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测验 (Inventory of Piagets Developmental Tasks)简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方富熹讲课提纲l1 中小学教育实践需要一个诊断工具;l2 IPDT测验内容简介;l3 IPDT 测验的编制,使用和对结果的 解释;l4 IPDT测验的现场演示。lWhat? Why? How?1 中小学教育实践需要一个诊断工具l题解:关于发展的诊断(以及预测)。l1.1 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认知,个性);l1.2 智力测验的应用和局限性;智力测验结果(IQ)的分等l130 或以上 非常优秀 2.2l120-129 优秀 6.7l110- 119 中上(聪明) 16.1l90 - 109 中等 50.5l80 89 中下(鲁钝) 16.1l70 79 临界状态 6.7l69或以下 智力落后 2.2IPDT诊断的科学性和权威性1.3 IPDT( Inventory of Piagets Developmental Tasks)是建立在皮亚杰儿童认知 发展理论基础上的认知发展水平 诊断工具。2 IPDT测验内容简介l2.1 皮亚杰( J. Piaget, 1896-1980) 简介l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日内瓦学派创始人. 创立 “ 发生认识论”, 主张发展的机能论, 阶段论和遗 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发展. 教育要依据儿 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儿童是知识的主动积极的 建构者。2.2 IPDT任务的来源:皮亚杰的经典实验任务( 从实物实验纸笔测验计算机化)2.3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简介l发展分4个阶段: 每一阶段结构不同,儿童 思维的方式也不同(例如)l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的成就:l儿童是用眼、耳、手和其它感觉运动器 官进行思考的。l动作活动(循环反应的发展)阶段2.前运思阶段(2-7,8岁)l出现了符号功能,心理表征能力迅速发 展,但思维活动还缺乏逻辑性。l符号: 表象, 语词;l功能: 表征不在当前的事物(物体,地点,人 物等等)- 事后模仿, 假装游戏等l局限性: 自我中心; 单中心性.阶段3.具体运思阶段(7-11岁 )l 运用具体信息的思维活动是符合逻辑的 ,灵活的,和有组织的,但还缺乏抽象 思维能力。守恒l守恒:认识客体的物理属性并不因其外 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l 数守恒:守恒(续)l数守恒:6-8岁;l液量守恒:6.5岁-8.5岁;l物质量守恒:7-9岁;l长度守恒:6-8岁;l面积守恒:8-10岁;l重量守恒:9-10岁;l容积守恒:11-12岁分类l类包含能力举例:(续)具体运思阶段的成就l分类:认识类别关系,能正确分类l (类比推理,类包含等)l序列:能按大小的递增或递减对物体的l 各个成分排出次序(顺序关系,排l 列关系,传递推理)l表征:观点采择,投影表征等阶段4.形式运思阶段(11,12岁以上)l具有抽象逻辑的科学思维能力l假设演绎推理能力:提出假设和系统地l 检验假设(具体运思从现实出发;l 形式运思从可能性出发)l抽象思考能力:“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l 来。l (概率问题;容积守恒;旋转问题)2.4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结l发展阶段是科学实验结果的理论概括。l发展的普遍性:所有人的发展毫无例外地通过上述4个 阶段。l发展的个别差异:每个人的发展速率不同,或迟或后 地通过上述阶段。l发展存在“垂直参差” 和“水平参差”现象,为发展 的诊断提供了基础。l课程设计应依据阶段的特点,教育教学应适合儿童的 认知发展水平。 l 2.5 IPDT测验的结构l测查对象:715岁的小学生和初中生;l测查内容:分5大问题领域,每个问题领域包 括35个子测验,共18个子测验。每个子测验包含4个测验题,每个测验题有4个 选项,其中一个是正确答案,选对得1分,选 错得0分。l测验记分:每个子测验的得分是 04分;l测验总分为 072 分。五大问题领域(基本认知能力)l守恒:数量守恒,重量守恒,容积守恒 ,长度守恒;l表征:水平面表征,符号表征,观点表 征,运动表征,投影表征;l关系:顺序关系,排列关系,传递关系 ;l分类:类比推理,类相交,类包含;l规律:旋转问题,角度问题,概率问题 。2.6 IPDT测验的优点l(1) 兼含具体运思和形式运思任务,适 合儿童年龄特点;l (2) 以图形方式呈现任务,计算机施 测,便于大规模团体施测;l (3)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稳定的信 度和良好的效度;l (4) 对认知发展状况能做出详细诊断, 并对发展做出预测。3 IPDT的编制和使用l3.1 测验的编制l 通过对测验工具的标准化研究,表明 该测验有稳定的信度和良好的效度;l 修订了北京市的常模和全国常模,通 过对测验总分的年龄差异分析和各个年 龄段中的难度和区分度的分析,表明该 测验能对715岁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做 出有效的区分,是良好的诊断工具。参考文献l方富熹,盖笑松,龚少英,刘国雄(2004): 对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IPDT的信度效度 检验,心理学报,36(1),96-102页l方富熹,盖笑松,张丽锦(2005):皮亚杰认 知发展量表(IPDT)中国城市常模的制定,l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12),789-7923.2 测验的施测全部计算机化:施测程序、结果的呈现 、解释已计算机化,操作简便易行。 单机版:适合个别施测; 网络版:可供 50人同时施测。测验任务计算机呈现,儿童选项答题, 答案自动录入,计算机打印结果及解释 。3.3 对测验结果的评定l采用二级评分,答对一题给1分,答错为 0分,最高分为72分。l“结果浏览”给出每道题的原始分和测验 总分;l对五大领域的得分给出评价:与常模无 差异或高出(低于)常模1个(2个)标 准差。3.4 测验结果的展示和解释l被试儿童的测试成绩将由计算机用曲线 图直观呈示,被试可以将自己的成绩曲 线与常模的平均分曲线直接比较。l被试的原始总分被转换成百分等级。按 照百分等级的范围,区分出认知发展水 平的五个等级。计算机将告知被试儿童 所属的等级。3.5 发展水平的评定lA 级 P (=) 95 超常lB 级 83 P 95 良好lC 级 17 (=) P (=) 83 中等lD 级 5 P 17 不足lE 级 P (=) 5 落后3.6 IPDT的实践应用l对中(初中)小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守恒 ,表征,关系,分类和规律) 和总体发展水平 做出诊断评定,为个别指导提供心理依据;l为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或发展的纵向研究提供 数据资料;l测验结果应由心理咨询师做出解释;l对诊断结果的解释要十分谨慎,测查成绩差 可能有种种原因,对这类学生的测验结果要保 密,不能轻易下“发展水平差”的断语(弄清作 业成绩与能力的关系)。建议l由于IPDT测验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它应 成为每个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或专业心 理咨询所必备的心理测验工具之一。IPDT施测演示l施测以个别方式进行;l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施测者要从旁给予 指导,使学生能读懂测验题,了解题意 ;l测验时间约为45分钟,但可灵活掌握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