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战国中期邹人。是 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代表 人物。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义 ,主张“以民为本”,实行 “王道仁政”来达到统一天 下的目的,提出“民为贵, 社稷(j)次之,君为轻”的 观点。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起, 指被任用田地;畎,田间小沟被举用, 被选拔筑墙用的夹板和木杵贩卖鱼和盐的人狱官海滨 市场,做买卖的地方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 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 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 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 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 用为大夫。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责任,担子这样的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受贫困之苦违背(意愿) 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 ,使他的性格 坚忍起来增加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 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 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 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 ,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 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一部分:就一系列典型事例阐述人 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经常犯错误。恒,常。过,犯过失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奋起,指有所作为。 表现于颜色吟咏叹息之气 发于声音明白,了解 (不言而) (家户晓)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入 则 无 法家 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里面, 指国内。守法度 的大臣辅佐君主的贤士指在国外如果经常,常常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 )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 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 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 )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 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 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往往会导致灭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 无法家 拂 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二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经受磨炼的益处。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 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 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死亡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三部分: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 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一段列举的六个人,其共同特 点是 。作者列举他们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 从论证角度看,它为后 面论证 “ ”提供 。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 才成就不平凡的事业逆境能使人大有作为生于忧患事实论据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在 文中的作用是 , “是人”指 。 、第二段的基本观点是 , 这一观点是从 总结出来的。从论证角度看这段属于 。过渡 上述六人及与此相似的其他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经受 各方面的艰苦磨练。 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道理论证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磨练 的益处,其中属于正面论证的是 第 句, 属于反面论证 的是第 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论证方法有 。一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正反论证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思。 曾益其所不能 。同 ,意为 。 困于心,衡于虑。同 ,意为 。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 ,意为 。 傅说举于版筑之中。同 ,人名 以动心忍性。同 ,意为 。曾增增长衡横梗塞,指不顺拂弼辅弼说悦使坚韧韧忍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 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 会。(20字以上)(4分) 答: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 们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这样 有利于我们成就一番事业;如果我们 一味追求安逸享乐,不努力学习,将 来定会一事无成。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