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7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垃圾短信调查报告 www.12321.cn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工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李红一、调查背景近年来,手机短信因其资费低廉、方便快捷的特点很快为人们所接受, 成为最流行的通信方式之一,但是大量不良与垃圾信息的出现,干扰了广大 手机用户的正常交流,影响了通信行业的良性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关注。刚才黄澄清秘书长已经从宏观角度介绍了中国互联网协会治理垃圾电子 信息的整体思路,协会一直关注着这方面的动态并致力于基础调研,在2007 年12月我们开展了第二次手机短信息调研活动,目的在于了解中国手机用户 短信息状况,为更好的治理垃圾短信提供依据。此次调查历时1个月,共取得问卷19041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抽取有效样本7006份进行统计分析。 下面我将从中国垃圾短信的总体规模、主要类型、主要内容、每周数量 、反感原因、传播主体、传播手段、主要危害、治理建议等九个方面,在我 国垃圾短信的现状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素材。1、总体规模:中国垃圾短信的总量已经突破3500亿据2007年12月通信行业统计月报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已达5.4亿, 与2006年同期的4.6亿相比增加了0.8亿。截止到2007年底,手机用户 人均每周收到的垃圾短信数量已达12.44条,与2006年的8.29条相比增 加了4.15条,增幅达50%,创下七年来的最大增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全年收到的垃圾短信总量已达 3538亿条,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702亿条,增幅达92.7%。 二、调查结果2、主要类型:绝大多数短信属于违法欺诈类型和商业广告类型,有一定量的运营商发送的信息也被用户认为是垃圾信息 3、主要内容之一:违法欺诈内容垃圾短信3、主要内容之二:商业广告内容垃圾短信3、主要内容之三:SP引导、诱骗内容垃圾短信4、每周数量: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12.44条5、反感原因:被迫接收自己并不需要的内容6、主要传播主体:专业群发公司、SP公司和运营商7、主要传播手段:利用短信群发器、互联网网站以及个人手机8、主要危害:传播谣言、传播不文明内容、导致经济损失 9、治理建议:运用法规与监督机制,综合治理谢谢大家!www.12321.cn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