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希腊化时期和 古罗马后期政治思想 l公元前 334 年,亚历山大东侵,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 国,直到罗马最后在前一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各希腊化国家,史称 希腊化时期。这时期文化与古典希腊有不同特点,称希腊化文化 。 l古罗马后期指共和国末期和帝国时期,古罗马人比较力实,在征 服希腊本土前,他们的思想文化还很不发达,没有产生过系统政 治学说。前二世纪,罗马兼并了马其顿和希腊,从此希腊的政治 学说传播到罗马。波利比阿第一个向罗马人介绍了希腊政治学说 ,后又有西塞罗,用罗马的方式把古希腊政治学说通俗、系统地 介绍给罗马人。总的说,罗马人政治思想方面独到的建树不多。 他们主要是将古希腊各派政治学说接受过来,并加以改造发挥。 l但古罗马人的政治实践却有许多创新: 制约平衡的城邦政治 结构; 罗马法; 统治庞大帝国的成功经验,军队的组织管 理,官僚机构的建立和运行机制,一国多制和地方自治经验,将 共和传统理想与帝制需要的巧妙结合。都体现了高度发展的政治 智慧。 l一般世界史或思想史分期是希腊、罗马分开,我们这里将希腊化 与罗马后期合并在一起,因这两个时期有连续性和共同特征。 l罗马早期发展与希腊平行,且没有政治学说。 l一、 城邦的解体和两个帝国的建立 l古代 希腊 世界,曾经存在数以百计城邦。它们规模狭小,各自为政。具有排它 性、封闭性和自给自足的特征。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城邦制度发生危机,逐渐 趋于解体。正在这个进修,北方的马其顿王国崛起。前 338 年,马其顿在喀罗尼 亚战役中击败希腊的反马其顿派的联盟军,次年,马其顿国王在科林斯召开泛希 腊会议,确立了马其顿对希腊城邦的领导地位。各城邦只在形式上独立,实际上 则处于马其顿的控制之下。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城邦的政治地位。前 334 年, 亚历山大东侵,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帝国。希腊各城邦成为这个 庞大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地方政权,城邦制度终于灭亡。 l早期的 罗马 也曾经是一个城邦。在政治制度上,是贵族共和国。古罗马城邦解 体的途径与希腊城邦不同,它不是由外来的征服,而是由于自身的扩张。 l古罗马人权极富扩张性,经过意大利战争,两次布匿战争和三次马其顿战争,于 前二世纪中叶确立了地中海的霸权。以后又继续扩张,形成了横跨欧亚非的大帝 国。 l前一世纪,经过同盟战争之后,意大利人获得了公民权,城邦国家逐渐过渡到全 意大利统一的国家。前 44 年,恺撒建立了军事独裁的统治,共和国已经名存实 亡。恺撒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着手消除罗马与罗马以外地区在公民权 利和政治制度上的差别,从而使罗马不再是一个狭隘的城邦共和国,而是一个统 治事实上已经存在的帝国的中央。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了元首政治,标志共和国 灭亡,和帝国的正式建立。 l罗马帝国有两个意义:地域意义上的和政治体制上的,到奥古斯都建立元首统治 ,两个帝国合一。 l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l这样,西方世界就由城邦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l二、 军事帝国的政治特征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l由规模庞大的帝国取代狭隘的城邦,不仅仅是地域上的扩大。它相应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的 变化。我们认为, 主要有三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l 军事独裁的专制制度代替了民主制度:政治学的沉寂。 l在古代社会里, 要维持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就必须领先强有力的专制度(地域大与专制联 系;城邦小故民主)亚历山大时期的马其顿,以及马其顿帝国分裂后的各希腊化国家,都实 行军事独裁的统治。到了罗马帝国时期,这种专制制度进一步发展。皇帝独揽国家一切大权 ,元老院等民主机构名存实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官僚体系和中央集权的 行省制度。 l另外,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的主要支柱是军队。这两 个帝国都建立了常备军。