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2 页 经济日报/2010 年/1 月/28 日/第 015 版 数字生活 物联网:生活因此将更加美好物联网:生活因此将更加美好 本报记者 赵槿 你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如果家里的冰箱能够智能一些,比如它能“记得”每一件食品 的保质期,并在临近过期的时候提醒主人赶快食用,免得因过期而处理掉;它还能根据主人存取 食物的习惯,揣摩他的饮食习惯和特点,进而推荐一份定制的合理膳食食谱;它甚至能与超市的 食品柜台联网,通知主人商家的进货与促销信息。这样的想法在一周之前可能还是一种设想,今 天却不是。就在 1 月 23 日,海尔对外发布了世界上首台“物联网冰箱” 。 除了具有上述的功能之外,这台神奇的冰箱还兼具家庭娱乐中心功能,冰箱上附带了能浏览 资讯、播放视频的网络可视电话。 同样,生活在无锡市的一部分市民也非常幸运。因为全国首家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1 月初落户 于此。据报道,研究院将在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感知中国中心”的示范区内,让市民率先体验 到物联网技术用于安防、交通、楼宇、停车场等的最新研发成果。 物物相联不是梦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上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让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也能 像人与人那样相互沟通,传递信息,这大概是最早提出物联网构想的初衷。 因为“物”是死的,并不能像人一样开口说话,所以,要实现物与物的沟通,首先需要应用 感知技术来专门采集物品的信息。因此物联网是一个包含了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海量信息 分析处理和决策技术跨领域的社会信息系统工程。 RFID(无线射频识别) ,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 RFID 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 统,实现对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完成对物品的“透 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人类的传统思维。从前,人们将物理基础设施和 IT 基 础设施截然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不管是钢筋混凝土还是电缆,都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 到时候,世界的运转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就在它上面进行。所以, 人们说,物联网是继互联网、无线互联网和绿色革命之后全球重大的科技革命,也是影响人类生 产和生活的历史大趋势之一。 虽然物联网革命还不能一下子到来,但是,RFID 技术在多领域多行业应用的出色表现,如 我国金卡工程的部分项目中,物品的信息已经被自动采集并上网,让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有些物 联网的梦想已经部分实现了。所以,物联网的雏形就像互联网早期的形态局域网一样,虽然发挥 的作用有限,但昭示着远大前景已不容置疑。 抢占应用制高点 据介绍,物联网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技术和围绕这些技术的庞大产业群:分别是以 RFID 为 代表的物品识别技术;传感和传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和以 3C 融合为代 表的智能物体技术。 另据美国咨询机构 Forrester 预测,到 2020 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 信”的业务比例将达到 30 比 1,即物联网的产值将是互联网的 30 倍!因此,美国高度重视以物联 网应用为基础的“智慧地球”计划,并宣布将其作为美国经济刺激方案的一部分,投资 110 亿美第 2 页 共 2 页 元用于智能电网及相关项目。 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产业也做好了迎接物联网时代到来的准备。去年 12 月初,传感(物联) 网技术产业联盟筹备工作组在京召开会议,计划在今年初正式成立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 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将为物联网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实现标准制定、技术快速 进步和产业跨越发展的整体突破,形成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链集群。 无锡市政府日前出台无锡市传感网产业发展建设规划 (征求意见稿) ,根据规划,到 2012 年完成传感网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全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产业规模达到 1000 亿元, 具有较大规模各类传感网企业 500 家以上,形成销售额 10 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5 家以上,培育 上市企业 5 家以上,到 2015 年,产业规模将达 2500 亿元。 而北京、 上海、 深圳等地方政府已开始规划物联网城市蓝图, 争相将物联网作为新的城市 “标 签” 。北京市政协委员邓中翰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政协会议上建言,尽快依托中关村技术优势, 发展“物联网”产业。它将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把北京打造成一个充满智能化的城市。 在产业界,生产出全球第一款“物联网冰箱”的海尔公司表示,海尔已经掌握了产品规模化 推广的独立芯片技术。拥有该技术,不仅使这款产品的成本比市场上类似娱乐功能的冰箱成本降 低了一半,同时,也让海尔的“物联网冰箱”具备了大规模量产的条件。 物联网应用从“惠民”起步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也将是信息产业新一轮 竞争中的制高点。 谁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取胜,既取决于人们常说的标准和技术,更取决于能否找准应用的突破 口。那么物联网的应用突破口是什么?金卡工程就是好的范例,10 多年来,金卡工程成效卓著, 这不仅表现为已成功发放了 10 亿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而广泛使用在电信、社会保障、交通以 及公共事业等项上的各种智能卡,发行总数也超过 70 亿张,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用卡大 国。智能卡在国内的推广,就是因为普通人能够通过它得到更方便的服务,拿身份证自助登机, 用信用卡付宾馆押金,或者拿着公交卡从容地走上地铁。 “惠民”是新技术普遍应用的起点,物联网产业与应用发展,与当年金卡工程的起步极其类 似,同样要走一条惠国利民的发展道路。这也将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快速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捷 径。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封松林日前表示,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就在 于芯片和设备的成本,而包括智能空调、世博会手机门票在内的尝试,就是我国物联网的初级应 用。这也说明,只有“惠民” ,被老百姓接受,才能大范围地铺开应用,才有广泛的自主创新和 整条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迅猛发展。继续以金卡工程为例,随着智能卡的普及应用,目 前,我国从事与 IC 卡相关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约 2800 家,从业人员 10 万人。国内自主研制 的各类卡、读写机具、应用软件及系统产品已占据中国 IC 卡市场 80%以上的份额,并大量出口。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