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美国政府的救市政策看美 元的国际影响力 对人民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 联想于学伟 2009年4月24日l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l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形成l货币国际化的利与弊l提高人民币国际竞争力的启示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7年 )l4月2日,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申请破 产保护。 l6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只基金因次级 抵押债券出现严重亏损,成为次贷危机中最先倒掉的一批基金 。 l8月,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等向市场 注入资金。 l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 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l8月9日,巴黎银行暂停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欧洲央行向 相关银行提供948亿欧元资金。 l自8月9日到30日,美联储已累计向金融系统注资1472.5亿美 元。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7年 )l9月,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诺森罗克银行,因美国次级住 房抵押贷款危机出现融资困难,该银行遭遇挤兑风潮。 l9月18日,为应对次贷危机以及可能的经济衰退后果,美联储 决定降息0.5个百分点。从此,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 l10月,全球最大券商美林证券财报称,第三季度由于在次贷相 关领域遭受约80亿美元损失。30日,美林证券首席执行官斯坦 奥尼尔成为华尔街首位直接受次贷危机影响丢掉饭碗的CEO 。 l11月,阿联酋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宣布将投资75亿美 元购入花旗集团4.9%的股份,全球最大金融机构花旗因次贷事 件受到重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宣布辞职。 l12月,美、欧、英、加、瑞士央行宣布,联手向短期拆借市场 注资。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8年 )l2月12日,美国政府和六大房贷商提出“救生索计划”,以帮 助那些因还不起房贷而即将失去房屋的房主。 l2月13日,布什正式签署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大幅退税, 刺激消费。 l3月14日,美联储决定,让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通过摩根大通 银行向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提供应急资金。l3月18日,美联储决定,再次大幅下调基准利率,将商业银 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0.75个百分点至2.25%,为3年来的低位 。这是自2007年9月次贷危机形势恶化以来的第六次降息。l7月13日,美财政部和美联储宣布救助“两房”,并承诺必要 情况下购入两公司股份。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8年 )l7月26日,美国参议院批准总额3000亿美元的住房援助议案, 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 量收购“两房”股票。 l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 l9月14日,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申 请破产保护。美联储联合美国十大银行成立700亿美元平准基 金,用来为存在破产风险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保障。 l9月15日,美国第一大零售银行美国银行宣布以440亿美元协 议收购美林公司。l9月16日,美国政府同意向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提 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以控股79.9%方式接管AIG。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8年 )l9月18日,美联储、加拿大银行、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 行、瑞士国民银行和日本银行,罕见地宣布联手救市。美联 储表示,将向全球五大央行新增1800亿美元货币互换额度。 l9月19日,日本银行再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3万亿日元;欧洲 中央银行以及英国和瑞士的中央银行也再向金融系统注资 900亿美元。 l9月20日,美国政府公布的巨额救市方案,拟动用7000亿美 元购入“不流动”按揭证券,并将国债法定上限提升至11.3万 亿美元,成为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最大型的救市方案。 l9月21日,华尔街仅存的两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发布公 告,将接受美联储监管,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l9月25日,华盛顿互惠银行25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8年 )l10月1日,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经过修改的政府救市方案,总 额也从7000亿美元上升到8500亿美元。l10月21日,美联储表示,将再动用5400亿美元,“用于向货币 市场共同基金购买资产,以扶持美国金融体系的一大关键支 柱”。l10月27日,美国财政部负责金融机构的助理部长戴维内森说 ,美国财政部本周将开始实施用1250亿美元购买九大银行股 份的计划。这是8500亿美元救市方案的重要内容。l10月29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从现有的1.5%下调 到1%。将贴现率相应下调到1.25%。这是美联储本月以来第 二次降息,也是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第九次降息。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8年 )l11月23日,美国财政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及美国联邦储 蓄保险公司采取联合行动,宣布对花旗银行提供一揽子救助方 案除将为花旗提供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商业房地产贷款在 内的总计3060亿美元债务的担保之外,政府还将从7000亿美 元金融救助盘子中拨出200亿美元用于购买花旗股份。l12月,出现10月以来的全球联合降息潮美联储已经多次降 息,10月底宣布联邦基金利率再下调0.5%;欧洲中央银行继 11月6日宣布将两周期基准利率下调0.5%之后,12月4日又宣 布主导利率下调0.75%;英格兰银行11月6日宣布基准利率下 调1.5%;中国人民银行11月26日宣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各下调1.08%。期间还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 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苏格兰、瑞典央行分别宣布降息。l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再次大幅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 降至0%-0.25%的新区间。