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六 单 元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醒站富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强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三民主义的实践三民主义的发展知识结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 伟大先行者。出生于广东 省香山县翠享村。名文, 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 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 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孙中山(18661925)探究一:你了解孙中山生平吗?1866年月日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 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 1879 年,孙中山前往檀香山投奔他的哥 哥孙眉,在英美教会学校受到纯西方教 育,使他认识到满清政府统治下封建的 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巨大差 距,初步启发了他改良祖国的愿望。 1884年孙中山回国,入香港中央书院求 学,毕业后先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的南 华医学堂学医,不久转入香港西医书院 ,1892年毕业。此后,孙中山一度在澳 门、广州行医。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 发,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 遭到惨败。这一年,孙中山北上书李鸿 章,提出改良政治、拯救中国的建议, 李鸿章对孙中山的上书置之不理,从此 ,孙中山放弃了改良的幻想,走上了反 清革命的道路。少年壮志少年壮志 奔走革命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兴中会”, 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 府”的口号。1895年,孙中山策划第一次广 州起义。因泄密,起义还没有来得及发动便 宣告失败。孙中山被迫逃亡,此后,他在海 外流亡达十六年之久。1905年8月,孙中山 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全国性的革命组织中 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后领导了 惠州起义、潮汕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钦 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 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广州黄花岗 起义,加上第一次广州起义,共计十次武装 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给清政府 以沉重的打击,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胜利 揭开了序幕。 19111911年年1010月月1010日,日,武昌起义武昌起义 爆发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统治,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统治 中国达二百六十八年的满清王朝中国达二百六十八年的满清王朝 终于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被推翻终于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被推翻 了。了。 19121912年年1 1月月1 1日,孙中山在日,孙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从而,从而结束了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统治中国两千多年 的的封建帝制封建帝制,创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第一个共和国共和国。创建民国创建民国 讨袁护法、新的征程讨袁护法、新的征程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后 ,逐步推行称帝的阴谋。孙中山丢 掉了对袁世凯的幻想,领导了讨伐 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914年, 孙中山在日本创建中华革命党,决 心坚持讨袁的三次革命。1915年 底,袁世凯撕去“拥护”共和的伪装 ,公然称帝。他的这一倒行逆施立 刻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在全国人 民的声讨下,袁世凯只做了八十三 天皇帝,就不得不撤消帝制,接着 在举国一片讨伐声中可耻地死去 袁世凯死后,中国仍然处在北 洋军阀的统治下,他们无视国会和 约法,长期混战,使全国人民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孙中山为了维 护约法,保卫共和,进行了一 系列的“护法运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晚年时期壮志未酬巨星殒落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因肝癌病逝于北京 ,终年59岁。弥留之际仍口呼 “和平”、“奋斗”、“救 中国”。图为孙中山的遗容。背景为南京中山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背景政治:经济:阶级:个人:民族危机加深,各种救国方案相继失败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的早期活动组织: 同盟会的建立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三民主义产生背景三民主义产生背景自1840年起,西方列强用大炮叩开了中国的 大门,连续发动等侵略战争,尤其是 条约的签订使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 ,许多仁人志士提出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如:但均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林则徐等抵抗派)“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派)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维新派) 返回材料: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 业,资本在万元以上就有六十多家,其中属 于轻工业。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 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 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 舞台。材料: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 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 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 中国近代史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899年的孙中山 深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 民享”思想的启迪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 国的现象 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 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实地考察了欧美社会的利弊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二)提出:1905年同盟会建立,提出“十六字纲领”孙将其进一步阐发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 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内涵 内容同盟会纲领思想内涵地位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内容(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 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 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张核定地价,涨价为国家 所有,由国民共享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探究三如何评价 三民主义性质:进步性:局限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 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 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 指导,推动了革命发展。民族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是不彻底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的民 主革命任务。没有没有明确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提出反帝要求没有没有彻底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的土地革命纲领(四)三民主义的评价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 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 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 命” 孙中山选集材料二: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 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内容: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局限性: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产阶 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民主义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各族人民与满洲贵族之间的矛盾 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的矛盾 、“平均地权”的土地革命纲领对革命的不利影响主 A使革命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B使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力量 C使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D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中山先生最 早提出了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三民主义是孙 中山进行革命的政 治纲领,他力图通 过民族、政治、社 会三大革命打通中 国走向近代化的道 路,挽救沉沦在即 的民族和国家。你 知道孙中山是如何 实践三民主义的吗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走向民主共和(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最大成果)1911、10、10武昌起义溥仪退位(建立民主共和国)二、三民主义的实践走向民主共和(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成果: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最大成果)(二)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法律保障)性质: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巩固民主共和)大大推动民主化进程(建立民主共和国)袁世凯祭天祭孔(三)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1921年两次“护法运动”2、过程1、背景袁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孙中山发动并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07高考)“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 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 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A梁启超 B黄兴 孙中山 蔡锷1917年7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由于西南军阀破坏,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认识 到: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三)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1913年“二月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1921年两次“护法运动”结果: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三民主义不能指 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2、过程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 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 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 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材料二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 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 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指出孙中山为挽救革命 决定依靠哪些新力量?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广大民众、中国共产党和苏俄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孙最伟大的转变)三、三民主义的发展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一)原因: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的鼓舞、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 (主因)反帝反封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二)提出:国民党“一大”1924、1 广州 标志国共合作实现概况:内容:宣言接受中共主张确立三大政策重解三民主义(第一次)(三)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旧三民主义义新三民主义义新发发展 民 族 主 义义 民 权权 主 义义民 生 主 义义明确反帝; 民族平等强调普遍平 等的民权 节制资本 关注工农三 大 政 策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质的飞跃对外: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 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 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 权力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 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用革命的手 段推翻帝国 主义支持的 清朝封建统 治通过政治 革命,推 翻封建帝 制,建立 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 国主张核定 地价,涨 价为国家 所有,由 国民共享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 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 策缺一,在新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