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n 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n 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n 课堂小结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导入列宁宣告苏维埃政府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 联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列宁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其中的艰难 曲折与成败得失已成为一笔巨大的历史财富。现在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吧!工人与集体农庄女社员苏联女雕塑家 薇拉伊格娜吉叶芙娜穆希娜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1920年冬俄国人在等待面包经过四年(19141918)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19181920)国内战争。到1920年,苏维埃俄 国重工业产量比战前减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食盐和食糖产量分别只及战前的30%和8% ,粮食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经济形势的严峻导致了工农大众生活的恶化。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工人常常处于饥饿之 中,农民对余粮征集制不满,工农联盟受到威胁。在唐波夫省、乌克兰、顿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等地 ,不断出现农民以各种形式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活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须改变。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1921年时的列宁针对某些水兵中爆发的不满情绪 列宁在深思着酝酿着实行新经济政策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1921年3月816日,俄共(布)召开 了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制,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对余粮征集制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列宁在俄共(布)“十大”1912年1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拉格代表会议(第六次全俄代表会议)上把坚持机会主义立场的 孟什维克取消派(1905年革命失败后,大部分孟什维克变为主张取消革命取消革命党的取消派)开 除出党。布尔什维克成为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1918年3月该党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根据列宁建议决 定改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5年12月该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 定易名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1952年10月在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上决定取消双重名称,改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新经济政策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战 时 共 产 主 义 政 策新 经 济 政 策农业 方面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集到国家手中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工业 方面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 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 方面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 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 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少于余粮收集 制)。工业方面: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 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 货币自由交换。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农民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耶戈列夫斯克地方农民的积极性迅速提高。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年 份 项 目1913年1921年 1923年 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 “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1普特=40俄磅 16.38千克“ “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作用(历史意义)作用(历史意义) 突出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恢复经济,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苏联的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示意图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 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拉 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等加入。苏联共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提高了苏联的国 际地位和声望,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 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旗苏联国徽苏联国歌歌词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 ,自由结合成。各民族的意志所建立的苏联 ,统一而又强大,万年万万年!自由的祖国 ,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 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自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伟大的列宁 ,指明路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他鼓 励我们,去建立功勋。自由的祖国,你无比 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 ,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战争中成长,我们的红军,敌人来侵略 ,就消灭干净。斗争中决定后一代命运,领 导我祖国,向光荣前进!自由的祖国,你无 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 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列宁和斯大林正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 化而畅说。他们对苏联的未来充满希望,充 满信心。列宁于1924年逝世以后,苏联人民 在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的领导下,为实 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艰苦奋斗。列宁和斯大林1922年在哥尔克村列宁逝世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 原姓朱加什维利 Stalin 1879.12.211953.3.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 政治家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 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 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 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海报完成五年计划 1928年1932年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为宣传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而绘制)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 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 人打倒。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 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 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 (始建于1932年 当时欧洲最大的水电站)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拖拉机生产线这是苏联1932年为宣传工业化而印发的海 报。1931年,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 口号。1935年5月,斯大林又提出“干部决定一 切”,作为对“技术决定一切”的补充。“技术决定一切”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总产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电力15107432煤664343钢555433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所占地位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所占地位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只用了4年零3个月便提前完成。到1932年,苏联已由农业国 变成了工业国,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70%,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 经济方面的差距大大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1933年1937年,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产量比十月革命前的1913年几乎增长5倍, 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苏联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也有较大提高。“二五”计划也以四年零三个月提前完成。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1921年1940年) 提前完成两个提前完成两个“ “五年计划五年计划” ”; 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19291933年苏联大规模开展的将个体小农私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的运动。为适 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要求,1928年1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到 1937年,93%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 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其中出现的强迫命令现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1929年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红场阅兵(1939年绘制)在苏联每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和11月7日十月革命 纪念日,都要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海报反 映的是一次红场阅兵活动,天上满是飞机,广场上正 在通过由红军士兵组成的方阵。斯大林身后的红旗上 写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伟大旗帜万岁!”海 报上四四方方的建筑是列宁墓。苏联高度集中苏联高度集中 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经济政治体制特点:以国家为核心、特点:以国家为核心、 高度集中高度集中表现:经济上高度集中表现: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 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 文化上高度划一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苏联“大清洗”运动(即“肃反运动”)1934年12月1日,列宁格勒州委书记谢尔盖基洛夫遇刺身亡。斯大林对此大做文章,从1936年到 1938年在莫斯科进行了对部分原共产党高级领导人 的三次公审。第一次公审是1936年8月,针对所谓的“托洛茨 基-季诺维耶夫恐怖中心”的16名被告人的审判,其 中格里格利季诺维耶夫和列夫加米涅夫是重要的前党领导。所有16人被判有罪和处死。第二次公审是1937年1月,被告17人中包括卡 尔拉狄克等。13人被枪毙,其余被关入劳改营,这些人很快死于营中。第三次公审是1938年3月,针对所谓“托洛茨基 和右派集团”,其中包括原共产国际主席尼古拉布 哈林、原总理阿列克塞李克夫、克里斯蒂安见赖可夫斯基和原秘密警察首领雅戈达本人。所有重要 被告人被处死。据估计,19361939年,苏联约400万人遭逮 捕和判刑。到1939年,运动逐渐平息。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幸福的童年海报海报上的文字为“多谢敬爱的斯大林使我们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幅海报是苏联女画家瓦托 琳娜于1939年创作,是为庆祝斯大林的六十寿辰创作的。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宣传斯大林的海报第一学习主题 第2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课堂小结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的重大成就经济政治体制 的严重弊端1.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2.俄共(布)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3.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4.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5.苏联的成立1.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