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9年 )l1月5日,美国财政部正式签署向花旗集团提供200亿美元紧急 贷款,以及向通用汽车公司及其子公司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 司提供154亿美元紧急贷款的协议。l1月13日,美国花旗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公司宣布,将两家经纪 业务部门合并,成为全球银行业巨头花旗集团分拆业务的重 大步骤,新成立的花旗-摩根士丹利合资公司将成为全球规模 最大的券商。l1月15日,美国众议院公布新任总统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方案, 总额达8500亿美元。列入救援名单的有基础建设、钢铁、再 生能源、信息技术等。但是名单之外的各行各业都提出请求 救援,包括旅游、纺织、环保、零售商等。 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9年 )l2月13日,美国国会通过奥巴马提出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 激法案。整个计划长达1073页。7870亿美元中的2810亿美 元将用于减税,其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支出项目。17 日奥巴马签署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l2月22日,美国俄勒冈人报报道,美国去年倒闭银行25 家。截至2009年2月,新倒闭14家。26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 公司在新闻发布会公布: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银行业亏损 262亿美元,为整个行业25年来最大季亏;“问题银行”数量 上升至252家,达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大约100家银行将在 2009年破产。 l2月27日,美国政府发表声明说,政府持有花旗银行普通股 的数量将达到76.92亿股,占花旗全部普通股的36%,事实上 成为第一大股东,这实际上等于对花旗实行了国有化。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9年 )l3月18日,美联储决定将在今后6个月内购进最多3000亿美 元长期国债;同时进一步购入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证券 和1000亿美元房贷公司债券。这被称为“定量宽松”的货币政 策,就是央行向市场直接注资,即央行开动印钞机的一种委 婉说法,普遍认为是美国转嫁危机的手段,将导致美国国债 价格上升、国债收益率下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l美国财长盖特纳在财政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公私 合营”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的新计划,鼓励私人投资机构加入 。政府预计,收购能力约为5000亿美元,如果计划实施成功 ,规模将最终达到1万亿美元。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指其为“拿钞票买垃圾”,是“获利私有化”和“损失社会化”, 认为“它几乎肯定会失败政府将没有任何退路”。美国金融危机大事回顾(2009年 )l4月9日,美国政府计划向人寿保险公司提供援助。美国财政 部已决定将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的救助范围扩大到陷 入困境的人寿保险公司,预计这一计划将在未来几天内宣布 。据报道,目前已有数家人寿保险商申请获得TARP资金援 助,其中包括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 哈特福德金融服务公司(Hartford Financial)以及Lincoln National寿险公司。 l4月,欧洲央行降息25个基点。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将其基准 利率从1.5%削减到1.25%。达到1999年该央行开始掌管货币 政策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此前大多数分析人士的预测为降 息50个基点。自去年10月初以来该央行已经累计降息3个百 分点。欧洲央行同时还将隔夜存款利率从0.5%下调到0.25% ,并将隔夜贷款利率由2.5%调降至2.25%。欧央行行长特里 谢表示,本央行可能在下个月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但隔夜 存款利率可能已达到底端。 1.1 问题的提出(一)货币的出现l货币,一个古老且新鲜的话题。货币的出现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一 种便捷的方式。随着商品经济社会整体实力的提升,作为交换媒 介的货币,从最初的少量使用发展为大量流通,而其作用也逐步 丰富。l人们选择货币的基本条件就是价值较高且易于携带和分割,当货 币开始发挥财富贮藏功能后,易于保存和价值稳定也就成为货币 币材的重要条件。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纸质货币电子货币降低交易成本货币的出现促使国家对市场的调控l在金属货币时期,货币自由铸造的特点决定了货币供 应量的市场调节属性,国家只起到打击非法铸造劣币 和规范流通市场的作用。纸币的出现才真正将国家置 于经济活动的中心,这主要表现为通过国家控制货币 的发行量,从而控制市场上资本借贷的价格和规模, 进而对实体经济行为进行调节,此时国家对市场的影 响能力显著提高。l国家通过货币对经济活动的调节行为货币政策。 在一国内部,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 货币价值的稳定,以便最大限度的实现市场对资源的 有效配置,实现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国家货币向国际货币的拓展l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的加强,货币的职 能突破了国家的界限,各国货币开始在国际上发挥价值 尺度、交易媒介、贮藏手段的职能,也就是各国货币具 有了国际购买力。l由于货币发行的国家属性,在一国内部,本国货币仅仅 是实体经济的价值表现,它的增加不会给一国带来财富 的增加,但如果本国货币流出一国国境则会对本国带来 巨大的利益。因而各国货币必然会在国际上展开竞争, 竞争的结果很显然有一些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的货币胜 出,成为国际货币,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仍然在其国内 发挥货币的价值。货币竞争产生l自从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竞争就已经存在了。最初是贝、 石头、布匹等币材之间的竞争,当金属货币以其天然的优 势胜出以后,货币竞争突出地表现在各个私人货币发行者 之间。但是这一竞争的后果并不是货币秩序的形成,而是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l货币发行的不统一造成了货币的不稳定,抑制了贸易和经 济规模的扩大,束缚了生产力的进步。于是各国的政府先 后以法律的形式接管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货币之间的竞 争也就销声匿迹了。l但是,当纸币逐渐取代金属货币以后,尤其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后,各国为了弥补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加大了货币 的发行规模,造成了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于 是,沉寂很久的货币竞争问题又成为货币经济学家们争论 的焦点。货币竞争制度的提出(哈耶克货币 的非国家化 )l货币竞争制度始于这样一个建议:共同市场各 国,以及欧洲的全部中立国(如果可能的话, 以后也可以加上北美国家),通过一项正式条 约,互相约束自己不对彼此之货币跨越其边界 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