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部分 2011年江西省事业单位考 试 申论模拟题 模拟一参考答案 一、材料内容概括 材料1:电信诈骗犯罪日益突出,社会危害加剧。 材料2:市民收到“非常6+1”中奖诈骗短息,警方提示不要轻信虚假信息。 材料3:电信诈骗发案率逐年上升,河南警方总结分析6种电信诈骗术,帮助市民提高警惕。 材料4:信息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利用人们的“避祸”心理行骗。 材料5:虚假信息诈骗打击难的原因。 材料6:深圳福田警方采取多种措施治 理信息诈骗。 材料7:公安部对全国公安机关进行部 署,展开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专项行动。 材料8:分析信息诈骗多发的原因,打 击信息诈骗需要联合社会各方力量。 二、参考答案 1.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虚假信息诈骗问 题,向市政府部门相关领导写一份情况报告。 (20分) 要求:列出报告要点,不必考虑报告格式 ,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 1.答案提示 报告要点: 第一,近年来,我市虚假信息诈骗呈现多 发态势,社会危害性加剧,造成了被害人财产 和精神的双重伤害。 第二,虚假信息诈骗方式和手段灵活, 从诈骗渠道上共分三大类,分别是:短信、 电话诈骗,网络诈骗,信用卡诈骗。从诈骗 内容上划分,具体有购物、中奖、贷款信息 诈骗等类型。 第三,虚假信息诈骗目前已经形成产业 化的规模,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熟练,分工 明确,甚至实行公司化运作,作案方法隐蔽 ,案件查处难度大。 2.根据给定资料,概述我国虚假信息 诈骗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20分 )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精练, 字数不超过200字。 2.答案提示 我国虚假信息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有: 一是消费者个人主观心理,包括贪图小便宜、花钱免灾、防范意识不强 等,使信息诈骗有机可乘; 二是虚假信息诈骗作案成本低,回报率高,导致很多人铤而走险; 三是信息诈骗形式和手段灵活多变、隐蔽性强,查处和打击难度 大; 四是公安机关缺乏相关经验,政府部门对信息诈骗危害性认识不 够,各地区和部门间配合与协调不 足,导致信息诈骗打击效果不明显 。 3.结合给定资料,请你就政府部门在“优化 信息环境、遏制信息诈骗方面应进一步采 取哪些措施”给出合理的建议。(20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有针对性,字 数不超过300字。 3.答案提示 虚假信息诈骗的治理需要社会各方力 量的共同参与,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更需要 起到主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一是充分认识信息诈骗的社会危害性 ,将治理信息诈骗提到日常工作的重要位 置来抓;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将各种形式的信 息诈骗汇编成小册子,或通过网络、报纸 、电视等媒介向公众介绍信息诈骗及防骗 小技巧,提高公民的自我防范意识; 三是建立负责治理信息诈骗的具体工 作小组,全面协调公安、电信、工商等相 关部门,提高案件查处效率; 四是设立虚假信息举报点,接受群众 的投诉,扩大案源线索,鼓励广大群众揭 露虚假信息发布者。 4.结合给定资料,以“治理虚假信息诈 骗,营造安全信息环境”为主题,自拟题目 ,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分析透 彻、语言流畅,字数800字以上。 4.参考范文 打击虚假信息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现 代通讯技术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功能多、使用方 便的手机、小灵通、住宅电话、银行卡、互联网也日 益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活动的工具。 特别是最近两年,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 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信息诈骗犯罪日益突 出,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精神造成了严重损失。 2009年以来,北京电信诈骗案件已达8700多起,涉 案金额2 7亿元,其中最大单笔1000万元。信息诈骗 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公害。 与猖獗的虚假信息诈骗相比,政府 和公安部门对信息诈骗的打击却收效甚微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之后,信息诈 骗又重新抬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虚假 信息诈骗为何屡禁不绝、如此顽固呢?究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虚假信息诈骗作案成本低、回报 率高,许多不法分子在利益和不劳而获心 理的驱使下,通过种种办法,搜集他人信 息资料,精心策划作案过程,一旦有人上 当,他们就赚取了丰厚回报。因此,导致 信息诈骗源源不绝。 二是虚假信息诈骗作案手段隐蔽,作 案形式灵活,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分工严密,加大了公安机关的查处办案 难度。 三是公安机关缺乏治理虚假信息诈骗的 相关经验。由于信息诈骗通过网络、手机和电 话等通讯设备进行,对其追根溯源需要相应的 设备和技术人员,资金和人员的不到位影响了 打击的效果,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 四是虚假信息诈骗涉及电信、网络、通 讯、银行等多个行业和部门,各个部门和地区 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统一,导致打击跨地区信 息诈骗不力。五是人们存在着贪图小便宜、不 劳而获、花钱免灾的心理,给信息诈骗留下了 生存空间。 虚假信息诈骗涉及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 ,单靠公安机关和政府的作为是不能完全根除 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构筑 虚假信息“防火墙”。 首先,公民个人需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 识。在碰到可疑电话或信息时,不要盲目轻信 ,更不要为了利益而误入陷阱。对发现的虚假 信息诈骗要及时报警,给警方提供相关的线索 。 其次,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发挥宣传教育功能,积极组织本单位人员学习 识骗和防骗技巧。 再次,网络、新闻媒体等可以发挥监 督功能,及时曝光发现的信息诈骗者,监督 相关人员的信息发布行为。 