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考点1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2)我国农业生产概况种植业林业 主要 分布 地区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西 南的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 然林区;东南部的台湾、福建 、江西等省的山区,是我国主 要的人工林区现状 和问 题毁林开荒现象严重,采伐利用 多、培植更新少;天然林区面 积不断缩小 开发 利用 政策控制采伐量,加强营林造林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增加 林区人民收入畜牧业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分布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和青 藏高原区,主要有内蒙古、新疆 、青海、西藏四大牧区种植业区生产方 式利用草原放牧利用粮食、秸秆 等饲养水产业 (3)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农业发展条件整体良好;北方适 宜发展旱田农业,但常受春旱的影响;南方用水 充足,适宜发展水田农业,但也受伏旱天气影响; 西北内陆干旱少雨,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沿海地区及河流、湖泊发展养鱼业。如下图所 示:(4)我国粮棉生产基地的分布及区位条件分析 九大商品粮基地 商品粮基地优势劣势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 ;人均耕地多,商品率 高;肥沃的黑土、黑钙 土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 一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 原、江淮地区、太湖平 原水热资 源充足,地形平 坦,农作物一年两熟; 劳动 力丰富,传统经 验丰富;交通便利人均耕地少,旱涝灾害 频繁珠江三角洲水热充足、地形平坦, 农作物一年三熟;劳动 力丰富,传统经验 丰富 ;交通便利人均耕地少,受市场影 响,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洪涝灾害较频 繁三大棉区 【真题1】(2011四川)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 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2)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 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解析】(1)影响我国夏季降水多少的是东南季风 和西南季风。青藏高原的东南是夏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丰沛,由于青藏高原对夏季风的阻挡,从 海洋来的水汽很难影响到西北地区,因而西北地 区降水稀少。(2)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 不同,主要从种植的作物、熟制等方面描述。 【答案】(1)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丙地形区西北 部降水稀少。 (2)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 主、经济作物棉花。 【规律技巧总结】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不同,为了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我们应遵循自然规律,按经济规 律办事,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以我国为例: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1)东部季 风区雨热同期,发展农业条件整体良好:北方适宜发展旱田农业;南方用水充足,适宜发展水田 农业;(2)西北内陆干旱少雨,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 展绿洲农业;(3)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 谷农业;(4)沿海大陆及河流、湖泊发展水产业; (5)海南岛等热带地区可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考点2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新中国工业的主要成就 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原煤、钢铁、水泥、布匹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业布局日趋合理。一方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 基地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在资源或原料丰富的内地新建了一大批工业城市或工业基地。例如,山西 能源基地、兰州的石油化学工业、四川攀枝花钢铁 工业基地、内蒙古包头钢铁工业基地、西昌和酒泉 卫星发射基地等。 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 铁路沿线:京广、京沪、哈大等。河流流域: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 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 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比较 (4)我国的三大工业地带 名称范围发展条件工业部门发展方向东部沿海 工业地带沿海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 市、经济开放 区港口众多,海 运便利,铁路 网密集,农业 和工业基础好 ,资金、技术 力量雄厚钢铁、机械、 电子、石油、 化工、纺织等对现有企业和 传统工业进行 技术改造,发 展知识密集型 产业,使产品 向高、精、尖 方向发展长江沿岸 工业地带长江沿岸地带工农业发 达, 人口众多,矿 产和水能资源 丰富,水运条 件得天独厚武汉的钢铁、 轻纺,宜昌、 重庆为中心的 电力、钢铁, 攀枝花的钢铁 工业逐步向拥有水 电、有色冶金 、化工、轻纺 、机械、电子 等多种工业地 带方向发展陇海 兰新沿线 工业地带郑州、徐州、 洛阳、连云港 、兰州、乌鲁 木齐等铁路、水运便 利,陆上对外 贸易便利,煤 、石油等矿产 资源丰富徐州煤炭工业 、郑州轻纺工 业、洛阳机械 工业、西安飞 机制造业、兰 州石油化工业加强东西部联 系,内联外引 ,逐步形成联 系东西部的重 工业地带(5)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特点:主要布局在技术发达、知识密集、聚集的地域,一般依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产业部门:电子和信息类、生物技术类、新材 料、新能源等。产业开发重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沿海地 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 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地理 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 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高新技术密集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为 中心的环渤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 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 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 西安杨凌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 密集区。 