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城市化1 1. 概念2. 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口 乡村向城市地区集聚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一、城市化4. 城市化的动力:附: 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产业影响 第一产业产业第二产业产业第三产业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业人口向城 市大量转移 工业是城市经济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 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农民 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安排大量的劳动 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也 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农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剩余劳动力工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 市 化社会 经济 发展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大都市带放慢(二战)蓬勃发展(战后)停滞(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1、过程:2、城市化水平:75% 3、特有现象: 、逆城市化:(注意原因)形成及作用世界的六大都市带逆城市化现象 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 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 小城镇郊区化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迁移方向中心城区 向郊区城市向 乡村、小城镇城市人口 数量增加减少乡乡村人口 数量减少增加()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早,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高。、滞后城市化(含义、分布)缓慢、水平低 (二战前)逐步发展、加速发展 (战后)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过程:2、城市化水平:39.9%3、特有现象: 、过度(虚假)城市化(含义、分布)城市化 发发展阶阶 段城市化 进进程城市 化水 平特有现现象发发达国家发发展中国 家成熟阶 段大部分处 于早期和 中期阶段起步早, 发展减慢起步晚, 发展快高低逆城市化和 大都市带“过度城市 化”与“滞 后城市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比较:四、我国的城市化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描述我国城市化进程。1、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因时间时间特点成因20世纪纪80年代 以前波动动性和曲折 性实实行严严格的计计 划经济经济 体制, 城市化进进程受 国家政策等因 素影响 20世纪纪80年代 以后城市化进进程加 快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经 济济迅猛发发展全国东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合计计年我国城市地理分布(单位:个)探究: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年我 国城市地理分布表及课本图、,探究我 国城市化的特点和空间差异。分析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的原因,及解 决对策。、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我国城市特点 起步晚 速度快 水平低 地区差异大为什么东西部城市化 水平差异大?地理环境优劣 人口分布密度 生产力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城市建设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要结合国情实际二要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就业机会三要协调东西部关系,做大做强四要注重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3、按城市化发发展过过程,下列四幅图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e Ba-c-d-b Cd-b-e-a De-d-b-a4该该城市在此发发展过过程中出现现的现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现逆城市化趋势趋势 C城市用地规规模逐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显减小B B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