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灸临床教研室 陈梅v头痛(headache)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 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面 很广。v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 厥阴肝经均上头面,督脉直接与脑府相联系,因此 ,各种外感及内伤因素导致头部经络功能失常、气 血失调、脉络不通或脑窍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 【病因病机】v病因分外感、内伤两个方面。v外感头痛主要是风邪所致, “伤于风者,上 先受之”,每多兼寒、夹湿、兼热,上犯清窍 ,经络阻遏,而致头痛。 v内伤头痛可因情志、饮食、体虚久病等所致 。 【辨证】v临床上分为外感和内伤头痛两大类。v按照头痛的部位辨证归经,前额痛为阳明头痛,侧头痛为少 阳头痛,后枕痛为太阳头痛,巅顶痛为厥阴头痛。v 1外感头痛 主症 头痛连及项背,发病较急,痛无休 止,外感表证明显。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 v2内伤头痛 主症 头痛发病较缓,多伴头晕, 痛势绵绵,时止时休,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 重。肝阳上亢头痛 肾虚头痛 血虚头痛 痰浊头痛 瘀血头痛 【治疗】1基本治疗v (1)外感头痛v 治法 祛风通络,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足少 阳经穴为主。v 主穴 列缺 百会 太阳 风池v 操作 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 血。v 方义 v (2) 内伤头痛v 实证v 治法 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 穴为主。v 主穴 百会 头维 风池v 操作 毫针泻法。v 方义 v 虚证v 治法 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 穴为主。v 主穴 百会 风池 足三里v 操作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补法。v 方义 2其他治疗v(1)耳针法 v(2)皮肤针法 v(3)穴位注射法 【按语】v 1针灸治疗头痛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多次 治疗无效或逐渐加重者,要查明原因,尤其 要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v 2头痛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禁烟酒,适当 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注意 休息。【附】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一)紧张性头痛n紧张性头痛是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 头部压迫感、沉重感,或紧箍感,是头痛中最常见的 类型,占所有头痛的75,有68的男性和88%的 女性感受过紧张性头痛,好发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 ,女性多于男性,疼痛程度为轻、中度。n表现为围绕头颈部紧箍感或压缩样疼痛,常为头部两 颞侧的钝痛和束带样感觉,部分患者发生在枕部、头 顶部及全头,可出现胀痛、压迫痛、麻木感,常常伴 有疲劳、失眠和抑郁等。【病因病机】n本病发生可能与工作紧张、精神压力、 眼过度疲劳以及姿势不正确等因素有关 。【治疗】n 治法 疏肝健脾,通络止痛。以局部颈夹脊 及足厥阴、足少阳、足太阴经穴为主。n 取穴 太阳 头维 风池 颈夹脊 太冲 足三 里 三阴交。n 操作 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余穴均用泻 法。可在项背部加拔火罐。(二)偏头痛n 偏头痛(migraine)是由于神经、血管性功能失调 所引起的疾病,以一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常伴有恶 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等为特点。n头痛多为一侧,常局限于额部、颞部和枕部,疼痛开 始时为激烈的搏动性疼痛,后转为持续性钝痛。任何 时间可发作,但以早晨起床时为多发,症状可持续数 小时到数天。典型的偏头痛有先兆症状,如眼前闪烁 暗点、视野缺损、单盲或同侧偏盲。发作时头痛部位 可由头的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同时可放射至颈、 肩部。 【病因病机】n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与恼怒、紧张、 风火痰浊有关。 n本病与遗传有关,部分患者可在头部、 脑外伤后出现,某些脑神经递质(如5 羟色胺)可诱发,以年轻的成年女性 居多,疼痛程度多为中、重度。【治疗】n 治法 疏泄肝胆,通经止痛。以 足厥阴及手足少阳经穴为主。n 取穴 太冲 足临泣 外关 丰隆 头 维 风池 率谷 角孙n 操作 当发作时要以远端穴为主, 并先刺,行较强刺激的泻法。诸穴均用 泻法。【按语】n 1.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有非常好的疗 效。n 2目前认为偏头痛是不可治愈的疾 病,但通过针灸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和 减少发作频率。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