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3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5页 / 共53页
第6页 / 共53页
第7页 / 共53页
第8页 / 共53页
第9页 / 共53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 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 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 19811990 ):实现GNP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 199120世纪末):使GNP再增 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 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实现现代化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讨 论:根据你个人的调查,以及和同 学们的交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 现在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主要从衣、食 、住、行、用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 增强。 2、总体小康的的不足等级低收入中下收入中上收入高收入人均GDP (美元)低于 975 976- 38553856- 1190511906 以上(注:以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划分标准为依据)2009年,我国GDP以5.2万亿居世界第二 位,但人均GDP 仅3678 美元,排名第100位 ,卢森堡以104512 美元排名第一。与世界水 平相比,我国仍属中下等收入国家。我国的总体小康我国的总体小康是是低水平的小康低水平的小康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到37%和43%(40-50%为小康;30-40%属 于相对富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 数为23550万人,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我国 目前的小康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 、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在经济 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 坏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的总体小康我国的总体小康是是不全面不全面的小康的小康2009年,人 均GDP东部沿海 发达地区远远高 于中西部一些落 后地区,上海市 人均GDP达 11320.41美元, 湖南省2837.92 美元,最低的贵 州省1350.98美 元苗家人的学校上海市的小学我国的总体小康我国的总体小康是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的小康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 平 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 2 我国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3 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总目标:要在本 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 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 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 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发 展 比 较 平 衡 的 小 康更全面的小康为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而奋斗 全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九 大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 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 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 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更加牢固。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低水平低标准,人 均GDP只有1000多美元较高标准,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不全面,偏重于物质 消费的小康。更全面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环 境全面发展的小康。发展很不平衡地区 、城乡、不同收入群 体之间,发展水平存 在较大差异缩小地区、城乡各阶 层的差距,惠及十几 亿人口标 准生活质量社会发展 状态(2)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本世纪头二十年不 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1)当前总体小康的不足4.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原因引思明理领悟经济观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 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约36万亿元人 民币,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的经济 总量将从目前的世界第6位,提高到 第 3 位,仅 次于美、日两国。n 目前我国有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的温饱, 城镇尚有1800万人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 之下。未来510年全国每年新增适龄劳动 力人口至少1000万,目前尚有1400万城镇下 岗人员和1.5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通 过20年的努力,城乡建立起一个财力雄厚 、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就 业,控制基尼系数,使人们达到殷实的小 康。思考: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什么?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世界每亿美元GDP能源消耗量(万 吨标准煤当量)世界平均4.704.48 中国平均35.9815.11 高收入国家3.452.90思考: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 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就业、社会保障)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总体小康的成就(微观 宏观) 总体小康的特点 全面小康的目标具体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自主探究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四点)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怎么办?五 点)看谁找得准、记得多、效果好猛兽搬的洪水!沙尘暴又来了!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其后果白色污染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被称 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 。但是GDP远非“完美”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GDP,更不能反映出人类为经济增长而付出的代价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 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1)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其后果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自主探究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四点)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怎么办?五 点)看谁找得准、记得多、效果好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1)片面的经济发展及其后果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2)核心是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第一要义是发展(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 想。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中国政府怎样 避险,如何应对?备受海内外瞩目。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一次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也就成了重要的观察窗口。 根据中国政府网的资料显示,从2008年11月5日到今年6月17日国务院常 务会议共召开了39次。 梳理3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个个议题、一项项决策,可以清晰地看 到:党中央、国务院面对经济生活面临的复杂局面,精确把握中国经济自身发 展阶段和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果断地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决策部署,使 中国继续踏出稳健的前进步伐。 从3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和决策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 展全局,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注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经济平 稳较快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精心运筹危机下 “国计民生”的中心主题,也是贯穿3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条中心红线。 (1)第一要义是发展n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 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见第四课 P30 )n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 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见P87)百姓从政府哪些措施中受益?(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n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 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 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n全面 发展n协调 发展n可持续 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 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 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十个统筹自主探究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为什么?)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四点)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怎么办?五 点)看谁找得准、记得多、效果好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关键)(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 任务)(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本国策)(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去年底中央为应对金融海啸 ,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令 中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 材料中哪些措施促进了我国经 济又好又快发展?措施1: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建设创 新型国家措施3:统筹城乡发 展,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措施4:加强能源资源节 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 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好“三农”问题,事 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道路:高产、高效、优质 、生态、安全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 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09年的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 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 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 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 务,放宽中小城市和 城镇户籍限制。 n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 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品牌。n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DVD等产品的产量居世 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我国企业不得不将 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 外专利持有者。缺乏自主品牌,缺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但不是一个制造业的强国 。措施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些信息给我们: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 特色自主创新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 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n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n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n统筹人和自然协调发 展,增强可持续发展 能力。措施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实施区域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 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2009年12月5日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 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 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 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 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