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99年10月12日零时2分,一名 男婴降生在波黑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 ,宣告世界人口突破60亿地球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日益短缺;环境状况的恶化;人类生存空间的萎缩。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3、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4、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影响最大,而资源是首要因素。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科技发展 水平文化和生活 消费水平决定开 发数量决定消 耗数量环境人 口容量最主要 的因素资源正相关正相关正相关正相关负相关负相关5、环境人口容量的具有双重性 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不同时期,制约因素不同。具体时期,制约因素保持相对稳定。P12 读图思考题1、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 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2、会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 技术的进步而增加。资源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 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 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 量越多。6、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着眼点(估计计依据)主要主要论论论论点点 乐观论乐观论尚未被开发发利用的;未探知和未发现发现 的 领领域 悲观论观论当前人口增长长和资资源利用加速;由此引 发发多种问题问题 中间论间论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人多为为患容量无限、人定胜胜天我国的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向现代型的转变,自然增 长率下降了,但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过多,故控制人口增长 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但目前13亿人口已使 我国的许多资源不堪重负。所以,我国必须在今后较长历史时期内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7、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缓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计划生育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7、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的合理容量 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 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最 适宜的人口数量适宜的人口数量。 2、存在问题(紧迫性) 当前世界上的人口问题: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人口老龄化人口 问题引发资源 问题环境 问题 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问题不同地区人口问题问题环环境问题问题 和资资源问题问题 发发达地区发发展中地 区人口虽然仅世界人口的1/5 ,但消费水平高。实际消耗的资源总量很大,索取资源 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远远超出本国 的范围。人均消费水平低,但人口 数量多,而且一些国家的 人口仍在快速增长。若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 把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 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 问题将会相当严重。3 对策就个世界来说:就各国、各地区来说:1:倡导各国政府,发展中国家要尽量 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尊重规律,提高生活质量。1.有关环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A.在不同的发发展时时期,人们们估计计的环环境人口容量应该应该 是基本相同的B.环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定性C.确定什么样样的消费费水平,对环对环 境人口容量产产生较较大 的影响D.制约环约环 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练习C“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1、教学避免肤浅化、教条化、口号化,要使学生从情感、精神 的层面上关注农民工现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关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增强社会责 任感,学以致用。 3、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农民工 现象的感性认识,采取开展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问 题、汇报总结、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教学安排: 1、指导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 2、帮助学生设计调查表格。 3、进行调查汇报,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相关资料: 1、我国目前有多少农民工?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数量巨大、结构复杂、不断扩张的新生群 体,数量约有2亿左右。 2、农民工属于什么阶层?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 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判断非常正确,意义重大。目前,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 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 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 民工。也就是说,农民工正在迅速地从农民中分离出来,顽强地 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其独特的经济需求和政治诉求 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虽然农民工的“根”还在农村,但是他们已 经脱胎换骨,日益成长为一个迫切需要社会认可的新兴阶层。相关资料: 3、农民工处于何种生存境况? (1)作为“廉价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拖欠时有发生。 (2)作为“超时劳动力”,工作时间极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 。 (3)作为“高危劳动力”,社会保障缺失,各种安全事故频繁。 4、农民工问题有多么重要? (1)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2)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工补农、以城促乡” 。 (3)农民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5、解决农民工问题应该做些什么? (1)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 (2)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 (3)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 (4)稳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 (5)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