【真题2】(2011全国新课标)下图示意2007年中 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下图 ,回答(1)(2)题。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 的特点。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 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解析】第(1)题,点状事物的分布特征,一般从 “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区域的分布方位”来表述,注意分布疏 密,集中地区,以及形状等。从图中可以看出, 东部沿海多,西北内陆少,而且集中在环渤海和 长三角地区。第(2)题,可以任选一个熟悉的城市,探讨投资条 件,其实类似于工业区位条件分析,从地理位置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科技、交通、劳动力、经 济基础、农业基础等)来说明。【答案】(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 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略。(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 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 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规律技巧总结】一个地区发展经济的区位条件,一 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原料(矿产资源);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水源;科 技力量;市场;交通;国家政策;劳动力( 廉价劳动力、高素质劳动力);经济基础(工业基础 、农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具体分析时应注意:不同的区域侧重点有所不同。有时还要进行 限制性因素方面的分析。 考点3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格局:东部地区密度 大,西部地区密度较小。 (3)我国主要交通干线 主要铁路干线和枢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呈现“五纵三横”的特点。各铁路干线所经主 要城市,与其他干线交会状况及意义如下:a南北铁路干线b.东西铁路干线c.正在建设中的新干线 .包粤线:包头神府延安西安安康重庆遵义贵阳柳州黎塘湛江,可称为“第六纵 ”。 .沿海铁路线:大连轮渡到烟台蓝村临沂新 沂长兴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湛江海口三亚。 .沿江铁路线:上海南京芜湖九江武汉 重庆。d主要铁路枢纽 铁路枢纽所属省市经过的铁路干线北京北京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 包线郑州河南京广线、陇海线徐州江苏京沪线、陇海线株洲湖南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成都四川宝成线、成昆线兰州甘肃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京哈京 广线京沪 线京九线焦柳 线宝成成 昆线陇海兰 新郑州徐州商丘洛阳宝鸡沪杭浙 赣湘黔 贵昆株洲上海南昌(向塘)怀化昆明与长江干 流交汇城 市武汉南京九江枝城攀枝花e.联通港口的主要铁路 主要内河航道航运水系沿岸港口特点长江航道重庆、武汉、南京、 上海我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通航 里程长,宜宾入海口(500吨海轮) ;江海联运,促进沿江外向型经 济的发展京杭运河航 道济宁、苏州、无锡沟通五大水系;从济宁到江南 的航运,因向南运煤、向北运输工 业品而日益发展;货运量仅次于 长江,居内河运输第二位珠江航道广州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主干是 西江,它对沟通广西、广东各地与 沿海地区的物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松花江航道哈尔滨东北地区的主要水运干线主要海洋航线公路和高速公路 a公路运输特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是我国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b主要干线: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等。 c高速公路:起步较晚,发展很快。东部沿海地 区建设较多。原因: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有修建高速公路的需求与物质基础。(4)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选择依据:选择客运方式需要考虑时间上的要求、距离的远近和价格等因素,而选择货运方式 则需要考虑运送的距离、运费、时间的要求、数 量的多少以及货物本身的特性。 运量、运速、运价比较运量:火车、轮船汽车飞机;运速:空运陆 运水运;运价:空运陆运水运。 合理选择: 【真题3】(2011海南)下图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 多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 高桥塔和最长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 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 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运密度高 等。据此完成(1)(2)题。 (1)该大桥位于( )A湖北 B江西C安徽 D江苏(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 )A保证通航顺畅 B降低施工成本C减轻台风影响 D缓和海潮冲击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中提供的四个建桥 不利条件进行排除分析,有台风影响只能是沿海地区,排除湖北,江面宽、水深、浪高排除 江西,基岩埋藏深,有深层沉积物排除安徽, 故D项正确。第(2)题,该桥位于长江下游出海口附近,海陆 运输繁忙,跨度大是为了保证通航顺畅,故A项 正确。 【答案】(1)D (2)A 【规律技巧总结】本题主要考查长江大桥的位置以 及影响交通线路特征的因素,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定位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字眼是最大主跨 (1088米)、面临台风等威胁、江面宽、水深、浪高 、基岩埋藏深。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长江干 支流上大桥特大桥越来越多,交通日渐发达,这也是我国交通运输网逐步完善的一个具体体现。 (2011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检)读下面的地形剖面 示意图,完成第12题。1.沿包头至广州,在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 正确的是( )A层层稻田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塬、墚、峁 D橘园、竹海 D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盐渍化普遍B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 C水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