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教材及课题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二、课程标准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 极意义,掌握商鞅变法的措施。(2)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 力,学会全面思考问题,加深对改革活动 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 信息的能力。(2)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设置历史情 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及 意义。(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2)通过学习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 ,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进取 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四、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五、教学方法归纳法、讲述法、分析法 、 影像资料辅助法、讨论法、图文 结合法等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史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 新课,实施情景教学。 (2)讲授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为秦开帝业” 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前356-前338)1、商鞅的成长经历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2、秦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 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第一幕 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商鞅其人:战国中期政治家,原名公孙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 庭,又称卫鞅。他从小好学,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 的从政愿望。个人因素:热衷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时代影响:变法成为时代的潮流,统治者重视人才。探究一: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探究一: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 治家?治家?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投身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未受魏惠王重用后来,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强 大。公元前340年,商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 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河西地。 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3、投奔秦国,主持变法(1)献策秦孝公求贤,商鞅投奔秦国,建议改革变法,富国 强兵。探究二:探究二:秦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 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1)战国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以礼治国,实行仁政) ,不符合时代要求。 (3)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变法改革,以法治国) ,符合孝公称霸需要。“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孝公发布”求贤令“Back商鞅入秦Back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商鞅(2)受到重用 主持变法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B356、B350年)徙木立信徙木立信这件事流传开来的效果是什么?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王安石商鞅BC356 年(3)功勋卓著变法有功,晋爵大良造,赐封于商,故称商鞅或商君 。第二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商鞅变法的措施主要有哪些?2、这些措施有什么意义?1、经济方面(1)为田开阡陌封疆 含义:“开”,重新设置;“阡陌”,纵阡横陌, 是井田中间的灌溉渠和道路;“封疆”,是贵族受 封井田的界限。实质: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 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提高他们发 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比较较:井田制与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收取高额 地租,农民有 部分产品 农民向地主租 用土地,农民 有一定人身自 由 新兴地主 私有 封建土地所 有制生产 关系三 大要素 生产 关系的 变革 ,促 进了 封建 经济 的发 展产品向周王进 贡,奴隶主部 分,奴隶几乎 无奴隶主驱使奴 隶劳动,奴隶 无自由国有 (周王所 有)井田制产品分配人们在生产中 的地位生产资料 归属废井 田意 义土地制度(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措施: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者,免 除徭役;限制工商业,经营工商陷于贫困者,全家 都投入官府为奴婢。如何评价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政策呢?积极:重农主义是农业社会的主导思想,保护了 个体小农生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 封建经济发展,为秦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探究三:探究三: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3)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4)工商业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5)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3)统一度量衡措施: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其中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 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商鞅铜方升这一措施有哪些作用呢?第一,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 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三,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 第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2、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1)措施: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依照爵位高 低占有田宅、奴婢;严禁私斗。(2)私斗:即邑斗,指奴隶主间为争夺土地财 产发生的带有血亲复仇色彩的私斗。不准私斗 旨在削弱奴隶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结合【历史纵横】,总结一下 这一措施的积极意义。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 国国力;打击了贵族特权,加强了中 央集权;为人们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 提供了途径。秦国武士复原图3、政治方面(1)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世卿世禄制:宗法制下的选官用人制度,各 级贵族凭借出身出任各类官职,并世代享有政 治和经济特权。内容:贵族没有军功者,剥夺其贵族身份作用:削弱旧贵族势力,鼓励宗室贵族建立 军功的积极性,但也招致其怨恨。(2)普遍推行县制内容:废除分封制,分全国为31县,由国君直 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4、司法方面(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内容:规定居民要登记户籍,五家为一伍, 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奖励告 密,实行连坐法,一家犯法,其他各家都得举报 ,否则要受同样的惩罚 。 作用: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加强了对基层 民众的管理与统治,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同时 保证了兵源。(2)根据李悝的法经制定秦律作用:建立起严密的法律体系,用法律形式把 各项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但轻罪用重刑,为秦 的暴政埋下了祸根。5、思想文化方面:燔诗书 (1)内容:烧毁宣扬一些儒家思想、不符合新 兴地主阶级利益的诗书。(2)目的:排除复古思想干扰,用封建法制统 一人们的思想(3)实质:文化高压政策(4)影响: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探究四:探究四:如何看待商鞅的“燔诗书” ?积极:从当时来看,要更好地执行变法,必 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 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焚烧 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消极:从历史长河来看,文化典籍的损失。6、社会风尚习俗方面(1)内容: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发展小家庭生 产。 (2)作用:有利于革新社会风貌,增加国家 的财政收入。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 坐法商鞅变法的措施及积极作用措施积极作用经 济军 事 政 治司 法文 化 习 俗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保护了个体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爵制(严禁私斗)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 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制定秦律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 经济实力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比较,商鞅变 法具有什么特点?(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 、 习俗等方面。(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3)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4)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5)强调法治,以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6)强调农业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课堂小结:商鞅变法指导思想宗旨性质范围法家理论富国强兵地主阶级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影响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特点农战与法治看谁最厉害1、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 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 B、战国 C、 秦朝 D、汉朝看谁最厉害3、商鞅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 主要 说明( ) A儒学无积极意义B儒学无法抑制暴政 C儒学行不通 D儒学不利于思想统治4、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的措施不包括( ) A.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B.按军功大小赐给田宅 C.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可以做官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看谁最厉害5、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十 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商鞅变法( ) .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规定按军功授爵授田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 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 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 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 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 丈尺。史记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 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练一练:练一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 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 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 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 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 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 食货志变法使得秦国富强起来请回答:(1)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2)从材料中找出一句原话,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倾邻国而雄诸侯(3)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前者肯定 ,后者否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