军队对政局 往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也是统治者压迫人民和进行争权夺势的工具。 l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广大的自由民群众被排除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之外。国家的命运操纵在国 王、皇帝、大臣和将领的手中。人们失去了城邦时代那种对政治的兴趣和热情。 l这种情况反映在政治思想上,表现为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冷漠态度和政治学说的相对沉寂。过 去,城邦曾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城邦的公共生活曾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 他们不再关心政治生活,只关心个人生活,思想理论的中心从研究城邦国家转移到研究个人 的生活。从政治学转移到伦理学。 l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思想就没有发展,没有贡献,相反,这时期是政治思想的重要转型期, 产生了对西方政治文化至关重要的一些新的观念。 l2 、社会的解体与文化的衰落:个人主义和超越主义的价值取向 l这个时期经历了两次文化衰落,一次是城邦的解体,一次是罗马帝国文 化的衰落。 l城邦的解体使人们失去了精神支柱,由于国家的急剧膨胀,个人与国家 的关系开始疏远,个人在国家中的相对价值降低。(分母大,分子相对 价值下降。)人们从城邦退回到自身,从关注公共生活转向关注个人的 生活。城邦解体的结果,是使个人突显出来。 l与此相伴随的,是城邦时代的整体主义被抛弃,个人主义观念开始出现 。 l文化的衰落使人们对现世失望,将希望的目光转向来世。 l这个时期,由于帝国的地域扩大,成分复杂,加之统治者的高压政策, 阶级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表现得十分复杂和尖锐。 l在这个时期,国家成了贪婪的帝王、粗鲁无知的将领们手中的工具。他 们为了争权夺势、互相残杀,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饱受苦难苦和不幸。 专制独裁政治也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带来社会道德的败坏。 l这种情况下,许多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失去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 实世界感到绝望。有进取精神的是些贪婪的帝王和野蛮的将领。在他们 心目中,这个世界是罪恶的,但也是无法改变的。因而, 他们产生了一 种消极的厌世和出世的思想。前者主要注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罪 恶的世界划清界限;后者则寄希望于上帝,寄希望于来生。最后万流归 宗,各种消极避世思想都汇入基督教中。 l3 、各民族的融合和交流:世界主义观念的出现 l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是横跨欧亚非的广大帝国,地域十分广 阔,囊括了当时文明世界的大部分。 l这种帝国的建立,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和文化交流,促使原来排 他的、自我满足的城邦对外开放,与其它广大地域一样,马为帝 国内部与其它地区相联系的一部分。 l城邦时代的希腊罗马人都抱有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他们自视为 优等种族,是神的儿女,古老英雄的后裔,文明、开化、富于理 性和自由的天性,为命运所垂青,。而周围其它民族都是野蛮人 ,愚味,不可理喻,残忍,暴虑,懦弱,怪诞,希腊罗马城邦较 为先进的科学文化,独特的民主生活和政治自由,排外的宗教信 仰和宗教仪式、生活,都构成种族偏见的有力根据。 l这种情况冲击了狭隘的城邦主义和希腊、罗马民族的种族观念。 在政治思想上,产生了人类一体、种族平等的观念和世界主义思 潮。每个人都有双重公民身份,他是所属国家的公民,又是人类 大家庭的一员。两种身份中,个人作为人类大家庭一员的身份优 先于他作为具体国家成员的身份。 l l三、 斯多噶学派( Stoic ) l1 、斯多噶派的流传和主要代表人物 l早期斯多噶派活动于希腊化时期。创始人是塞浦路斯岛的芝诺( 约前 336-264 )他的信徒也多是叙利亚人,所以容易摆脱希腊 城邦主义意识。前 315 年左右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前 300 年左 右开办学校讲学。并建立了他的学派。因学校设在雅典一个画廊 里,画廊音译斯多噶所以被称为斯多噶学派,即画廊学派。 l晚期斯多葛派主要是活动在罗马,所以也叫罗马斯多葛派。