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持人的个性 以张越为例n“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 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 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 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n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的各种表现,如语言 、表情、体态语等,无不体现着主持人的 个性特色。个性化是电视分众时代的需要 ,只有具有独特个性风格的节目主持人, 才能对观众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从而达到 节目的传播目的。 n张越不像其他主持人那样有着甜美的笑容 、苗条的身材,受过严格的播音训练,可 她非常受欢迎。n半边天:张越访谈是中央电视台收视 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她本人是观众最喜欢 的主持人之一,她还获得了播音界最高荣 誉“金话筒”奖。亲切、平和、机智,以及 与众多女主持人相比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对平民生活的热切关注,是张越成功的 重要原因。 张越简介:n在俊男靓女如云的 主持人队伍中,胖 胖的张越可算是个 另类,但就是她 坐在镜头前最自 信、最从容,用妙 趣横生的语言表达 一种快乐健康的生 活态度。 n险些因胖而自闭张越1965年出生在北京 一个普通家庭,随着年龄的 增长,肥胖的张越成了别人 取笑和同学欺负的对象,一 种自卑的心理慢慢滋生起来 。 这样的心理一直困扰着 少年时的张越。直到大学快 毕业时,她才有所转变。随 着读书的增多,张越开始明 白,肥胖并没有错,她跟任 何人一样都是一个健康的人 ,有正常思维的人,当然也 就有展示自己、塑造自己的 权利。n大着嗓门进央视 从此张越穿起了自己想 穿的各种颜色跳跃的时尚 衣服,开始与人交往,甚 至用自信的大嗓门说话 1988年张越从首都师 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她当 上了一名中专语文教师。 由于对文学的爱好,张越 立志要做一个伟大的作家 。每天3小时的课程外,她 把空余的时间大量地投入 到阅读中外名著和勤奋笔 耕中去,并不时有作品见 诸报端。后被央视选中写 作小品,并取得观众广泛 认同。 n滔滔不绝讲三年一次,张越跟半边天节目的几个编导 聊天,得知半边天周末版新开了一个栏目叫 梦想成真,可以帮助一些女孩实现一天的梦 想。但编导们苦恼地发现,很多女孩的梦想都是 当模特、歌星,几期做下来一点新意也没有。而 张越说出的梦想却让编导们眼睛一亮:她想当厨 子。这下乐坏了导演,与张越一拍即合,南下苏 州松鹤楼,拜师学做淮扬菜,张越松弛灵气的表 演出尽了风头。如果说,从普通的一员能出现在央视的银屏 上让张越意外的话,张越在随后的连续四期中被 节目组邀请做嘉宾主持让她感到惊喜了。相隔一 个月后,中央台的领导竟请张越做半边天节 目的主持人!n一只“丑小鸭”竟干上了被人羡慕及关注的职业,这 时的张越已完全克服了自卑心理,她变得越来越自 信、越来越美丽了。节目中她口若悬河、咄咄逼人 ,机智幽默的对白常引得所有的观众哄堂大笑。张 越的这种创新的主持风格使半边天的收视率直 线上升。而且张越也始终没有放弃学习,这样的工 作与学习使她快速成长,并不断地从知识中汲取内 心的力量n 张越开始拓展思路创新半边天节目,她不 仅只局限在录音棚里,还走街串巷进入老百姓的生 活里,去寻找观众最为喜欢的热点,去寻找社会中 成功女士的新理念。她与名人明星交流、与专家学 者讨论、与普通百姓争论家庭琐事。今天谈做饭、 明天说香水、后天侃就业、大后天聊女性主义 在很短的时间内,张越火速地蹿红了起来。n 张越就这样滔滔不绝了三年,这三年里她让自 己不断用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与工作,并渐渐找到 了自己的位置。n自由自在生活才健康 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 她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 的看法。她觉得重复之前的 路,毫无新意,也会让观众 越来越麻木与乏味。1998年 的一天,张越突然宣布了一 个令大家意外的决定离 开半边天,开始她向往 的“自由生活”,寻找与生活 新的契合点。张越开始用批评的眼光 反视自己,审视声名与事业 、人情与爱情、男人和女人 从1998年到2000年,张 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 习并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性思 考。两年的时间让她放弃了 心理上的优越感,慢慢地贴 近具体的生活。n2001年初,张越进入一档目光完全朝向人生的寻常人访谈 。张越随着访谈栏目组一起,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寻常人家 :工人、农民、乞丐、流浪者、患者、残疾人接触到 社会基层的人越多,她就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越多。甚 至一度,张越对自己还能否做好一档全新的谈话节目都感 到有些胆怯和恐惧,而这恰恰是她从前那种自信所根本没 有过的。因为好奇和敬畏越深,张越尽可能地走进人们的 内心深处。因此尽管过去曾经的优越高傲在张越的访谈之 初轰然倒塌,可一种更结实的自信却在她心里悄悄建立起 来。n 张越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意见,慢 慢将性格锻炼成个性。近三年坚持下来,过去那个曾手舞 足蹈、高谈阔论的张越不见了,今天的张越姿态愈发趋向 淡泊,言谈当中的尖利与修饰也越来越少,很显然,她的 主持风格已经在了解普通人的访谈过程中得到脱胎换骨的 蜕变。