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京海工程技术公司上海京海工程技术公司上海京海工程技术公司上海京海工程技术公司 技术审查、资料验收、技术审查、资料验收、技术审查、资料验收、技术审查、资料验收、计量管理补充文件计量管理补充文件计量管理补充文件计量管理补充文件 编制:编制:编制:编制: 审核:审核:审核:审核: 批准:批准:批准:批准: 发布日期:发布日期:发布日期:发布日期:2009-11-17 实施日期:实施日期:实施日期:实施日期:2009-11-18 目 录 监测方案编写指南 监测报告编写指南 技术审查(监测方案、报告)流程及要求 资料(监测)验收流程及要求 计量管理流程及要求 监测方案编写指南监测方案编写指南监测方案编写指南监测方案编写指南 1. 方案组成:封面+扉页+目录+正文+附图+附件。如无特殊要求,页面一般采用 A4 版。封面及扉页格式见附件(固定格式) ,不得改变格式(除内容外,字体大小间距等均不得改变) 。 2. 封面:注明项目名称、单位名称。 3. 扉页:其中方案名称应与封面一致,人员名字应手签。审批人为公司总工、副总工或公司其它授权的技术主管,并应同时签发审批表;审核人为相关技术主管或其它授权校核人员。日期应与报批实际时间相对应,且应在工程开工前。公司名称处盖公司设计章。 4. 目录:采用 WORD/插入/引用链接自动生成目录,含有连续页码且正文第一页编为第 1 页(封面、扉页、目录页不设页码) ,章节号最多不超过三级(且需按 1/1.1/1.1.1 的章节号编排) 。参见附件参考格式,但一级章节号内容不得变更。 5. 正文格式及内容要求 凡涉及轨道交通线路的,一律写*(数字,不加字母)号线,写明具体的车站或区间工点,一般不需写标段号。注意与封面统一。 正文页面设置采用纵向页面,横向排版,不分栏。页边距设置上 2.54cm,下2.54cm,左 3.17cm,右 3.17cm。正文内所有表格、图表的边界注意与页面左右边界对齐,不要超出或短于页面边界线。且所有表格、图表(小插图除外)需进行统一顺序编号并应有表名、图名。 正文章节号采用三号(一级)或四号(二级、三级)宋体并加粗,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所有正文行间距为 1.5 倍。章节号段落前后各设 1 行间距,正文段落前后均设 0 行间距。所用字符间距按正常间距,不得加宽或紧缩。 正文需设置页眉页脚,页眉用小五号宋体,注明项目方案名称(左对齐) ,注明页码(第 页共 页,总页数指正文总页数,右对齐) ;页脚用小五号宋体注明单位名称(右对齐) 。正文应连续编页码。 全文应注意中英文标点的区别,正文内容不要出现过多空行。 正文不要出现和章节号相同的序号,并需注意常规序号的层级。 正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可根据项目实际,一般不得缺项或降低要求) : 1)工程概况 a) 工程简况应明确工程地理位置,建筑概况,建设、设计单位及监测委托单位等基本信息。 b) 周边环境应明确周边影响范围内的主要建(构)筑物和主要管线分布情况,重要保护对象需明确其基础情况、到基坑的最小距离等关键数据。 c)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应按勘察报告揭示明确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是否含有粉质砂土等不良地层分布情况,注明施工区域有无暗浜及其它地下障碍物存在,基坑所处区域承压水(包含微承压水)的分布及水头情况等。必要时将有关重要的图表附在附件中。 d) 基坑围护应明确基坑支护形式、开挖深度、土体加固范围等,同时简要说明基坑施工采取的大致施工工艺及方法、流程等。 e) 明确基坑(监测)等级。 f) 如有分区的,应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分别说明。 2)方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a) 依据现行规范(见附件) ,还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编制方案,当设计要求与规范不一致时应遵守从严要求。可以向施工方或设计索取设计说明。 b) 应对监测方案编制、监测点布置的基本原则予以阐述。 3)监测目的 应对监测工作的要达到的目的、通过监测手段可能解决的主要问题予以说明。 4)监测项目内容 应对监测方案拟设置的监测项目内容予以说明,可以按照基坑围护体系监测、周边环境监测分类。注意顺序,后文测点布置应对应按此处先后顺序编排。 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 应对监测基准点的布设进行筹划描述。 应对各监测项目监测点(孔)的布设基本原则、具体埋设方法予以说明。同时应结合现场实际的可操作性,对测点(孔)的埋设位置及数量等进行描述。除非特别要求或特殊保护对象、特殊施工工艺等,一般情况下应考虑经济原则,测点布置以满足规范及技术要求为准。如有特殊要求的应注明特殊要求具体内容。 应对监测点的保护措施予以说明。 测点数量应与图纸相对应,测点代号应统一: D-地表沉降 J-建筑物沉降 Q-墙体测斜 T-土体测斜 W-墙顶水平位移 QC-墙顶沉降 SW-坑外地表水位 ZL-支撑轴力 LZ-立柱隆沉 H-基坑回弹 F-分层沉降 MQ-煤气管线沉降 JS-上水管线沉降 DL-电力电缆管线沉降 SH-上话管线沉降 DX-信息管线沉降 WS-污水管线沉降 YS-雨水管线沉降 KY-孔隙水压力 TY-土压力 GJ-钢筋应力 LB-楼板应力 其它监测内容另列。 各项目要注意保持测点编号的唯一性,不得重复出现。特别是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施工期间测点编号要统一编号。 对于一组剖面监测点,每组应有唯一组(孔)编号,具体测点在组号后加-及后缀数字,并需按由浅而深或由近而远的原则编号。 6)监测技术方法 应对拟采用的监测实施技术方法进行说明, 注意满足现行规范或行业部门技术要求,且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同时,需尤其对监测点初始值的测量、监测基本计算方法等予以描述。 7)监测报警 根据规范、设计要求或主管部门要求明确各监测项目报警值。对暂无法确定的可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提建议报警值,请设计部门认可。报警值采用变化速率报警、 累计量报警进行双重控制。 对每个确定的监测项目, 不得出现选择性报警值。 对如一旦达到报警值,报警的方法、措施、流程等应有所说明。 8)监测频率及资料整理提交 应根据已经确定的基坑安全等级和监测等级来确定施工监测频率。 需具体细化到每个监测项目对应的具体不同施工阶段的监测频率。 