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题目类型 及复习方法中考真题(2008年广东)v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 是( )( )(4分)v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素湍绿潭,回清 倒影v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经纶世务者,窥 谷忘反vC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夫大国,难测也v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 何间焉中考真题(2008年广东)v愚公移山 列子v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v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v10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 持者众,其家人“_”,其妻“_”,甚至 邻人之遗男也“_”;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 ,智叟就“_”。(用原文填空)(4分)v11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 什么。(4分)中考真题(2009年广东)v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4分)v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博古通今 B.有朋自远方来/今齐地方千里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 席中考真题(2009年广东)v桃花源记 陶渊明v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v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v10.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v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 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 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 来寻找时还是“”。v11.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 作者向往的是:(1);(2) ;(3)。(3分)中考真题(2010年广东)v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 两项是(4分)vA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vB渔人甚异之/或异二者之为v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玉盘珍羞直万钱vD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中考真题(2010年广东)v三峡 郦道元v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v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v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 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 句填空)(2分)v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分)选择题出题规律1.选择题考查的都是一词多义。 2.考查的都是实词。 3.这些词大多在课本的注释中都能找到的常见 词。 4.应注意考的是“不同”还是“相同”。解题思路:v1.应注意背诵课本中实词的注释。v2.应及时总结在不同课文中出现的相同的字 词。v3.运用排除法答题。v4.一定要把四个选项全部看完再答题。中考真题(2010年广东)v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 两项是(4分)( A )(D)vA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vB渔人甚异之/或异二者之为v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玉盘珍羞直万钱vD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阅读题出题规律v1.都是三道题:句子翻译、文章内容、 问答题。v2.问答题所问内容都较基础,问得也较 为直接。解题思路v1、针对句子翻译题,应留意课本注释中有整 句翻译的句子。v2、要全面理解文章内容。v3、背诵名句名段名篇 v4、积累实词熟悉句式v5、准确把握每篇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无需挖 得过深。中考真题(2008年广东)v愚公移山 列子v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v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v10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 持者众,其家人“_”,其妻“_”,甚至 邻人之遗男也“_”;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 ,智叟就“_”。(用原文填空)(4分)v11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 什么。(4分)参考答案v9靠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 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 怎么样呢?v10杂然相许 献疑 跳往助之 笑而止 之v11不畏艰难,坚持不懈中考真题(2009年广东)v桃花源记 陶渊明v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v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v10.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v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 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 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 来寻找时还是“”。v11.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 作者向往的是:(1);(2) ;(3)。(3分)参考答案v9.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 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v10.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 ,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 百里挑一了。v11.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 );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 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 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中考真题(2010年广东)v三峡 郦道元v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v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v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 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 句填空)(2分)v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分)参考答案v9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 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 太阳和月亮。v10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分)素湍绿潭回清 倒影(1分)v11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 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 特点。(答对l点得1分,全对得3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