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举国关注、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胜利的落下了帷幕,在这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无疑为本次大会及今后 510 年的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我们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发现此次报告较以往有更多的亮点、更大的创新,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胡主席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 在十八大报告中重点强调, 而且还将其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而作为一名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党员,这自然是我关注的重点,并使我感到非常振奋,深感责任艰巨、使命光荣。 我出生于革命老区河北省平山县,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落后的农业发展现状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因此,从那时候起就立志长大以后一定要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上学期间,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在高中时就被党组织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时又被担任本系的学生党支部书记。 四年多的党组织生活使我对我党的根本宗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明白了作为一个党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这更加坚定了我到农村发展的信心。因此,在大学毕业时,毅然放弃了本专业非常好的就业机会,投身农村,从基层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倡导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贫困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的号召。通过对农村发展面貌的实地考察,选中了邻县的农业发展改良型企业行唐县几丁质红枣专业合作社。 行唐县几丁质红枣专业合作社是专门从事甲壳素红枣培育、加工、销售及提供技术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之所以选择该企业,是因为其理念为“立足于基地建设,服务于人类健康” ;其核心技术“甲壳素有机肥在红枣生产中的应用” 在 2007 年由石家庄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进行验收时, 专家组一致认为: 顺应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流导向,在开发原生态、 无公害、 品质高、 营养全的甲壳素红枣方面科学先进,实用性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居国内领先水平,建议加大推广应用面积。并在 2008 年荣获石家庄市科教兴山创业一等奖。 “甲壳素有机肥在红枣生产中的应用”的实质就是:利用牛粪、粉渣等有机物养殖蚯蚓利用蚯蚓粪培育甲壳素有机肥在枣树生长过程中只施用甲壳素有机肥,而不使用农药和其他无机肥料,从而生长出甲壳素红枣。 这也就是甲壳素红枣的生产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利用 “蚯蚓可以通过处理有机生活垃圾而产生有机肥” 这个原理,把当地的牛粪、粉渣、秸秆等有机物进行再利用而处理掉,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将有机垃圾再利用形成甲壳素有机肥。甲壳素有机肥在改变土壤结构的同时,还可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另外,为了进一步防治害虫, 还采用了粘虫胶环涂树干和信息素诱捕器悬挂枣林,分别粘粘爬行的害虫和粘捕飞行的雄蛾。 甲壳素红枣的整个培育过程完全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农产品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产品甲壳素红枣完全符合原生态食品的标准天然之美、自然之美、原始之美。作物“喝”的水,自然是天上的雨水;作物“吃”的肥,自然是不会污染环境的有机肥;而防治病虫害主要通过物理和生物手段,绝不会使用化学农药。 正是因为我看到了该企业的发展模式符合国家倡导的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念,自己能够在该企业里实现为农村做贡献的理想,所以我选择了来该企业锻炼。正如胡主席所说的“基层是最锻炼人,也是最能成长人的地方,特别你又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样一个历史时代,因此,可以大有作为。 ” 展望未来,我一定会在我们企业的带领下,在十八大报告精神的指导下,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河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要求,在发扬过去优良农业产业模式的基础上,在未来的 510 年内,在“着重发展循环农业,推广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技术,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有所建树;协助我们企业加大对甲壳素红枣生产基地的建设,努力使其发展成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 。逐步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就像胡主席所讲的“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 山更绿,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为生态文明建设增砖添瓦,并朝着习总书记所指的“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做出绵薄之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