最后,各地区和各部门要通力合作, 建立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的联动机制。 虚假信息诈骗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日常 生活,影响了信息环境的安全,只有将治理 虚假信息诈骗进行到底,常抓不懈,调动全 社会力量的参与,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彻底根治信息诈骗这一社会“牛皮癣”。 模拟题二参考答案 一、根据3、4的内容,比较分析日、美两国处罚酒后驾车的做法。(20分) 要求:概括准确,分析合理,语言简练 ,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日、美两国处罚酒后驾车的做法: 1、相同点:国民交通安全法教育与严格管理并用、立法规范国民遵守交通安全法 、严刑处罚形成国民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社会环境。 2、不同点: 日本更强调他律。日本对酒后驾车、 醉酒驾车的处罚在法律上日趋严加规定, 以严刑的威慑力,防止酒后驾车、酒后伤 人的恶性事件;而美国是在社会环境引导 和熏陶下的自律和他律的结合。美国政府 意识到防止国民酒后驾车、酒后伤人不仅 仅靠法律的严惩,还需要国民安全道德意 识的提高。 3、两国做法的借鉴意义: 必须把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将教育引 导与严加处罚结合起来,引导国民遵守交 通安全,对酒后驾车、酒后伤人事件严刑 处罚,最终通过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促 使国民养成遵守交通安全的习惯。 二、结合给定资料,概括我国在处罚酒后驾车、酒后伤人事件时存在的主要问 题,并谈谈怎样保障交通安全?(30分) 要求:概括合理,分条作答,切实 可行,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500字。 我国在处罚酒后驾车、酒后伤人事件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足以起到震慑 酒后驾车的作用,对交通肇事罪的制度设 计过分偏重对行为后果的惩罚,阻碍了其 预防作用的发挥。违法成本太低,是酒后 驾车屡禁不绝的最根本原因。 应从以下方面保障交通安全: 第一,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大处 罚力度。我们社会酒后驾车、酒后伤人事 件的过分容忍,酒后驾车肇事的犯罪成本 始终高不起来,一些人甚至还有“酒驾怕 什么,用钱就能搞定”的想法,才不断制 造着比车祸本身更严重、更弥散的社会负 效应。 第二,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交管部门要加大对查处力度,形成严管重 罚的高压态势。在日常执勤执法中,加大 对驾驶员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查纠力度 ,充分利用酒精测试仪等科技装备,对发 现酒后的驾驶员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让每个驾驶员都不敢碰酒后驾驶的高压线 。同时加强主要公路沿线的巡逻管控力度 ,打击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确保道路的畅通及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 第三,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国民交通安全道德意识,使市民和司机意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增强自觉守法意识。 三、根据材料内容,针对我国酒后驾车、酒后伤人事件,以“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国家作用 ”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 1. 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 2. 观点明确,联系实际,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 全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醉酒驾驶“猛于虎”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多达数万起。 醉酒驾驶“猛于虎”一点都不夸张。公共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而交通安全 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 法律尤其是刑事法律固然应当倡导宽容精 神,但并不意味着矫枉过正以致“宽大无边”。 交通安全管理,国家作为主体是不可 或缺的中坚力量,只有从整体上、各个方 面配合管理和防范才会收到效果。交通安 全的管理是一个国家行为,在管理中国家 应当起到的作用和制定的相应对策如下: 第一,完善法制,加大处罚力度。不让惨 祸发生需要“硬约束”来保障。按照我国目前 交通安全法和刑法规定,酒后驾车造成 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 失的后果,司机将会被以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样的处罚力度显得太轻 。要解决违法成本太低这个问题,就要完善我 国的交通安全法制,甚至提高到刑事层次上, 国家刑法对酒后驾驶需深入探讨、完善。 第二,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令行禁止 。我国各地交通执法部门应严格检查酒后 驾驶,加强检查常态化;同时执法部门在 处罚时坚持做到一视同仁方面也还有待改 进。 第三,借鉴外国经验。巴西实行的“ 零容忍”法令规定,若发现酒后驾车,一律 罚款500美元左右,并吊销驾照一年。若血 液中酒精浓度超标,还面临6个月至3年监 禁。我国的相关法律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 办法,加大处罚力度,使得驾驶者在喝酒 前一定要掂量后果。而对于公职人员酒后 驾车的,则从重处罚,对其行为进行公示 ,甚至免职。 第四,推行公众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 措施。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力度,特别是酒 后驾车、酒后伤人给人身安全带来的危害 后果,使公民及广大司机深刻认识到酒后 驾车、酒后伤人对生命健康的践踏。应采 取有效措施保障公民参与交通安全管理与 监督的权利,依靠群众的智慧,形成诚信 驾驶的社会氛围,体现社会公平和对对生 命的无限尊重。 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材料内容概括 材料1: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关系开始松 动,农村养老面临深层次问题。 材料2:介绍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存在 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