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教师:郁智慧 E-mail: zhihui_yu163.com2为什么进行国民收入核算? 一、使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以及民众了解 整体经济运行状况。 二、管理者借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 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及其它经济政策。 三、民众借此制定自己的消费、储蓄以 及投资决策。 四、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 决定理论!3第一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一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 二、GDP的核算方法 三、名义GDP和实际GDP 四、其他国民收入概念 五、储蓄-投资恒等式4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般一个 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 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 的市场价值的总和。5GDP定义中的重点 时间 流量概念,而非存量 地点 通常是一国地域 产品+劳务 不仅产品 最终 中间品不算 避免重复计算 市场价值 未交易的不算,地下经济不算 生产出的 新的,二手交易不算 全部 并非部分 GDP=Pi*Qi6最终品 vs 中间品 最终品:指供人们最后使用的产品。 中间品:指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 的产品。 区分最终品和中间品,主要是为了避免 重复计算。7最终品 vs 中间品A国农民生产小麦1000面粉厂生产面粉1200面包厂生产面包1500零售商出售面包1800GDP总计1800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年GDP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单位:亿元。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GDP(亿元亿元)9GDP指标的缺陷 1、非市场交易活动得不到反映(如家务劳 动、自给自足生产等),存在低估; 2、没有考虑闲暇对人们福利的影响; 3、只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没有考虑 生产该产品的社会成本,如没有考虑环境污染 对经济和民众的长期不利影响; 4、反映的只是产品的数量,而缺少其它指标 的度量,如质量等; 5、过分的追求GDP指标,可能对经济发展不 利,等等。10第一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二二、GDP的核算方法的核算方法 三、名义GDP和实际GDP 四、其他国民收入概念 五、储蓄-投资恒等式11生产法核算 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 价值增值来计量GDP。 GDP=生产各环节的增值总和生产阶段产品价值增加价值铁矿石1515生铁205钢条3010铁钉4515合计1104512支出法核算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 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来计量GDP。 GDP=本国最终产品总支出之和 产品和劳务的最终使用者:消费者、厂 商、政府和外国。 GDP=C+I+G+(X-M)13什么是投资? 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 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资本物品 vs 中间物品:中间物品在生产别的 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但资本物品在生产别的 产品过程中只是部分被消耗掉。 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被称为折旧。 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 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14投资的种类重置投资(等于折旧) 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净投资意愿存货 存货投资 非意愿存货15政府购买 vs 政府支出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G)是指各级政 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提供国 防、修建道路等的支出。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G)+转移支付(Tr)+公 债利息支出16收入法核算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 收入总和来计量GDP。 GDP=参与本国生产的要素收入之和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和 土地等。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 企业转移支付+折旧17为何计入? 1、间接税 (1)含义;由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与劳务时支付的税收。通过企业 抬高产品价格来实现。体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而非生产 者与政府的关系(本来税收是体现生产者与政府的关系的)。 (2)为何计入GDP:是消费者的购买支出,体现为市场价值。 2、企业转移支付 (1)含义:企业把自己的收入转移到社会或其他经济主体。如企 业慈善捐款,消费者呆帐。 (2)为何计入GDP:构成国民收入。 3、折旧 (1)含义:资本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2)为何计入: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于总投资中。18第一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二、GDP的核算方法 三三、名义名义GDP和实际和实际GDP 四、其他国民收入概念 五、储蓄-投资恒等式19问题提出 GDP是用货币计算出来的,当两期之间 进行比较的时候,就会出现如下问题: 是所生产的物品和提供劳务的数量发生 了变化,还是价格发生了变化?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0问题解决 1、名义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 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 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两期实际GDP在计算时价格水平是一 致的,使得两期数值有了可比性。