国 内地 第五期侵占亚洲 称霸世界 (1)日本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2)清政府政治腐败,寄望于“调停”,不认真备战(3)欧美列强默许纵容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4)朝鲜农民(东学党)起义(有利的国际环境)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材料1:为给慈禧太后60大寿,大修颐和园。(其 款)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两。其时正当中法 战争失败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呼吁建设海 军,却不料名义上作为海军之用的购船经费,大 半都挪用于修建颐和园。因此,自光绪十四(1888 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上册 第277页材料2: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 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 国库岁入中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 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 ,望诸大臣深明朕意。”从以上材料中能获取什么信息呢?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国难当头慈禧太后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惊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谢缵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有感(一八九六年春)材料: “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 。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义和团揭贴该材料体现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和帝国 主义列强怎样的立场? 扶清灭洋 你如何看待这一立场?进步性:局限性:爱国 、反帝放松警惕、盲目排外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加深背景:(2)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原因根本原因: 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直接原因: 义和团运动威胁其在华利益。 (借口救护驻华使馆 ,并助清剿匪)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进程1.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进程探究活动二第一阶段: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1、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18941895)威海卫战役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也宣 告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破产。第二阶段: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爆发标志:丰岛海战当时中国是大国,有4亿人口,军队95 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 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主观 原因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清朝统治腐败 避战求和政策 武器装备落后军备松弛客观 原因日本:制度先进,国力强大,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列强:默许和纵容貌似强大的清政府为 什么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被 一个弱小的日本所打败?2、八国联军侵华的进程 时 间: 侵华国家: 战争过程:1900.6-1901-1901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廊坊天津北京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 下,从大沽登陆,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侵略者所到之 处,烧杀劫掠,中国人民遭受到空前的蹂躏。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及影响1.马关条约及其影响2.辛丑条约及其影响探究活动三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课堂设问: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 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 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 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 命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 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关条约后,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马关条约及其影响李鸿章伊藤博文马关条约(1895年)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被迫开放的 通商口岸列 强 对 中 国 的 侵 略 一 步 步 加 深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余人击毙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山根信成少将台北台中台南台湾军民展开反割台斗争痛击日本侵略军刘 永 福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 族的真正觉醒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农民阶级:进行军事改革戊戌变法决心用暴力推 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国内政局造成怎样的影响?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 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 的危机。日本倾尽国力打赢了这场战争。这场战 争对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各是什么?拓展提升拓展提升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 治经济利益; 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 强;刺激了日本的军 国主义倾向;使日本 国际地位迅速上升。 宣告洋务运动彻底失 败;中国损失惨重, 掠夺不堪负担,更难发 展;引起列强瓜分中 国的狂潮;中国国际 地位急剧下降;大大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程度。2. 2.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及其影响及其影响赔款4.5亿设使馆界拆炮驻兵惩禁反帝 改设外务部加重中国人民负担,税收受列强 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 本营;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下;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便于用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 的控制。(完全半殖民地化)内 容影 响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完 全 形 成赔设拆惩改清政府11国列强辛丑条约1901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进过程阶段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 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 封建化的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