方案中应明确在出现报警或险情的情况下,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密监测频率;在变形相对稳定期间征得相关单位的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可调低监测频率。 明确资料整理的基本方法,资料提交的类别、内容、对象、时间节点、签收等。 9)监测仪器设备 对拟采用的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性能指标等列表描述。其中仪器性能指标指仪器标称精度或分辨率。对仪器的计量检定进行简单描述。 10) 监测项目人员组成 参加项目的人员姓名及资质, 至少需列出项目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等, 列表。 11) 监测项目的管理 质量、安全等必要的管理措施。 12) 风险点与监测应急措施 方案应该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和其它掌握的资料, 对工程可能出现的主要风险做出预估,并列出相对应的措施。 6. 附图 需附监测点布置平面示意图, 条件具备时将基坑围护体系监测与周边环境监测落在同一图纸上, 如图形容量较大等特殊原因可将基坑围护体系监测与周边环境监测分为不同图纸,但都需标明围护实际位置且需采用统一参照标准。 情况较为复杂的可以出专项测点图或局部放大图, 剖面结构复杂的应出剖面布置图,并明确有关尺寸标注。 图纸需采用统一的标准图框(见附件) ,可以缩放(A3,A4 等) ,但不得改变纵横比例。图纸需有测点图例(注明测点样式及代号) ,所有文字、测点等大小清晰可见。图框中会签栏编制、审核、审批等应由相关负责人签字,不允许空着。 图纸需标明指北针并按实际图示的方向。 图纸文件建议采用 AUTOCAD2004 版。 上海市轨道交通号线站上海市轨道交通号线站上海市轨道交通号线站上海市轨道交通号线站施工施工施工施工 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 上海市轨道交通号线站施工 基坑监测方案 编 写: 审 核: 审 批: 上海京海工程技术公司 2009 年 11 月 目 录 *施工基坑监测方案 第*页共*页 上海京海工程技术公司 (正文页面格式) 本车站总净长 185m(外包总长 187.8m) ,标准段净宽 17.60m(标准段总宽20.00m) ,为地下两层 10m 宽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两端各布置新风、排风、活塞风风井及其风道,共设置 3 个出入口。消防人员专用通道与 1 号出入口合建。 本车站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围护。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 15.407m,采用800mm 厚地下墙, 墙深 28m。 端头井处基坑深度约为 17.496m, 采用 800mm厚地下连续墙,墙深 30.8m。车站主体内部结构为框架,墙板受力体系,标准段底板厚 900mm;中板厚 400mm;顶板厚 800mm。车站竖向分别设置 4 道(标准段) 、5 道(端头井)支撑,除第一道支撑为砼支撑外,其余均为钢管支撑。 本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车站主体基坑等级为二级。 施工监测常用施工监测常用施工监测常用施工监测常用有关规范、规程、有关规范、规程、有关规范、规程、有关规范、规程、标准标准标准标准等技术资料表等技术资料表等技术资料表等技术资料表 序号名 称 代号(编号) 适用监测范围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基坑监测 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基坑监测 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7-2006 监测/等级水准测 量 4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监测/工程测量 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 监测/轨道交通工 程测量 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 建筑物变形监测 7 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上海基坑监测 8 上海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 DBJ08-61-97 上海基坑监测 9 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GJ08-37-2002 上海基坑监测 10 上海市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DG/TJ08-2001-2006 上海基坑监测 11 上海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 SZ-08-2000 上海地铁基坑监测 12 上海市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 技术规程 DG/TJ08-2041-2008 上海地铁盾构区间 监测 13 上海市 旁通道冻结法技术规程 DG/TJ08-902-2006 上海地铁旁通道监 测 14 上海市顶管工程施工规程 DG/TJ08-2049-2008 上海顶管工程监测 15 上海市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 DG/TJ08-236-2006 上海市政地下工程 监测 备注:请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适用范围选用上述适用规范。 请注意标准的先后顺序,即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先母规 范、后子规范顺序引用编排。监测报告监测报告监测报告监测报告编写指南编写指南编写指南编写指南 1. 报告组成:封面+目录+正文+附图+附件。如无特殊要求,页面一般采用 A4版。封面格式见附件(固定格式) ,无特殊要求的不改变格式(除内容外,字体大小间距等均不得改变) 。 2. 封面:注明项目名称、报告编号、委托单位、正文页数。项目名称与方案一致,报告编号由验收部门统一编号,委托单位与合同委托方名称一致,正文页数指除封面、目录、附件外的总页数,正文应连续编页码。封面“监测单位”和报告正文最后一页“监测单位”处盖报告章,封面上端空白处盖计量认证印章及能力评估印章。 3. 目录:采用 WORD/插入/引用链接自动生成目录,含有连续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