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8页
第2页 / 共158页
第3页 / 共158页
第4页 / 共158页
第5页 / 共158页
第6页 / 共158页
第7页 / 共158页
第8页 / 共158页
第9页 / 共158页
第10页 / 共158页
亲,该文档总共1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磊老师九集视频培训教程之记录整理王磊老师九集视频培训教程之记录整理 www.mail.guangxu.rongnorstarcn.comwww.mail.guangxu.rongnorstarcn.com记录整理人:rongguangxu 二一一年十月企业量化管理之企业量化管理之组织系统进化之路组织系统进化之路1企业由小到大,管理的问题日渐增多,人才匮乏,培训混乱无序,毫无章法;新产 品不断失败,部门之间频繁冲突;为了完成企业目标,组织架构不得不反复调整, 而多次调整后的组织规模依旧臃肿;所谓的企业文化都流于形式,企业老板和其他 管理者不得不事无巨细,缺仍难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企业需要的是一套系统科学的解决办法。“量化管理”是一种基于系统管理和项目 管理的现代组织管理体系,在其就业管理中导入量化管理系统,改变的将不仅是企 业的决策模式,同时也将改变企业文化与理念,从传统农业化思想转向国际工业化 体系,从而实现企业高效率运营。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众多先进企业的基本管理模 式,是一个企业稳定发展基业常青的必由之路。2第一章第一章 量化管理理论量化管理理论第二章第二章 企业运营模块探究企业运营模块探究 第三章第三章 量化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量化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第四章第四章 量化管理导入与组织进化论量化管理导入与组织进化论序序 言言 第五章第五章 量化管理之包容并举量化管理之包容并举总总 目目 录录3序序 言言企业规模与管理企业规模与管理管理变革管理变革- -基于问题的思考基于问题的思考盲人摸象与按图索骥盲人摸象与按图索骥复杂的问题需要系统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系统的方式来解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从科学到实践从科学到实践以以易经易经思想展开课程思想展开课程4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需要通过管理提升来获得效率。在企业刚刚创立的时候,人数不多,十几个人,基本上不需要接受培训,为什么呢? 因为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平常工作中随时可以把它解决。当一个组织的人数小于30的 时候,有一个核心的领导者就可以将管理做好,当一个组织发展到30人以上的规模时,管理的问题就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变成一个非常 复杂的问题,当组织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当组织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反而我们需要 学习了。这是因为当组织发展大的时候,许多管理的问题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诞生 ,这也是世界性各种各样的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企业规模与管理企业规模与管理当组织人数超过30时,管理从简单的问题变成复杂的问题5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当生存问题得以解决,管理的问题逐步增多管理变革管理变革- -基于问题的思考基于问题的思考事无巨细的管理者 成才匮乏 无序的培训 组织机构的反复调整 新产品的不断失败 部门之间的冲突,导致组织效率的降低 无效的会议(据统计中国的企业管理者70%的时间用于开会) 众多而复杂的问题需要一套系统的方式解决问题6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问题的角度非常多,维度也非常多,涉及到企业管理的 方方面面,从人到管理的方法、流程、制度、战略、计划等各个方面。面对这么复杂的 问题,企业管理者们都开始通过学习的方式去学习管理,而学习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 讲是要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在我们过去的学习中,往往采用的是“盲人摸象”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听说某个 课程觉得非常好,就去听,听完以后就像去摸大象,摸到象的大腿就觉得管理像圆柱, 摸到耳朵觉得管理像蒲扇,这样学习存在很大问题。盲人摸象盲人摸象 与与 按图索骥按图索骥通过这个课程,帮助大家睁开眼睛。我 们从系统的层面看看到底管理是什么样 的。课程既不是简单阐述战略,也不是 简单阐述人力资源或者营销管理等等。 我们是站在一个系统的角度,阐述整个 企业管理的各个方方面面。7系统论完美的回答了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企业的管理问题是多角度、多维度的 复杂问题,不能站在用孤立的角度,企图使用一种独立的方法,比如说平衡计分卡、 调整一下组织架构,或者导入一个ERP系统,来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抄现在国际上现代公司,比如IBM、宝洁的方法,因为他们跟我们 发展的历史、环境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无法复制他们的方法。我们也不能采用断章取义、盲人摸象的方式去学习他们的许多管理工具,因为这些管 理工具也会造成管理系统的矛盾。复杂的问题需要系统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系统的方式来解决我们怎样运用系统的方式解决企业管理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摘自钱学森的系统论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二千三百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路问自己的老师:“如果你要去卫国,卫灵君如果请您去 管理卫国,你会如何管理呢?您是先强兵(发展军队)还是去种粮(发展经济)呢?”孔 子说:“我要先正名”。子路就笑老师太迂腐,正事不干,先去正名。孔子说了非常著名的一段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意思是要做好一个国家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理论,就叫正名。第二步才 能提出方法和计划,之后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以后才能兴礼乐,礼乐就是文化,当文化 建立起来的时候,才能把制度体系建立起来,这样才有一个正确的体系,人民就会幸福了 ,才能感到安居乐业。我们也需要按照这种思想来探讨管理问题。 孔子9我们也需要按照这种思想来探讨管理问题,先正名。即必须提出一整套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再去开发方法,之后 再实践,再建立管理制度在过去听的管理课程中,相信大家听了某些培训之后会有一种感觉,听来是讲课时,你不知 道他在讲的东西是企业发展中的哪个阶段,也不知道到底是否适合你的企业。