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天津市北辰区朱唐庄中学肖建英 张瑞茜炼狱,然后能够升入天堂;浴火,然后能够成为凤凰;涅磐,然后能够重生;痛苦,然后能够成长。肖建英起飞的那天风雨兼程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江泽民同志提出:在中国,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领导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 (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投身民主革命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斗争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促成国共合作为民主革命鞠躬尽瘁二、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原因:概况民族危机的刺激; 受西式教育影响; 国外生活求学经历。二、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阅读下列材料1.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方法和目的而言)有何变化?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 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 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 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 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6月二、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原因: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 A.创立同盟会: 条件: 概况: 纲领: 影响: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革命团体的建立(兴中会等) 1905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 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材料一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 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 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 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 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材料三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 ,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一至三体现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其主要内容是?民族主义;民族平等,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统治。材料四 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 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材料四反映民族主义存在什么缺陷?反映了什么问题? 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通过材料四,有人得出结论,孙中山的对外政策与清政府的对外政 策没有区别,你如何认为?为什么?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是因为封建统治的腐败无 能;孙中山承认不平等条约是为了换取帝国主义不干涉中国革命, 是因为资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二、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原因: 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 A.创立同盟会 B.建立中华民国武昌起义:1911.10.10中华民国成立:1912.1.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二、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原因: 投身革命事业的概况: A.创立同盟会 B.建立中华民国 C.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3.从“旧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条件: 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旧三民主主义为指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中共的帮助材料一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 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 ;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1924俄国革命指什么?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1917年十月革命;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 材料一中造成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 主义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 族的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 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 平等。民权 主义推翻君主专制 政体,建立国 民政府,国民 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 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 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 及权利。民生 主义平均地权。 (较为空洞)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 行“耕者有其田”。认识不反帝反 帝 反满民族 平等民权由资产 阶级掌握平 民共有 普遍平等比 抽象提高节制资本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社会主义的好朋友)二、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3.从“旧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条件:国共合作的实现: 合作基础: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旧三民主主义为指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中共的帮助1924 国民党一大召开新三民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 团体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 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民主革命纲领 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 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最高纲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A、性质相同,基本内容不同 B、内容基本相同,性质不同 C、性质和内容基本相同 D、目标相同,内容不同二、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3.从“旧民主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4.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 第1阶段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大事记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 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 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 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 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同盟会;将同盟会16字纲领在 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 认识 从对清政府幻想,和平改革救中国用 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革命指导思想形成小结:孙中山的一生第2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 第2阶 段1911年武昌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 开始大事记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 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为使清帝退位,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上台 1913-1919年组织策划多起反袁与反段独裁 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如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 认识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 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屡败屡战第3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 第3阶段 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 世大事记遭遇多次失败的苦闷与彷徨 接受过苏俄(1924年后称苏联)、共产国 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 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 党,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 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 认识 超越党派界线,与时俱进,实现人生跨越 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达高潮1.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民享主义 2.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 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中国必须进行 3.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4.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 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 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5.中华民国成立后,由孙中山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 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和平建国纲领6.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 上的利益 .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 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7.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 .“知难行易”学说 8.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 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公为下天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上的讲话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 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 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 ,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 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 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 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 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 精竭虑的一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