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理念下的 中年段教材解读新安街道教学研究中心 谢雄龙二一二年十二月教学理念不同,教材解读的着力点 理应不同。实验版课标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 ”统一。因此解读教材要兼顾二者。实际上 ,人们更多地把功夫下在“人文性”上。2011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 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 见,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语 言文字运用”。为什么要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目标一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二是由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所决定的。三是由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需求所决定的 。 特别要注意:一、强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是丢 弃“人文性”而单腿走路。“人文性”与“工 具性”是融为一体,无法分离的。二、强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是丢 弃“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而另立炉灶, 而是二者的发展与深化;是对我们过去阅读教 学不足的弥补与强化。课改以来阅读教学的现状1.抓了字词教学(只认读理解,运用不够) 。2.抓了精彩句段的理解、品读(运用不够) 。3.重点分析文本的内容。4.大力强化“人文性”教学。阅读教学应该“走一个来回(语言文字 理解内容体会情理学习写法)”。可见 ,阅读教学只走了一半的路。原因何在?教材编写存在严重缺陷。专家引领为了“自道”偏离“正道”。教师自身缺乏主体意识。尤其对教材解读只 擦亮了一只亮眼。怎样理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1)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 获得知识或技能。(2)效法。简言之,学习就 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就是学、思、习、行( 运用)的总称。语言文字:既包括字词句段(篇)等语言元 素(材料),也包括修辞、写作等表达方法。运用:使用;利用。使用语文文字进行阅读 、表达。所以,不仅要学习语言文字元素,更要学习 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巧。关键:“知道”没有用,“会用”才是真。中年段“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目标的主要指向在抓好词句(理解、体会、积累、运用) 的基础上,着眼于“篇” ,侧重于“段”的训 练(理解、体会、积累、运用),其中 以“领 悟” 与“运用” 为重点。具体地说,三年级侧重连句成段,四年级 侧重段与段间的联系,但都必须着眼于“篇” 。再次重申:“知道”没有用,“会用”才 是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理念下的教材解读重点1.文本的核心教育价值(教师教学用书明确指出)。2.语言文字元素(识字写字、精彩词句、典型语段。教师教学用书有部分提示 )。3.运用方法技巧(语言特色、表达方式、结构特点)。4.文本表达的范式。文本的语言特色解读语言特色主要从四个方面思考: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 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刻薄、自 然、含蓄、深刻、隽永等。语言的技巧使用修辞、锤炼字词等。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 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如三上 第17课孔子拜师:“看见、想、行礼、问 、连忙说、再次行礼、说”等看似平淡的词语 文本的表达方法表达方法就是写作的方式技巧。主要包括 三点:表达方式叙述、描写(环境、细节、 正面、侧面等)、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对比、衬托、 烘托、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 渲染环境、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修辞手法、字词锤炼、 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行文思路(布局谋篇)时间、空间、 事件、逻辑。如,四上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 命桥描写两个场景来构思全文文本的结构特点文本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 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主要包括三点:句段类结构特点包括首句、末句、过 渡句,首段、末段、过渡段等。脉络类结构特点包括线索、顺序、组 材等。如三下第5课翠鸟。篇章类结构特点总分式、并列式、递 进式、对照式等。课本的缺陷:导语:只导内容、情理,既没有阅读方法的指导,更 没有写作方法的指引。几乎不像语文课本的导语。课后练习:大多是三个方面:1.阅读、积累要求;2. 思考题;3.重点词句的品析与理解。明显缺乏读、写方法 的指导类题目和读写结合的练习。语文园地:没有本单元的读、写方法小结与指导,习 作方法要求不明确、不具体,也与本组课文写法无关。教师教学用书的缺陷:教材简说(解读):侧重内容及情理分析,对语言文 字的解读要么轻描淡写、一笔代过,要么只字不提。教学重点:多数以内容分析、情感体会为重难点。教学建议:多数空洞,让人摸不着头脑。三下第1课燕子开头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 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 燕子。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 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 ,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 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 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 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 春天的赞歌。四上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开头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段: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 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第三段: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 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20世纪 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 树梨花开”来形容。第四段: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 海,第五段: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 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 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三上第27课陶罐和铁罐语言特色:简洁,准确的对话提示语。表达方式:对比,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结构特点:按事情发展为序(介绍起因对话发 展陈述结尾),即对话推进全文。教学重点:学习对话的写法。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提示语:1.以文本为范例认识提 示语;2.了解提示语的位置及标点符号;3.结合语句体 会提示语的作用;4.提供语言材料改写提示语;5.创设 对话情境运用提示语。怎样引导学习写对话:1.以文本为范例认识对话及 其作用;2.品读文本对话,体会人物内心;3.给出情境 和提示语让学生填写人物对话;4.创设情境,让学生创 写人物对话;5.试写一段以对话为主体的文章。 四上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言特色:朴实、优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寓情于景结构特点:并列式重点:学习记叙的方法(第一件事)难点:学习描写、议论、寓情于景方法(第 二部分)教学思路:1.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2.突出重点3.突破难点4.回归整体、升华认识。(连“段”成篇)三下第13课和时间赛跑语言特色:清新表达方式:用简单事例说明抽象的现象或道理结构特点:递进式(层层推进)重点、难点:用简单的事例说明抽象的现象或道理教学思路:1.读第4段,以“三个人”的情景为例,让学生在 读中比较、理解、体会“永远不会回来”。2.读6、7段,以“太阳、鸟儿”两种物的情景为例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永远不会回来”。3.读第8段,以“我”多次比赛的经历为例,在读 中理解、体会“和时间赛跑”的含义。4.进行仿写练习。仿照6、7中的任意一段,让学生 围绕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这个意思 写一段话。四下第19课生命生命语言特色:简洁朴实表达方式:小中见大、以事说理结构特点:概括具体概括重点:在一段话中写好一件事难点:所写的事能说明想说的道理教学思路:1.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与脉络。2.分段读悟,体会作者怎样把一件事写 清楚的。3.整体朗读,升华全文。(连段成篇)谢谢大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