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 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 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C靖康之变 D光武 中兴2.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 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 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 。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3.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 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 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1、民主革命的分期:18401949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 运动鸦片 战争新中国 成立农民阶级、资产 阶级领导无产阶 级领导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对民主革命的整体认识:1851191918641911192419211927194519371840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民主革命主要史实争 斗 蒋 反性质任务领导 阶级指导 思想结果前途旧民主 主义革 命新民主 主义革 命3、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反帝 反封 建资产 阶级无产 阶级三民 主义马克 思主 义资产阶 级共和 国人民民 主专政 的国家资本 主义社会 主义1851-186419111919-1949(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1)阶级矛盾的激化根本原因(3)自然灾害严重(4)西方宗教的影响(创“拜 上帝会”)阶级 矛盾地主阶 级农民阶 级加剧外国侵略激化自然灾害一、兴起的原因一、兴起的原因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兴起: 2、初步建立政权: 3、正式建立政权: 4、 高潮:5、转折:6、后期防御战: 7、失败: 称号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人名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说明了这个新生的农民政 权一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 制进行内政建设农民阶 级之局限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洪杨矛盾(直接原因)准备:作用: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受本国封 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革 命性。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 国殖民地加速的作用,同时也为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局限性:见金榜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编三、结果:失败1、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战略上的失误。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四、太平天国的意义及教训 1、性质:2、意义: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3、教训:从反封建反侵略的角度: 从生产力发展和思想意识进步的角度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失败 原因五、太平天国的纲领1853年内容评价土地分配:原则方法产品分配:原则方法 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核心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决土地问题。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 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反封建反封建空想性:平分土地无法实施,平分产品更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 法实现。 -平均主义平均主义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违背社会发展潮流。-小农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为基础 性质: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平分土地 产品分配社会关系从生产关系的构成来看,天朝田亩制度是 对封建地主生产关系的革命,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 的理想,所以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圣库制度人人平等2、洪仁玕 资政新篇内容政治经济文教外交 评价:局限性:(1)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能调动农民积极性(2)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进步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天相比最大的特点)1859年不同点天朝田亩亩制度资资政新篇 背 景 经济经济 主 张张 本质质群众基础础 作用核心内容 特 点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都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资政新篇继承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 天朝田亩制度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和局限性;二者关于社 会经济的主张在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的异同及联系 联系: 共同点: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发展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落后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先进性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满足了农民的要求,有广泛的 群众基础;直接推动了太平天 国运动的发展;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 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提出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标志旧式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 到最高峰。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拓展: 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农民起义相比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时代特点) 背景有所不同:起义形式不同。指导思想有变化。承担起双重的革命任务:结果:都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拓展: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1、相同点:2、不同点:领导者: 斗争方式: 组织形式: 结果: 影响:背景: 纲领:政权: 斗争矛头:性质:都采取武装斗争 都利用宗教形式来发动和组织群众,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都以失败而告终 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太是阶级矛盾激化; 义是民族危机加深。 太有明确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义只有“扶清灭洋”的口号。 太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义没有建立 太以反封建为主, 义主要抗击的对象是帝国主义。 太是反封反侵的农民革命战争;义是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 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摘自马恩全集第15卷1860年中 国纪事 材料三:“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 中国倒退几个世纪!”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上述材料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各 自的认识角度是什么? (4分)(2)请为这两种观点分别阐述理由。(9分)(1)材料一是站在人民革命、反封建和民族抗争、反侵略反殖民 的感情立场场上肯定太平天国的。(2分)材料二、三是站在社会生 产产力发发展和社会意识进识进 步立场场上否定太平天国的。 (2)材料一观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太平天国的斗争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迫使清政 府开始改革自强;还还打破了西方殖民者将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图 第二,太平天国斗争水平高于以往农农民战战争,其领领袖还还主张张各国 通商贸贸易和最先提出在中国发发展资资本主义义的改革方案。 第三,太平天国与亚亚洲各国人民组组成革命风风暴,共同打击击西方殖 民统统治。综综上所述,太平天国的历历史意义值义值 得肯定. 材料二、三观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太平天国利用拜上帝教宣传传、组织组织 、发动发动 群众,缺乏科学 的思想指导导;定都之后,领导领导 者封建特权权思想膨胀胀、争权夺权夺 利、 贪图贪图 享乐乐。 第二,天朝田亩亩制度实为农实为农 民阶级阶级 不切实际实际 的空想,与当时时 世界资资本主义发义发 展的潮流背道而驰驰,是历历史的倒退。2 0 0 8 1 1 1 3综上所述,太平天国不但没有进步意义,而且一旦胜利将 是中国历史的倒退。思维拓展:如果你是生活在18561860年间的 中国人,面对复杂的社会局面,我该支 持哪一方呢?是清王朝(曾国藩)还是 太平天国(洪秀全)?试结合近代社会 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分析之。概念鉴定“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 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 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一、辛亥革命的背景2、主观条件1、经济条件与阶级条件:2、思想条件:3、组织条件:4、军事条件:1、客观环境:3、导火线: 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一定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为传播;三民主义的提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各地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政治纲领)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阅读内容)【注意点】同盟会具备政党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即: 有公认的权威领袖孙中山;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 纪律;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目标三民主义。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和清政府反动卖国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北京武昌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十几个省宣布独立二、革命的高潮1.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成立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高潮武昌起义概况:(领导、主力、时间、结果)概况:(领导、主力、时间、结果)影响:影响:共进会、文 学社 湖北新军 占领武昌,成立湖北 军政府,推举黎元洪 为都督,改国号为中 华民国。 汉 满 蒙 回 藏 为什么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 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府?讨论讨论提示:一看“谁掌权?”二看“为谁掌权?”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共有议员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共有议员4343人人 ,同盟会占,同盟会占3333人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主要成员情况表职位姓名基本情况职位姓名基本情况外交部长王宠惠同盟会员教育总长蔡元培同盟会员陆军部长黄兴同盟会员实业部长张謇立宪派海军部长黄钟英旧官僚交通部长汤寿潜立宪派内务部长程德全旧官僚参谋部长黄兴同盟会员财政总长陈锦涛旧官僚法制局长宋教仁同盟会员司法总长伍廷芳旧官僚印铸局长黄复兴同盟会员秘书长胡汉民同盟会员所有各部次长同盟会员返回返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 参议院制定A.中华民国主权在民;B.国内各民族平等;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 出版、集会、结 社、宗教信仰的自由D.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E.确定国家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否定君主专制体现了资产 阶级平等、 民主权利体现三权分 立原则3)评价: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 大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具有反对 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目的: 企图限制袁世凯的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1) 主要 内容责任内阁制步骤1、攫取清政府大权2、 逼迫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 3、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分析讨论分析讨论为什么袁世凯能够篡夺革命政权?三、结果失败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1、失败的表现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原因史实帝国主义的干涉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 济封锁、替袁撑腰袁世凯的两面手段一面向南方革命党人施加 压力;一面策划南北议和立宪派、旧官僚破坏革命 立宪派、旧官僚乘机向革 命党人进攻资产阶级的妥协退让接受南北议和;孙中山向 袁承诺、辞去临时大总统 职务等。原因:原因:维护在华利益,扶持袁 世凯作为新代理人。为推翻帝制, 寄望于袁世凯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1、失败的表现 2、失败的原因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资产阶级共和 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客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 势力的力量异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