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人物文化性格研究第一讲:绪论v从我的博客说起v文人之行:大贤不拘细行说v既生瑜,何生亮:人性嫉妒说v君子好色辩:人的情感生活v敬而远之与君子绝交:交友之道v怕死与不怕:生死之道v参考书目v老子v论语v孟子v庄子v司马迁:报任安书(王元化:展卷方颂,血脉开张)v曹植:与杨德祖书,求自试表v诸葛亮:出师表v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v王羲之:兰亭集序v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三军可夺帅,匹夫不 可夺志。v读庄、老,重增其放。v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v非汤武而薄周孔,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 事便发。v游心寂寞,以无为为贵。v陶渊明:归去来辞v刘义庆:世说新语v萧统:文选v韩愈:答李翊书v范仲淹:岳阳楼记v王安石:读v苏轼:贾谊论v太平广记v袁宏道:与丘长孺书v吴敬梓:儒林外史v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 候过客则妓,治钱谷则仓老人,谕百姓则保山婆 。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人间恶趣, 令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v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 ,无绝其源。v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之徒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v黄宗羲:原君v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v袁枚:答杨笠翁书v吕慧鹃等: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传(山东教育)v李树:中国科举史话(齐鲁书社)绪论v一、为何要关注历史人物的文化性格v二、何为知识分子v三、20世纪的知识分子问题v四、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异同v五、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与历史地位v六、文化传统的继承v七、学习方法v一,为什么要研究历史人物的文化 性格v向俊哲先贤学习v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v学做君子v玩世类:上下几千载,数人而已,且不可复得。代表人物有庄子,阮籍v出世类 :一瞻一视,皆具锋刃,以狠毒之心, 行慈悲之事。” 代表人物有达磨,临济v谐世:措大, 立定脚跟,讲道德仁义,学问亦 切近人情, 粘带处多” 。代表人有孔,孟 v适世:为禅,戒行不足;为儒,口不道尧、舜、 周、孔,不擅一能,不堪一务。(袁宏道论四类活法)二、什么是知识分子?v士,知识分子v余英时:西方人将知识分子称为社会的良心 ,是人类基本价值的维护者(如理性、公理 、自由)。知识分子一方面用这些基本价值 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 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 v“除了献身于自己的职业外,还关心着国家 、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的事。 具有宗教承当的精神。”三、20世纪的知识分子问题“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长江v“小资产阶级出身并在地主资产阶级教 导下成长的文艺工作者,在其走向与人 民群众结合的过程中,发生各种程度的 脱离群众并妨害群众斗争的偏向是有历 史必然性的,这些偏向,不经过深刻的 检讨反省与长期的实际斗争,不可能彻 底克服,也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v“须知在今天的文艺战线上,与民族斗 争的其他战线一样,不但存在着保持小 资产阶级错误思想的分子,而且还混有 若干为敌人反动派所派遣的奸细破坏分 子,他们过去利用我们的尊重文化人( 这是对的)与若干同志中的自由主义倾 向(这是错的),散布思想毒素,进行 反对人民的破坏革命队伍与革命文艺队 伍的纯洁的活动。” v白居易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本无心水自闲。何必冲奔山下去,又添波浪向人间。李炜:对知识分子一词的反思臭老九 ,忏悔,原罪v将“分子”一词分为三类:褒类、中性类和 贬类。除了知识分子可以算是中性的外,其 余92个分子类词语,贬义的占78个,褒义的 只有13个。v文章还引用了厉兵的说分子的文章,贬 义类分子词语有扩张的趋势。恐怖分子,走 私分子,制假分子,功分子, 。而褒义的很少,只有积极分子、爱国分子 。四、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异同v古希腊的理性:理论的理性与思辨的理性v西方文化史:静观的人生和行动的人生v希腊哲学家关注的是静观的人生而不是行动 的人生。v基督教与古希腊理性的关系v西方人视知识分子为近代文化的产品,而不 强调其古代的远源。五、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作用v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绝学,为万世开太平。v东方朔: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 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 虎,不用则为鼠。五、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作用v“如果所有社会成员都是一些狐疑满腹的知识分子 ,人人都不断地检验信仰的假定条件,那就没有行 动的人了。另一方面,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 验,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 就会变成教条,想像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 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 觉,就有可能会渐渐烂掉。要激励想像,运用智慧 ,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 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 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该做到足 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 布莱恩麦基 思想家 五、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作用v“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 亦重乎?死后而已,不亦远乎?” v李膺 “高自标持,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 v陈蕃、范滂 “澄清天下之志” v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v东林党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 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六、文化传统的继承v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塑型过程:儒家文化的 影响v学君子之行:“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 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 里仁)无 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孟子 梁惠 王上)v知其所来,用文化来武装自己,构筑美好精 神家园七、学习方法v多读书(孔子的读书三境界,王国维的读书 )v多反思孔子的读书三境界:v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v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v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v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 殊蝶恋花)v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蝶恋 花 )v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