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1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5页 / 共81页
第6页 / 共81页
第7页 / 共81页
第8页 / 共81页
第9页 / 共81页
第1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6课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考点突破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基础梳理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 ,珠江下游,包括 、 、 、佛山、江门、 、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 和珠江 三角 洲城 市化 进程珠江三 角洲的 位置与 范围中南部 广州深圳 珠海东莞香港 澳门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 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表现为形成 、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地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市逐步由 向由引导下的 转变。目前,珠江三角洲以为中心,基本形成了的城市群体系珠江三 角洲城 市化进 程小城镇城乡相融合农业和 非农业产业广州和 深圳 城乡一体化区域核 心城市城市群模式 广州市城乡一体 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珠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化 进 程的比重大所占的比重高,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珠江三角洲 城市化水平 高的四个表 现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动力基础设施珠江 三角 洲城 市化 进程深化探究珠江三角洲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强化专练 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毗邻香港,靠近东南亚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条件。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表现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第(2)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A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B项是侨乡优势,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答案 (1)B (2)C考点二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基础梳理第一阶段(夯实基础阶段)。到1989年,珠江三角洲初步形成以 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了以 、机械、家电、 、 、 、和精细化工等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第二阶段(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得到优化调整, 明显提高,保持较高水平工 业 化 对 珠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化 的 推 动 作 用珠江三角 洲工业化 进程经历 的两个阶 段加工制造业纺织服装食品 玩具工业结构 工业技术水平 工业增长速度电子工业化加速了的集中,这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工业化加速了 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的转变工业化对 城市化产 生的推动 作用非农产业向城市农村城市化人口向城市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工业 化对 珠江 三角 洲城 市化 的推 动作 用深化探究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强化专练 2关于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B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互相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C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因其发展条件不同,在起步早晚、水平高低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D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一致解析 城市化水平受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都比发展中国家高。D考点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基础梳理工业化问题: 、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城市 亟待完善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珠江城市 现象严重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珠江三角 洲的工业 化和城市 化问题珠三角城 市化问题大量占用耕地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水质恶化酸雨深化探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强化专练 3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3)题。(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绿地 B工业区C交通区 D住宅区(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该题组考查知识基本,运用所学的内容不难得出结论。答案 (1)B (2)A (3)D考向调研考向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例1】(2008北京文综)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指出上述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说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解析 深圳、汕头、厦门等城市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又是著名的侨乡,是我国最早实现对外开放的地区,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大量外资涌入,使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对于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要从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答案 临海(地处沿海);邻近港澳台;优惠的政策,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境外投资,引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增长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预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 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1)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势明显下降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C珠江三角洲由原来的产业转入地成为转出地D环境污染严重(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A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B产业升级面临困境C外资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3)从地质作用看,长江三角洲主要是由流水_ 作用而形成。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甲岛有不断向 _岸(南或北)靠拢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_。 (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镇 体系,其中_是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长 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属于甲、乙、丙三 种模式中的_类型。 (5)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第(1)(2)题,属基础题,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即可作答,但要注意审准要求。第(3)题,“长三角”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甲岛向北岸靠拢与地转偏向力造成泥沙沉积有关。第(4)题,甲、乙、丙分别是“珠三角”、“苏南”、云南德宏城市化的发展模式。第(5)题,主要从农业基础、劳动力资源、交通、科技、政策等方面回答。答案 (1)A(2)C(3)沉积 北 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泥沙在北岸淤积的速度快于南岸(4)上海 乙(5)工农业基础较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科技水平较高;政策优惠等。考向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7年12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文件,批准长沙、株洲、湘潭(简称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材料二 湖南省略图(1)把下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填在后面的横线上:城市 ,河流 ,湖泊 。(2)湖南省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矿石初级产品,经A 线,B 线及沪杭线运往长江三角洲地区。(3)“3+5城市群建设战略是湖南崛起的核心增长极,是湖南发展的引擎。”试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4)简述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意义。(5)作为公民个人,下列行为符合建立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的是( )A夏季尽可能将空调温度调低一些B购物时为了方便,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尽可能缩短自己每次洗澡的时间D积极使用纸质贺卡解析 第(1)(2)题属基础性知识,据图即可回答。第(3)题,考查城市发展优势区位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及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及政治、文化历史等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第(4)题,从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新型城市化建设等方面分析。第(5)题,夏季将空调温度调低更加浪费能源;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极大地污染环境,纸质贺卡浪费木材。答案 (1)株洲 长江 洞庭湖(2)有色金属 湘黔 浙赣(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地势平坦,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生态条件,水、森林资源丰富;湘江及其支流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及便利的航运条件;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原材料基地; 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踞中华腹地,扼南北要冲,居京广经济带、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支撑沿海、沿江开放地区的后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开发的先导城市;在产业结构上,长株潭城市群有很强的互补性;农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扶持。(4)有利于形成核心增长极,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整合优势产业资源,在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增加就业的产业方面率先突破;有助于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有序的新型城市体系,带动全省新型城市化进程。(5)C【预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长三角经济区示意图和珠三角经济区示意图(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城市填图中代码,省市填简称)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以 和 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 两个特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 、 、 为核心,地跨 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该城市群目前的特大城市有 ,不久这里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解析 本题以“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 示意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了两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可从位置 、 地形、交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共 同或不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