其主 要代表人物是塞涅卡(前 3 年 - 后 65 年),罗马的大臣,尼禄 皇帝的教师;爱比克泰德( 60-100 )奴隶出身,后被释放,成 为罗马大臣,是个瘸子,据说当奴隶时受到惩罚所致;马尔库斯 奥勒留( 121-180 )罗马皇帝。 l斯多葛派的思想 l 顺其自然的生活理想 l斯多葛派认为,这个宇宙是和谐有序的,合乎理性的因为它受某种规律 和法则的支配。这种规律和法则就是自然法,也叫理性。同样,人类也 受自然法的支配。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过与自然相协调一致的生活。自 愿与自然相一致的人,就是有德行的,坏人也不得不遵守自然法,但却 是被迫的。塞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 走。”克雷安德比喻说:那些不愿意的人,就象车子后面拴着的狗,不得 不随着车子走。这样,斯多葛派就宣扬了一种命定论。 l怎样才算与自然相协调一致的生活呢?斯多葛派认为,美德就是心灵的 自足。它是人生的唯一的善。因此,要过一种自然相协调的生活,并不 需要健康、财产等物质条件,相反,却 要完全摆脱欢乐、欲望、痛苦和 恐惧,抑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使之服从理性,恬淡寡欲,只求精神上 的满足。因为这种禁欲主义的主张,他们又被称为“禁欲学派”。(伊壁 鸠鲁学派是快乐学派) l斯多葛派把肉体与灵魂、情欲与理性、(兽性与人性)对立起来,贬斥 前者,颂扬后者。爱比克泰德:“在世上我们都是囚犯,并且被因禁在现 世的肉体之内。”塞涅卡:“肉体是精神的负担和刑罚,只有死亡才是快 乐的开始”。奥勒留:“人就是一点灵魂载负着具尸体。”这种思想对后来 基督教产生了直接影响。奥勒留,作为皇帝,感到对公共生活厌倦,他 的最大愿望,是要引退到一个字根表的乡村中去生活。 l( 2 )自然法思想 l 斯多葛派的宇宙观将自然的过程看作一种没有偶然性余地的铁的必然性过 程。支配着宇宙的这种必然性的力量是什么呢? 有时他们称它为“逻各斯”、“命 运”,这是指宇宙内在的规律而言; 有时又拟人化地称之为“理性”,就像人的理 性支配人的肉体一样, 宇宙也有一个主动性的实体或灵魂作为其支配性的力量 ;有时他们以泛神论的方式将其称为“神”、“宙斯”。无论“逻各斯”、“命运”、 “理 性”还是“神”、“宙斯”,都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称呼。 它们是宇宙秩序的创造者、 主宰者,渗透和弥漫于宇宙万物之中, 将万物都置于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之下。 l据斯多葛派的观念,宇宙是一个绝对的统一整体, 而人是这个绝对统一整体中 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小宇宙。 每个人的灵魂也分享了作为宇宙灵魂的“ 圣火”,他的理性是宇宙普遍理性的一部分,他的本性也是宇宙本性在人身上的 分有或体现。因此, 人也必然受那种弥漫于宇宙之中的普遍法则的支配, 构成 自然秩序中和谐的一部分。这个支配宇宙和人的“神”或“理性”就是自然法。 它贯 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芝诺指出:“自然法是神圣的, l拥有命令人正确行动和禁止人错误行动的力量”。 l自然法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服从自然法就是服从自己的本性。克吕西 波说:“所以最高的目的,是按照自然生活, 即按照自己的本性和普遍 的本性生活,决不做共同法所禁止的事情, 即决不做贯穿于一切事物之 中的正确理性所禁止的事情。” l西塞罗坚定地宣称,在人定法之上,还有一个自然法存在着。 它来自于 自然,来自于统治宇宙的上帝的理性。 由于“人是具有充分理性的动物” ,而“理性是人和上帝两者共同具有的第一份财富”, 也就是说,由于人 具有与上帝同一性质的理性,所以, 自然法是上帝与人共有的,它在上 帝的“世界天国政府”中存在, 在人类社会中也必然存在。 l关于自然法的性质和作用,西塞罗写道:“真正的法律, 是与自然相一 致的正确理性。它是普遍适用的,不变和永恒的。 它通过命令要求人们 履行义务,通过禁令使人们不去做不正当的事情。 它的命令和禁令永远 影响着善良的人们,对坏人却不起作用。 企图改变这一法律是罪恶的, 试图废除其任何部分都是不允许的, 完全废止它则是不可能的。元老院 和人民都不能使我们免除遵守这一法律的义务。 我们也不需要在我们自 身之外去寻找这一法律的解释者和辩护人。 无论在罗马,还是在雅典, 在今天或是未来,它不会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种永久不变的法律,在任 何时候对任何民族都是有效的。 l 西塞罗指出,这种自然法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社会立法的权威,是衡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