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生活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本课考点 (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二、考向 1本课内容在高考中的考查多以选择题为主,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等,都以背景材料的 方式呈现。 2复习中应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特别关注生活 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事例。另外,关于坚持 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知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学会用该知识点分析国家打击民族分裂势力 和“黑恶”势力的原因及意义。三、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是政治生活的起点。 (1)全书的主线是: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 民服务的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 治制度)当代国际社会。 (2)从知识内在联系看,本单元有关国家性质 的内容是全书的统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 决定: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决定: 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人权)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要接受人民的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发展对外关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考点分析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 考点1 国家及国家性质 (1)国家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 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 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对国家性质的认识 A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 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全民的、超阶级的国家 是不存在的。 B国家性质即国体。决定国家性质的是统治 阶级的阶级性质。 例1:(高考政治上海卷)恩格斯把历史上存 在过的国家分为三种类型,“在古代是占有奴隶 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 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恩格斯划分 国家的依据是:A国家政权的朝代特征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 D国家政权的职能类型(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 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家性质即我国的国体。我国的政体是什么?考点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本质是公 民当家作主吗?)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 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 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注意:公民与人民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公民是法律 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第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 。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和 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仍属于公民。思考: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就是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是指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其特点在于它具有 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 实性。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 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 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 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 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反映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思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 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 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 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8分) 国家要完善法律法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等政治制度,为人民当 家作主提供制度、法律的保障; 政府要切实履行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 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 物质基础;(2分) 广大人民群众要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积 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发挥在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 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内部动力;(2分) 社会舆论、新闻媒介要加强舆论监督,在推动 人民当家作主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2分)例2:(2011高考江苏卷13)2011年4月,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 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 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 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4)我国专政的特点:新型的专政。 A: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专政的职能 ,人民民主专政也不例外。 B:我国的专政是新型的专政,是对极少数敌人 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内容: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 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 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 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民主与专政的含义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一方面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 适用于人民(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 敌对势力( 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 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 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注意:民主是一种制度,阶级性是它的本质属 性。任何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任何国家都有专政的职能。考点3:我国关于人权的基本观点 (1)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人权;保护 和促进人权必须人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两环 节入手。 (2)社会主义人权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权利永 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实现人 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是错误的。人权泛指人按其 本质应该平等享有的权利。主权与人权的关系是:主 权是人权的基础,人权是主权的体现。没有国家主权 ,人权必然会失去基础和保障。 (4)社会主义人权的实现具有真实性。社会主义不是 形式上宣布权利和自由,而是让人民能真正享有权利 和自由。社会主义人权的内容具有广泛性,人民群众 能够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种族等各方面的 平等权利。考点4、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为什么必 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 要性 )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A、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 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 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 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等等。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 (一)、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和谐统 一的新型关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赋予公 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规定公民履行应尽的政治 性义务。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注意:A、权利和义务都是法定的,不存在扩大与缩小 的问题,只存在有或没有的问题。B、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C、都是法律规定的,要依法行使。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 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 权利和自由。 (2)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含义: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公民选举国家 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 权利 B:选民资格:一是年龄条件,必须年满18周岁;二是 政治条件,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三是 精神状态,必须具有正常的精神状态,能独立地表达 个人意志。 C:地位: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 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 的基础和标志。(重要、切记!)政治自由 A: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B:重要性: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 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 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C:自由是相对的,是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 权利监督权 A:含义: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 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B:内容: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对工作人员 的错误、过失批评教育要求改正);检举权( 对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举报);申诉权和 控告权(因工作人员的过错、违法行为给当事 人或家属造成伤害而申诉和控告)。3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含义: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 应承担的责任。 (2)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 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 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 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 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的义务。 思考: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加强民族团 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 的责任”的依据。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加强民族团结,不 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的依据。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要坚 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 政府职能;(2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维护国家统一和 民族团结的政治性义务;(2分)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 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2分)(其他答案,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 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 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 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 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 前一律平等。” 这项原则表明,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 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A: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表现 在:公民虽然在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 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 住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别,但在享有权利与履行 义务方面一律平等。B: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表现在: a: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国家在保 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 b: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 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温馨提醒:1)、平等享有的权利是一样的,不 是平均。 2)我国公民在立法上是不平等的。因为公民与 人民不同,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它 不能体现敌对分子的意志。(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 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 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 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