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析(L_Edition) 内囊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由大脑皮质 投射纤维和皮质下各中枢上行纤维集中通过的区域, 可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 内囊出血出现囊性偏瘫时,对侧上、下肢出现痉挛性 瘫,肌张力和腱反射增强;伸舌时,偏向对侧,对侧 下部面肌瘫,对侧感觉障碍,本体感觉消失,触觉比 温度觉受损害重,痛觉正常;由于视辐射受损伤,因 此,出现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 内囊损伤时,患者可出现对侧半身浅、深感觉丧失 (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半身痉挛性瘫痪(皮质脊 髓束、皮质核束受损);伤侧视野的鼻侧偏盲和健侧 视野的颞侧偏盲(视辐射受损),即所谓的“三偏 症”。 海绵窦: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为硬脑膜两层间的不规则腔 隙,形似海绵而得名。 海绵窦前端借眼静脉与面部浅静脉交通,向下借卵圆 孔与翼静脉相通,故面部感染可蔓延至海绵窦。蝶窦 与海绵窦之间仅借薄骨板相隔,故蝶窦炎可致海绵窦 炎或血栓形成。若通过海绵窦内和窦壁的神经受损, 则出现神经痛、眼肌瘫痪、眼睑下垂等症状。海绵窦 向后与斜坡上的基底静脉丛相通,基底丛向下与椎内 静脉丛相通,而椎内静脉丛又与腔静脉系交通,故 腹、盆部的感染可经此途径进入颅内。 腮腺腮腺 形态不规则,分浅部和深部。浅部呈三角形,上达颧 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 1/3 的浅面,后续腺的 深部。深部伸入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下颌窝 内。 腮腺管自腮腺前部发出,在颧弓下方一横指处,横过 咬肌前缘向内斜穿硖肌,开口于上阖第 2 磨牙相对的 峡黏膜上的腮腺管乳头。 空肠和回肠的区分空肠和回肠的区分 空回肠无明显分界,但空肠占空回肠全长的近端 2/5,占据腹腔的左上部;回肠占空回肠全长远端 3/5,位于腹腔右下部,部分位于盆腔内。 外观上,空肠管径较粗,管壁较厚,血管较多,颜色 较红;而回肠管径较细,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颜色 较浅。此外,肠系膜的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变厚,脂肪 含量越来越多。空回肠肠系膜内血管的分布也有区 别,空肠的直血管较回肠长,回肠的动脉弓的数量 多,而空肠的动脉弓级数少。 孤立淋巴滤泡分散于空回肠黏膜内,集合淋巴滤泡基 本上只分散于回肠下部。 试述侧脑室的脑脊液回流至左心室的具体循环途径。试述侧脑室的脑脊液回流至左心室的具体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的脑脊液左右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 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左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 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左右颈内静脉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 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其分支左右肺毛细血 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 脑脑脊液产生及其回流途径?脊液产生及其回流途径?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左右室间孔流入第 三脑室,向下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经第四脑 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最后经蛛网 膜粒渗入上矢状窦,继而汇入颈内静脉并回流至心 脏。 试述口服雌激素经何器官及具体的血循环途径到达子 宫? 雌激素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小肠毛细血 管小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血窦肝静 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毛细 血管左右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 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左右髂内动 脉左右子宫动脉子宫。 详细描述舌咽神经主干的行程、纤维成分、相连的核详细描述舌咽神经主干的行程、纤维成分、相连的核 团、主要分支的分布及性质。团、主要分支的分布及性质。 (1)主干的行程:舌咽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在颈内 动、静脉之间下行。 (2)纤维成分及相连的核团:1.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 于疑核,支配茎突咽肌 2.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下 泌延核,支配腮腺的分泌 3.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终于 孤束核,传导咽、舌后 1/3、咽鼓管和鼓 4.室、颈动 脉窦、颈动脉小球等的黏膜感觉。 (3)主要分支及分布: 1.舌支:分布到舌后 1/3 的黏膜与味蕾,管理一般内脏 感觉和味觉 2.咽支:分布到咽壁,管理咽肌的运动与咽黏膜的感觉 3.鼓室神经:分布到腮腺,管理腮腺的分泌 4.颈动脉 窦支:分布到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管理一般内脏感 觉。 输尿管:输尿管:腹部、盆部、壁内部。 输精管:输精管: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沟部、盆部。 输卵管:输卵管:输卵管漏斗、输卵管壶腹、输卵管峡、子宫 部。 男性尿道男性尿道 3 3 膨大:膨大: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尿道舟状 窝。 男性尿道男性尿道分为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 精索精索内主要有输精管、睾丸血管、神经丛、淋巴管和 腹膜鞘突的残余。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析(L_Edition) 混合性脑神经:混合性脑神经:5 7 9 10 颈外动脉主要分支:颈外动脉主要分支:甲状腺上、舌、面、颞浅、上 颌、枕、耳后、咽升。 颈丛颈丛(枕小、耳大、颈横、锁骨上、膈) 臂丛臂丛(腋、肌皮、正中、尺、桡) 骶丛骶丛(臂上、臂下、股后皮、阴部、坐骨) 间脑:间脑: 背侧丘脑:背侧丘脑: 后丘脑:后丘脑:内外侧膝状体 上丘脑:上丘脑:松果体、缰三角、丘脑髓纹 底丘脑:底丘脑: 下丘脑:下丘脑:视上核、视旁核(催产素)、漏斗核、视交叉 上核、乳头体核 翼点: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构 成 H 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胆囊三角: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 区域。 胸骨角:胸骨角:胸骨柄和体连接处略为向前突,称为胸骨 角,两侧平对第 2 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静脉角: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两 静脉汇合部为静脉角。胸导管注入左静脉角,右淋巴 导管注入右静脉角。 麦氏点:麦氏点:右髂前上棘和脐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 声门裂:声门裂: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 为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颅囱:颅囱:新生儿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与骨之间的 间隙由结缔组织膜封闭,在多骨相交部位结缔组织膜 较大称颅囱。 咽峡: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 围成,它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也是口腔与咽的分 界。 肝门:肝门:在肝的脏面的横沟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 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以及神经和淋巴管进出 的部位,称肝门。 肺门:肺门:在肺的纵隔面(内侧面)中部有一长圆的凹 陷,称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神经进出肺的 部位。 肾门:肾门:位于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有肾的血管、淋巴 管、神经、肾盂通过。 肾区:肾区:在腰背部,肾门的体表投影点在竖脊肌外缘与 第 12 肋的夹角处,称肾区。 膀胱三角:膀胱三角:在膀胱底内面,有一由两个输尿管口和尿 道内口形成的三角区,此处膀胱黏膜和肌层紧密连 接,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 保持平滑,称膀胱三角。 颈动脉窦: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膨大部 分。 乳糜池:乳糜池:于第 1 腰椎前方,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 形成膨大的胸导管起始部,称之为乳糜池。 灰质灰质/ /皮质:皮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 的聚集部位,因其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上色暗,故 称灰质。分布于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皮质。 白质白质/ /髓质:髓质:指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集聚的部 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而色泽白亮故称白质。位于大脑 和小脑的皮质深面的白质称髓质。 神经核: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 胞体集聚处称神经核。 神经节: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 胞体集聚处称神经节。 纤维束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 同的神经纤维聚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神经: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集聚在一起呈条索 状称为神经。 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在某些中枢部,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其 间散布有大小不一的神经元胞体,称为网状结构。 Copyright 2008 - 2010 huzhoupanliang.All Rights Reserved. Leon Pan 版权所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