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破题: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西学东渐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明末清初(即书上说的早期)第二个时期是鸦片战争以后。在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中,传教士扮演着相 当重要的角色,当时主要以天主教耶稣会为主的 传教士们(较晚亦有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等的教 士),在试图将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同时,引介了 西方的科技学术思想,译著了大量的西方学术相 关书籍。“西学东渐”的含义是什么?一、传教士来华1、背景2、在中国传教的奠基人利玛窦(1)利玛窦简介(2)利玛窦在中国成功传教的原因(或者利玛窦的传教策略有哪些?)A、送礼,以获取皇帝的信任B、入乡随俗,以适应中国国情C、打通官场关节,以取得地方官员和朝廷的支持(3)利玛窦在华传教的影响背景:(1)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传教士东来 ,我国与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 接触和交流;(2)16世纪中期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在 西欧、北美势力缩小,为了扩张势力,天主 教建立了耶稣会,向东方发展,一种新颖的 异质文化由此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 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页利玛窦简介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 月11日),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 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 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 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 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 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 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 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 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 了重要影响利玛窦是意大利的传教 士。1601年,他到北京,向 万历皇帝进贡坤舆万国全 图及自鸣钟等,得到召见 ,并获准在北京居住传教。 利玛窦在传教中,尽量把儒 家学说和天主教的教义结合 起来,以争取当地官员和士 大夫的支持。在与明朝士大 夫接触过程中,他介绍了当 时西方的一些天文、地理、 数学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钦天监,中国古代国家天文台,承担观察天象、 颁布历法的重任。钦天监正,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 。由于历法关系农时,加上古人相信天象改变和人事 变更直接对应,钦天监正的地位十分重要。 汤若望是明清之 际著名传教士。他是 德国人,受耶酥会的 派遣到中国传教。清 初,他负责管理钦天 监,制定大清时宪 历。利玛窦在华传教的影响利玛窦的传教策略收效显著 从最初的数人,到明朝末年中国 信徒达到4万人,其中包括徐光 启、李之藻等人。二、西学的传入 1、西学的内容: 2、西学传入的特点: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大夫合作,涉及面广 3、西学传入的表现: 4、西学东渐的影响: 5、西学东渐现象消失的原因:西学的内容:西学不仅包括欧洲传教士传播的基 督教(神学),还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 和人文学术方面,内容泛及数学、物理 、地理、天文历算、水利技术、机械工 程、火炮制造以及欧洲的古典哲学、逻 辑学、艺术等。西学传入的表现 (1)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2)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同文算指系统介绍西方算术的笔算法,在中国影响深远。 (3)利玛窦在华期间绘制世界地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坤舆万国全图,西方地理学的传入使中国人耳目一新。 (4)传教士编译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A、水利科技专著泰西水法B、机械工程专著远西奇器图说 (5)以西方历法为基础,修订中国历法 (6)西方的哲学、逻辑学名著翻译介绍到中国 (7)西方的美术、音乐、建筑等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西学东渐的影响(1)早期的“西学东渐”,尤其是引入西方 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 上具有积极意义。(2)西学东渐促使了中外文化交流,使得 不少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窥见了一个原先全然 无知的西方世界。(3)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 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也使 得中国古文化传入西方后对于欧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在欧洲出现18世纪中国风。西学东渐现象消失的原因由于清朝康熙以后对外政策 从海禁到闭关政策的转变,最终 导致西学东渐现象消失,中国与 世界最终隔绝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六 卷)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几何原本是公元前3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 全书共15卷,它从有限的几个公理出发,用公理化方法建立 了一个完整的平直空间的几何体系。该书从内容到方法都近 乎完美,在西方学者中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以至于后世的 数学家在著书立论时不敢轻易使用“原理”(即“原本”)作书 名。徐光启本着“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 译”的宗旨,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前6卷。徐光启翻译几何 原本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他在翻译过程中斟古酌今,反复 推敲,为制订每一个学术名词付出了艰巨的创造性劳动,限 于当时既无这方面的词典,又无相关的工具书可供参考,译 者的艰辛和毅力,是今天的学者们无法体验,难以想象的, 今天仍在使用的数学专用名词,如几何、点、线、面、钝角 、锐角、三角形等,都是首次出现在徐光启的译作中的,仅 此一点,就足以奠定徐光启在中国数学史上的地位。思考:当时为什么利玛窦能够绘制世界地图?新航路开辟后地理大发现,人们对世界地 理有更为全新和正确的认识,所以能够绘制世 界地图。徐光启与传教士合作翻译泰西 水法介绍西方的水利设施和技术, 徐光启编农政全书时水利部分全 录此书。远西奇器图说是首部介绍欧洲 近代机械工程学的中文图书,其中涉 及比重、杠杆、滑车、轮轴、斜面等 力学原理及其方法。练习与测评1、欧洲耶稣会士出入中国时,与中国人的风俗 习惯、思想的摩擦:上帝与祖先、基督教与儒学、 独身与居家、语言与文化、服饰与饮食等。洞悉中 西差异的利玛窦深知要在中国立足,必须适应中国 国情。为此,入华之初,他即改变固有的传教方式 ,实行入乡随俗的调和策略。他取汉名,习汉语, 穿汉服,钻研中国典籍,遵行中国礼仪,允许中国 信徒祭祖尊孔,尽力迎合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 惯。他还注意打通官场关节,争取地方官员乃至朝 廷的支持,并以介绍西学,切磋学问的方法广泛结 交士大夫。2、对于早期的西学东渐,应基本肯定。在传播 宗教方面能入乡随俗。在传播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 文学术方面,内容泛及数学、物理、地理、天文历 算、水利技术、机械工程、火炮制造以及欧洲的古 典哲学、逻辑学、艺术等。如,利玛窦与徐光启合 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成为第一部 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他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 同文算指,系统介绍了西方算术的笔算法,在 中国影响深远。总之,将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由此 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揭开新的一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