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文章构架在快速阅读中的重要性龙向炳阅读,是形成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外语教学,它是解决输入问题的有效方法,外语阅读是考查学生对外语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各种考试中阅读题所占比重都很大,也就是说,各种外语考试包括母语考试都很看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高考中,阅读题的分值也在越加越大。本文所谈的英语快速阅读,是指在拿到阅读材料后,能尽可能快地抓住其要点,解答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中既节省时间,又使得解题的准确性提高,即要在考试所给的有效时间内做到解题快、精、准。快、精、准,在一些人看来是矛盾的,说快就不能精、准;要精、准,就不能快。事实不然,应该说它们是既矛盾又统一的问题,快速阅读正是在合理解决了这一矛盾后所得的合理方法。怎样才能做到英语的快速阅读呢?其有效方法是从文段的骨架入手。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构架(Construction)和主题(Main Idea) 。具体到段落也是如此。英语文章往往各段都有它的中心句(Topic Sentence) ,因而训练快速阅读其根本方法是培养学生如何提炼出文段的基本构架和主题,再付予一些解题的基本技巧,这样就可以达到解阅读题快、精、准。在平时教学中,我有意并重点训练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Construction) ,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Main Idea),比如上爱因斯坦 ( Albert Einstein,SEFC.Book2B)一课,课本将课文分成了两部分( 两篇课文)10 个段落,总体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平及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其一生经历是繁杂的,课文在叙述时以早年(young boy)、学生时代(student age)、成年时期(adult)和晚年时期(old age)共六个段落(Lesson50) 。因此如何利用课本材料让学生把握课文结构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学生就不知所云,就不知爱因斯坦一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课本编撰者考虑到了这一问题,所以在 50 课的第二部分Note Making 中设置了如下练习:Name:_ Born:_Died:_ Studied: _Worked:_ Doctors degree received:_Scientific research:_ Interests:_What he got for his new discoveries:_Moved to the USA:_完成了此 Note Making,学生就大概地了解了爱因斯坦一生的基本情况了:姓甚名谁、生卒何年、学习研究、兴趣爱好等;但不系统。在处理这一联系时,为了达到让学生对爱因斯坦一生系统了解,并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我对其顺序作了调整:Name:_Born:_|Studied:_ Worked:_Doctors degree received: _Scientific research:_What he got for his new discoveries:_Moved to the USA:_Interests:_Died:_按此顺序写在黑板上,我要求学生迅速在文章中找出上述答案。这样,学生在完成了此练习后,对爱因斯坦一生早、少、中、晚年各个时期的情况就一目了然,脉络清晰,结构清楚。而且这也正是文章本生的结构。这样做也使得阅读过程节省了时间,目标明确。更具有意义的是,在接下来的复述课文活动中,这一线索极大地帮助了学生进行材料组织。爱因斯坦一课第二部分(Lesson51)是集中在讲爱因斯坦一生取得的主要成就,主要是讲他发现相对论的事迹。课文共四个段落,长句、复合句较多,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很大,要做快速阅读按常规做法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利用从骨架入手的方法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可以通过找中心句或关键句的办法实现。第二段开头一句“Einsteins discovery was completely new. It was said that only three people in the world understand it at that time.” 不仅是个承上启下的句子,而且同时指出了上下两段的主要内容。第三段开头一句 The First World War(1914-1918) had brought him great sadness 即是该段的中心句。第四段 Why Einstein and his family moved to the USA 为中心句,出现在段尾。学生利用这些中心句,首先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掌握了文章的构架,然后再去了解它的细枝末节,最后弄清文章内容就容易得多了。这一思路运用在解阅读题的实践中,阅读就可以变得快速而高效,即快、精、准。在训练学生阅读、教学生做阅读题时,我要求学生先看题目一遍,接着进行不停顿阅读,所谓初步了解文段结构(大意) ,然后做题,这次带着问题和选项再回到课文,最后做出选择。在这个解题过程中,学生读了两遍题目,并在题目的指引下读了两次课文。如此,使阅读过程显得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同时也是有选择、有重点的阅读活动,这样的阅读当然地能够做到快、精、准。快速阅读还有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技巧,如数字型的题目,要求学生直接针对数字阅读文段、抓住个别词句解题。实例如:读下面一段话,回答-About_ live in Quebec.A.30% of the French-Canadians B.45%of the CanadiansC.29.000.000 people D.8.700.000 French-CanadiansCanada is a very large country. It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By contrast it has a very small population. There are only about 29 million people there. Most Canadians are of British or French origin, and French is an official language of Canada as well as English. About 45% of the people are of British origin, that is, they or the parents or grandparents, etc., come from Britain. Nearly 30% are of French origin. Most of the French-Canadians live in the prince of Quebec.在初读这段文字后,可以看到,文段中只有三个数字出现,一个是 29 million (29.000.000),一个是 45%,另一个是 30%。45%是关于英国人血统(British origin)的;文段的末尾说“绝大多数法裔加拿大人住在魁北克省” ,由此可以计算出:2900000030%=8700000,答案为D。这个题目同时也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有些题目是针对某个段落的,和其它段落没关系;像这样的题目解题时不需花时间去阅读其它段落。这也同时说明了了解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大意在做阅读题时的重要性。二 0 0 三年七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