就这样,观众记住并喜欢上这个机智、泼辣、简练 、文韬武略、伶牙俐齿、直奔主题的主持人,这个不断张 扬个性、另类潇洒的精彩女人张越。n宁可辞职,决不减肥在几乎清一色帅哥靓女 组成的主持人阵营中,张越 这个形象可以说绝无仅有, 但张越却以自身的另类及优 雅体现着不凡的人生价值。 曾经一位网友给张越出了一 道难题:“如果有一天领导非 要你减肥,而且留长头发, 这是命令,你会怎么办?”张 越的回答很简洁,只有两字 辞职。好在,这是一个 需要头脑和风格的时代,唯 有个性,只有个性,才能区 别于众,才能在激烈的竞争 中立起来! 主持人个性化的重要性 n(1)、符合节目的风格定位和市场定位, 达到节目最根本的传播目的。张越给观众的感觉就像邻家大姐,亲切大方、 幽默自然、热情善良,把生活中普通的小事也描绘得 有声有色,这特别符合半边天节目的受众定位。 张越做过教师,知道如何抓住受众心理,她做过自由 撰稿人,为很多小品、电视剧做过编剧,她懂得不同 的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行为和心理状态。而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张越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使她在节目中如鱼得水。n(2)、个性魅力是主持人的立足之本,体现 主持人的价值与生命,形成节目的品牌效应没有个性的主持人无法在众多的主持人中 脱颖而出,无法用自己的独特魅力留下观众。张越初做半边天主持人时,风格极为 独特,肥胖、大眼镜、主持时口若悬河,与专 家学者、名人明星谈话、讨论、争论、辩论。 因为张越的独特,观众记住了主持人,也记住 了半边天,形成了两个品牌。n(3)、主持人的个性化,为中国播音主持事 业注入了新的理念,也促进了中国播音员主持 人的多元化长期以来,关于主持人的定位,人们形成 了固有观念:端正大方,着装正统,普通话标 准,咬字清晰,传达信息准确无误。而张越等 一些另类主持人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节目主 持人的传统定位,给中国播音主持事业吹进了 一丝别样的春风。主持人可以不漂亮,主持人 也可以不正襟危坐,但主持人要真诚、深刻、 敬业。 怎样做到主持的个性化n (1)、节目主持人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这是主持人立身的首要条件,然后才能谈到怎 么做到个性化张越曾说:“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怎么 做人。不论是做主持人,还是做其他任何工作 ,说到底都要先学会做人。你的品质、气度、 阅历,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来,这是装不了 假的。” n (2)、注意文化积淀,做有“头脑”的 主持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就必须 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构架。受众的文化 水平不断提高,主持人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 识,做到精、深、博,既是“杂家”又是“专家” 。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张越可以和众多领域的专 家对话。她和于丹谈孔子,探讨人生,和马未 都对话,研究古董,和钱文忠品味玄奘精神。n(3)、找准节目定位,确定主持风格主持人离不开他所主持的节目,主持人的 风格,必须与节目定位、节目风格相一致。 半边天“是中国弘扬男女平等的一面重要旗 帜,是用社会性别视角观察社会、分析人生并 以女性为主要报道对象的电视栏目”。张越访 谈的目的是为嘉宾提供一个倾诉精神困惑和抒 发情感的平台。n (4)、找准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扬长避 短张越的优势就在于敏锐的观察能力、清晰 的表达能力、敏捷的应变能力、观察社会的独 特视角,分析问题鞭辟入里,给广大观众朋友 以情感上的慰藉和理智上的疏导。 追求主持个性化的误区n (1)、盲目追求个性化,忽视了节目的 内涵塑造现今广播电视事业高速发展,电视台之间 ,栏目之间,都在争夺受众市场。某些栏目为 了实现个性化,吸引观众眼球,在节目的视觉 上追求新鲜奇特,在主持人的选择上机械地追 求另类,最终流于庸俗和肤浅。n半边天坚定地贯彻了“把握时代潮流,展 现当代女性风采;把握性别视角,讲求男女平 等”的基本报道原则,在竞争激烈的央视占据 了一席之地。n多年来,节目风格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有着一 大批忠实的观众。而主持人张越的独特风格并 不是栏目组的故意设计,而是张越性格特点在 屏幕前的真实再现。栏目的个性化尤其是主持 人的个性化,不能有太多的“特意为之”色彩。n(2)、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不相配 节目和主持人的风格定位必须一致,只有 这样,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才能带动节目的个性 风格,才能形成节目的“表里如一”。张越做访谈节目至今,一直是栏目配合她 以及她的外在形象,所以,张越和节目就融为 了一体。n(3)、主持人过分注重外在因素,稍嫌浮 躁如今,在追求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风格时, 某些主持人极力模仿港台普通话或某些大牌主 持人,矫揉造作。还有些主持人,盲目崇拜方 言式口语,致使语言失范问题十分严重,普通 话的示范作用日渐削弱。张越没有学过播音主持,但她一直在节目 的深度和人情味上下工夫,因为她知道“以情 动人”的重要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