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历史高考考前必背的30 条常用答题术语1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统治。2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3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5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两党制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立宪派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但又相互制约。7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残余。8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9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0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是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1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衰落,是明清之际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1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主要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的束缚;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思想上,统治者实行思想专制。13明清小说由唐代的传奇、宋元的话本发展而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是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14启蒙思想与中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不同。是由这两种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思想体系、反封建的力量等方面造成的。15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全球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16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7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前提是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直接和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日益扩大。18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大量洋货涌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19列强侵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逐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逐渐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20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21从变革的角度谈五四运动的影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2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3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西方“制度”的决定因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4罗斯福新政是在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新政的核心内容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25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26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虽然初期有一定效果,但都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模式,导致了苏联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27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的启示: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了欧洲的文化认同。28综观中、英、美、苏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可以得出的启示:“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29古今中外在法制建设方面的启示:法制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30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不注重民生,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