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三 第三框国会最高法院政府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1、“三权分立”思想是谁最早提出来的?2、“三权分立”原则最早在哪个国家确立?三权分立原则作为一种学说,最先由英国资产阶级 思想家洛克(JohnLocke)提出。在封建专制独裁统 治下,皇帝或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总揽立法、行政 、司法大权。17世纪,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9 年10月英王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1701年6月签署 了王位继承条例。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以三权 分立为原则的君主立宪政体。洛克在已经存在的政治 现实基础上,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 立,并指出,立法权高于行政权,他讲的立法权和执 行权分别指国会和英王。因此,洛克所谓的分权,就 是分掉代表封建贵族的国王特权,把立法权、司法权 一项项夺过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分权理论 在政治上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孟德斯鸠(Charles-Louis de Montesquieu)进一步发 展和完善了洛克的分权学说,主张必须建立三权分立 的政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组成 国家。他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 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机关之手, 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 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家、宪法学家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提出了具有完整意义的“三 权分立”和制衡理论。他的“三权分立”和制衡理论, 成为当时美国立宪的基本原则之一 。一、三权分立:权力运行的规则1、美国为什么选择三权分立制度?美国选择三权分立的政体是由其历史、国情和阶 级本质所决定。2、三权分立的地位和核心是什么?3、什么是权力分立?国会:负责立法,由选民直接选举 产生立法权行政权总统:负责实施法律,由选民间接 选举产生司法权联邦法院:负责审查法律,法官 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二、 三种权力的相互制衡(什么是权力制衡?)()立法权属于国会,又受到总统和法院的制约()行政权属于总统,又受到国会和法院的制约()司法权属于法院,又受到国会和总统的制约()三种权力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平衡第三目 三权分立的弊端(如何评价?) ()三权分立的积极作用 三权分立有它的积极作用,即反对封建专制,维护 民主制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利益。 ()三权分立的局限性和消极作用 三权分立的弊端体现在三权的分立和制衡是在资 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 三大国家权力机关相 互扯皮,导致效力底下; 三权分立在实践中难 以真正贯彻。 ()三权分立的本质:三权分立的本质是资产阶 级民主制度。白 宫国 会最高法院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 的法律国会可以通过总统否 决的法律最高法 院可宣 布总统 法令违 宪总统 任命 联邦 法官总统任 命的法 官必须 经过参 议院确 认最高法院 可宣布法 律不合宪 法美国 三权 分立 制度1、从历史、国情、阶级本质说明美 国为什么要选举三权分立制度? 2、地位和核心3、内容权力分立 权力制衡(制约和平衡)4、评价历史进步性 阶级局限性和消极作用 本质 总结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绯闻案早在1995年11月,克林顿就在白宫和当上白宫 实习生仅几个月的莱温斯基发生了不正当的关 系。然而,莱温斯基在1997年12月5日为葆拉- 琼斯控告克林顿性骚扰案作证时,否认与克林 顿有过不正当关系,并且为此签了一份声明。 同月17日,克林顿被琼斯的律师提问时,也否 认与莱温斯基有不正当关系。但是根据白宫访 客记录,克林顿曾在莱温斯基作证之前与她私 下会面,要她在出庭时“避重就轻”,同时还通 过私人秘书取回先前赠送给莱温斯基的多种礼 物。1999年2月12日 在美参议院对克林顿弹劾案进行的最终表决中,第 一项对克林顿作伪证的指控以55票对45票被否决, 第二项对克林 顿妨碍司法公正的指控以50票对50票也被否决。这样克林顿最终被 判无罪,这场马拉松式的总统弹劾案宣告结束。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表决通过弹劾总统条款如超过/的议员赞成弹劾,该议案即呈参议院由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审理过程,名参议 员为弹劾法庭的法官,听取控辩双方的辩论和有关证人 的证词 在控辩双方盘问证人和辩论结束后,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 官就弹劾指控按姓氏字母顺序一一点名询问每个参议员, 后者只能回答“有罪”或者“无罪”。如果有/以上的参 议员,就任何一项指控回答“有罪”,总统即被弹劾;如果 被认定为“无罪”,总统可以继续完成其任期。在美国历史上,总统的弹劾程序共 启动过三次,即约翰逊案(1865年至1869年) 尼克松案(1969年至1974年) 克林顿案(1992年至2000年) 国会不批钱,政府要关门 1995年11月,美国国会与白宫在“平衡预算”问题上没有 达成一致,国会迟迟不批准政府预算,致使政府的所有行 政机构,除了实在关不得的少数机构之外,其余一律由于 没有经费、没有工资而关门了。当时正值圣诞节,克林顿 总统十分狼狈地自己掏钱付电费,才使得首都华盛顿著名 的“第一圣诞树”的彩灯没有熄灭。这一僵局整整持续了 七天。政府会关门?对于中国人来讲,这像天方夜谭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美国,政府所有的开支都 必须经过国会的批准,国会不批准,政府无法获得一分钱 的拨款。因此,如果政府的预算在国会通不过,那么,政 府就无法获得财政拨款,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政府 也只好关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