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诊”适应性考试作文评讲 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分)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方法 第一步:判断题目类型 第二步:抓关键词和富情感倾向的词 关键词1:忙碌(忙) 关键词2:闲暇(空闲) 情感倾向词:越、越会有、最哲理思辨性名言材料作文 第三步:具化关键词含义,揣摩关键词之关联, 准确立意 1.忙碌事情多,没空闲外在的忙与内在的 忙 2.闲暇没事做外在的闲与内在的闲 3.紧扣“忙碌”与“闲暇”的辩证关系立意: 只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后,才会有闲暇; 忙于事而闲于心,即全神贯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放松; 忙于事而闲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 忙于思而闲于身,思想不停地运转而身体处于放 松的状态。 忙中自有闲闲暇在 李渔曾亲笔题写过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 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忙到极致时,莫心烦 意乱,静下心来,体味忙碌中存在的些许闲暇。正如海 斯利特所说:“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 繁忙之中,亦可观漫天云卷云舒,亦可细数庭前花开花 落。五柳先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忙碌劳作 之余,亦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杜子美忧劳为国亦有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闲暇;王维位 至右丞仍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逸。 古人的淡然与超脱成了忙得焦头烂额之人心中的神,也 有一些现代人以特立独行的方式来为我们诠释:忙中自 有闲暇在。 “若今生逆旅天涯,四海为家,愿来世袖手天下,一幕 繁华。”一代才女林徽因,在繁忙之中谈笑如风,步步 莲华。十五年间,寻访两千多处古建筑,为保护古建筑 忙碌奔波。如此庞大的工程也从未见她厌倦,她走过山 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在忙碌中寻得灵 魂上的自由,精神上的超脱,于生活的闲暇中,为世间 演绎了一个永恒的四月天。 “即使兵荒马乱,也要简车从行。”文学家莫言在忙碌 之中悟到了简单,为闲暇留了一席之地;“愿上苍给我 足够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冰心为民请命 之余寻得淡然,让闲暇贯穿于忙碌之中;卞之琳忙碌之 中“站在桥上看风景”,装饰了别人的梦。忙中自有闲 暇,寻得闲暇,便可于百忙之中获一缕清风。 康德曾说:“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 活着的,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聪慧的 古人现代人用他们的从容走过了忙碌,走出了尘 世的羁绊。 可眼下很多中国人都在忙,为名,为利,忙的天 旋地转,天昏地暗,何必如此汲汲?失去闲暇的 忙碌,是否太过枯燥? 愈是忙碌,就愈会有闲暇,繁忙之中,且许我一 闲暇角落,煮一盏自己的浮世清欢。 越是空闲闲,越是忙碌 富兰克林曾说过:“闲暇是为了做出某种有益的事而有的时 间。”所以越是空闲,越是忙碌。 时间即是生命。我们的生命一分一秒地在消耗着。我们若能 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就利用其做一些有益 的事,不仅使心灵获得休息,更能获得充实 很喜欢赵朴初老人的一句话:“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丈偈,不如吃茶去。”多么闲暇,但闲暇中不乏有忙 碌。七碗生风,一杯忘世,这是闲,老人花开见佛,果满成 功,一生为佛学事业奔波,是忙,是禅,亦是超然。 很喜欢莫言,喜欢他的“即使兵荒马乱,也要简车从行”, 这种闲暇无人能及,但他却又在闲暇中汲取养分,体味风土 人情,寻找创造灵感,为自己的作品增色。莫言越是空闲越 是忙碌,不仅使他收获了诺奖,更让他的心灵得到了休息, 获得了充实。 很喜欢浙江卫视当家花旦亚妮的清闲,当别人都忙 着追名逐利时,她却甘愿放下,收获了空闲,但她 亦是忙碌,她陪着一群盲人歌者流浪,去记录中国 的民歌。亚妮放下了城市的繁忙收获空闲,却越是 空闲越是忙碌,她投身于民间,为了民歌而忙碌。 越是空闲越是忙碌,亚妮不仅使心灵得到了放松, 更使心灵得到了充实。 很喜欢坚持又不乏倔强的朱迪乔治,她只是美国 一位家庭主妇,但有一双巧手总是把每一个房间都 装饰的独具特色。她积累了经验,并最终成为了家 居女王。朱迪乔治在空闲中仍然忙碌着,忙碌着 装饰屋子,忙碌着充实自己。朱迪乔治最终在空 闲中收获了成功,由家庭主妇蜕变为家居女王。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 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的观照。累积、沉淀、宁 静观照,哪一样不是在空闲中产生?闲暇、逗留 ,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所以越 是空闲越能产生智慧。 真正的闲暇,是为所欲为的自由,但绝不是一事 无成,无聊偷懒。所以越是空闲,越是忙碌,才 能使心灵获得休息,使心灵获得充实。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