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 历史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你认识他们吗?你知道 拍这张照片的背景吗?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上:二战的战胜国军事上: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核武器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丰富的 黄金储备 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政治上: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军事上:接近美国双方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想一想: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战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丘吉尔说: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 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 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 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 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 高压控制。”丘吉尔的演说表明西方国家对苏联 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 生这样的变化?斯大林说:“实际上,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 挑拨者的立场上的,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立 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斯大林的回答说明了什么问题?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政策1947年,美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年, 苏联成立经互会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二、美苏冷战两极格局下的对峙两个条约组织的共同性质 是什么?它们产生了什么影 响?1947年,美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年, 苏联成立经互会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二、美苏冷战两极格局下的对峙出现两大集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1949年:德国分裂(1961年修建柏林墙)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并派舰队驶 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19611973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危机”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两强相争,带来国际局势的动荡与不 安,但两强对峙,实力相当,谁也不敢 轻易动手,世界局势相对稳定。“冷战”的影响:再 见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马歇尔“杜鲁门主义”提出后不久,美国国 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 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是“杜鲁门 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说一说,什么是马歇尔计划?为什么要实施马歇尔计划?你认为实施马歇尔计划 的目的达到了吗?1949年美国与西欧等12国签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华沙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冷战” 时期的两 大军事政 治集团四国分区占领苏美英法柏林德国的分裂一九六一年修筑的柏林墙1950年9月14日,美国军舰在仁川港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板门店谈判美军司令克拉克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在日内瓦会议上,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 平的日内瓦协议;法军撤出越南。日内瓦会议会场(1954年)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美国侵略军在越南 1973年,美国同越南北方政府签订停战协定, 美国从越南撤军。古巴导弹事件的结局反映了什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