21举例说明1982年名义GDP 1992年名义GDP 1992年实际GDP香蕉15万斤1美元 =15万美元20万斤1.5美 元=30万美元20万斤1美元 =20万美元上衣5万件40美元 =200万美元6万件50美元 =300万美元6万斤40美元 =240万美元合计215万美元330万美元260万美元22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 GDP缩减指数,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 GDP与扣除物价变动的GDP之比,即: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1, 2,3., )ii tt ii btPQGDP DeflatorinPQ= 23CPI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变 化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的商品和 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100% (1, 2,3., )ii tb ii bbPQCPIinPQ= 24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CPI25GDP Deflator vs CPI GDP缩减指数 n是无限的 包括所有生产出来的 商品和劳务 产品种类和比重不断 变化 仅包括本国的产品 CPI n是有限的 仅仅包括代表性消费 品 产品种类和比重相对 固定 还包括进口的消费品i tQi bQ26第一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二、GDP的核算方法 三、名义GDP和实际GDP 四四、其他国民收入概念其他国民收入概念 五、储蓄-投资恒等式271、国民生产总值GNP 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 国民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 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 (物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28GDP vs GNP GDP按照国土国土原则。 以国土范围国土范围为统计标准。 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居民在本国 领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 供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居 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有一部分来自外国人外国人。 GNP按照国民国民原则。 以本国公民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 指本国公民公民在本国和外国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 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居 住在外国的本国公民住在外国的本国公民。 有一部分来自国外国外。29GDP vs GNP GDP= 本国要素在国内的收入 + 外国要素在国内的收入 GNP= 本国要素在国内的收入 + 本国要素在国外的收入30举例(GDP vs GNP) 诺基亚中国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 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 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 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 为美国GDP的一部分,但却被统计为中国的 GNP。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 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 要性上升,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 出指标。31Why GDP,not GNP? 一、世界惯例:别人用,你不用,怎么比较? 二、统计难易度:人员和土地哪个会流动?哪 个统计更难? 三、如果你是企业主,要决定是否在某处投 资,你更看重当地的GDP还是当地的GNP? 四、大多数国家都吸引外资:外资是不是对当 地经济做贡献了?应不应该计入?32GDP vs GNP 面积大的国家:GDP高。 人口多的国家:GNP高。 对于中国、美国这种既面积大又人口多 的国家,GDP与GNP相差不多。 GDP和GNP的概念仅在此进行辨析,今 后本课程的其它地方,如不具体说明, 可视为一个概念。332、国民生产净值NNP 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也是扣除国 民生产总值中的折旧后的余额,即 NNP=GNP-折旧。343、国民收入NI(狭义) 一国一年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 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的总 和,即有: NI=NN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 金354、个人收入PI 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全部收入,即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 会保险税+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 利息收入+红利收入36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的去除个人所得税 及非税支付的全部收入,即 DPI=PI-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37国民生产总值(GNP)4864.3减资本消耗506.4国民生产净值(NNP)4357.9减企业间接税389.0其他0.5国民收入(NI)3963.4减公司利润328.4社会保险税444.7加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586.1利息调整184.4红利96.3个人收入(PI)4062.1减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590.3个人可支配收入(DPI)3471.8总结举例38第一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二、GDP的核算方法 三、名义GDP和实际GDP 四、其他国民收入概念 五五、储蓄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恒等式39两部门经济 只有消费者和厂商,没有税收、政府支 出及进出口贸易,且不考虑折旧和企业 间接税。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 净值=国民收入=Y40两部门经济 支出的角度:Y=C+I 收入的角度:Y=C+SC+I=Y=C+SI=S,即投资=储蓄41两部门经济 这里的储蓄和投资相等是一种事后的国 民收入会计核算,事前的计划储蓄和计 划投资不一定相等。 整个经济的储蓄等于投资,但就单个人、 单个企业、或单个部门等来讲,不一定 相等。42三部门经济 消费者、厂商和政府 支出的角度:Y=C+I+G 收入的角度:Y=C+S+TC+I+G=Y=C+S+TI+G=S+T 或 I=S+(T-G)43四部门经济 消费者、厂商、政府和对外贸易 支出的角度:Y=C+I+G+(X-M) 收入的角度:Y=C+S+T+KrC+I+G +(X-M) =Y=C+S+T+KrI+G +(X-M) =S+T+Kr 或 I=S+(T-G)+(M-X+Kr)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