而其实有些老 师在讲的时候他也不一定清楚自己到底在讲哪一种企业哪一个阶段的管理方式。通过量化管理,帮助大家把这个图给画出来,用这张图索骥管理。同时也希望采用这样的方 式:先谈科学的思想和理论,然后涉及技术,最后进入实践的应用。从科学到实践从科学到实践从盲人摸象到按图索骥。科学 技术 实践10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通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谓之事业举而措之谓之事业1.世界上的事情都有一个形而上,就是我们看 不到的一整套规律、自然界的法则。2.形而下者是我们看得到的、具体的东西,这 称之为器,也就是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3.当我们掌握了规律和方法后,不能简单僵硬 的实施,应该经过剪裁,应用到实践中去,在 变化中去使用,我们称之为变。4.在变化中使用了,总结规律之后,在比较大 的范围内推广,推而行之,就形成了通用的东 西,就通了。5.不断的推广,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形成了 我们追求的事业。易经易经- -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以易经思想作为课程的五 章的中心内容11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 第一章第一章 量化管理理论量化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的四个目的有没有一套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量化管理的核心思想科学的西方医学中医是系统的思考方式融汇中西 - 系统性、科学性、发展性量化管理的基本概念12人类一直在研究怎么样能够管理好一个组织,主要的研究集中在关于国家的管理。 国家是一个大组织,它牵扯到许许多多的人的生命和生活能够过得好不好,古代伟 大的政治家和管理者,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怎么让组织更好,许多的思想家,如孔 子、孟子、老子等,探讨了许多问题都涉及到了组织管理的问题。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前,企业应该先睁开眼睛从系统的层面了解企业管理的本 质,从根本上摆脱盲人摸象的困境。量化管理是一种基于系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组织解决方案,它从战略出发,以数 字为基础,对关键项目的决策点几操作流程,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量化管理的系统设计思想,王磊先生借鉴中西医学,详细阐述量 化管理系统、科学、发展的特性。13同样的人在一起,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资源和价值,使我们的生活能够过得更好一些 。人类只有有了资源之后创造出价值以后,才能过得更好。1、通过管理提升组织的效率2、加强组织的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使组织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使人类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的变化,而不会受到生活 包括心情上的影响。3、希望能够节省资源通过管理用较少的资源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而不是用巨大的浪费自然资源解决 问题。4、提高环境的适应性希望能够与自然环境取得比较良好的一种和谐。现在我们社会一直在倡导环保。其 实环保正在完成系统管理的第四个目标,希望能够和环境之间达成一种和谐。组织管理的四个目的组织管理的四个目的14有没有一套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有没有一套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针对管理的四个目标,有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来作为总体的指导呢?到目前为止,虽然 在国家的管理中,有了许许多多的理论,但是在组织的管理尤其是在企业管理方面,还 没有一整套比较系统的理论。虽然对企业中各个点的管理都有了一套思想,比如对营销 、品牌、生产、财务等,都有了一些管理方式,却没有一整套的思想体系,把所有的管 理模式全部融合在一起。因此管理理论需要创新,去重新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思想,而创造本身是一个困难的事 情。所以这个理论诞生之初,许多管理学家想到的办法是“借鉴”,从其他的科学中借 鉴,为管理找到一个基本的理论和思想。在众多的科学中,如物理学、数学、化学等许多学问中,哪个学科与管理最接近呢?医 学!1、在企业管理方面没有一整套系统的理论15管理治国,医学治病。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二千三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有一句重要的话:”上医治国、中医 治人、下医治病”。在中国古代很早的哲学思想中,就提出了关于“医”的概念,医本 身就并不是用来治病的,医分为很多种,一个组织的医生,我们称为“上医”,上医使 用来治国的;一个进行教育和心理辅导的人,称为“中医”;治病的医生称之为“下医 ”。2、管理与医学组织中有许多不同的部门,正好想人体中有不同的脏器,人体有心、肝、脾、肾、肺,企 业有市场、销售、财务、人力、行政等。组织是一个系统,通过现金流的变化,维持自己组织的生存;人体通过血液的循环保障每 个脏器正常的循环,是身体能够运作下去。最本质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人体和组织都是一个系统。而管理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 管理系统,应该说医学和管理是最接近的。我们应该借鉴医学弄清楚该怎么样进行管理。3、管理的本质是系统16中医是系统的思考方式中医是系统的思考方式中医的思想可以说一直是采用系统的思考方法,它通过观察自然,看到天上下雨植物会生 长出来;植物生长很茂盛的时候,土地就会变的贫乏,水份就会减少;太阳如果照耀的太 厉害的时候,地面就会干涸。他把这些规律总结起来,跟人之间进行一个对比。于是古代中医实际上采用了一种称为天 人合一的思想,把自然界和人体进行完整的对比,他认为在我们的身体中,心脏就像太阳 一样,照耀着整个大地,而脾脏、胃脏就像土地一样,而肝脏就像长在土地上的植物,肾 脏就像流淌在土地上的河流,肺脏就像漂浮在中间的空气。很多治疗思想都是根据这种思 想随后延伸出来的。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虽然缺少科学的测量方法,但是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不是孤立地 思考问题,他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采用了系统的方式,把所有的要素整合一起,综合的思 考问题。他知道,当大地干涸的时候,如果从地上想办法是不行的,一定要从天上想办法 ,只有下雨才能让地上干涸解除掉,如果植物长得不好,从植物本身想办法是不行的,一 定要从土地想办法、从阳光想办法,这种系统的思考法,指导着中医一直发展到今天,到 目前为止,中医仍然是重要的手段维护中国十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