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思考与练习题4-1 机床夹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4-2 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法的哪些?其原理是什么?4-4 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4-5 什么是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以及欠定 位?4-7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题图4-72所示各定位方案 中,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4-9 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4-10 如图4-73所示为一圆柱零件,在其上面加工一键 槽,要求保证尺寸 ,采用工作角度90的V形块定位,试计算该尺寸的定位误差。4-11 有一批如图4-74a所示的工件,除A,B处台阶面 外,其余各表面均已加工合格。今用图4-74b所示的夹具方 案定位铣削A,B台阶面,保证300.1mm和600.06mm两个尺寸。试分析计算定位误差。4-13 简述夹具夹紧力的确定原则。第五章思考与练习题5-1 什么叫主轴回转误差?它包括哪些方面?在影响主 轴回转精度方面,车床和镗床有何不同?5-2 在卧式镗床上来用工件送进方式加工直径为 200mm的通孔时,若刀杆与送进方向倾斜 ,则在 孔径横截面内将产生什么样的形状误差?其误差大小为多 少?5-3 在车床上车一直径为 80mm、长为 2000mm的 长轴外圆,工件材料为45钢,切削用量为:刀具材料为YT15,如只考虑刀具磨损引起的加 工误差,问该轴车后能否达到 IT8 的要求?5-4 什么是误差复映?误差复映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 有关?5-6 在车床上用前后顶尖装夹,车削长为800mm,外径 要求为 的工件外圆。已知,试求:仅由于机床刚度变化所产生的工件最大直径误差,并按比例画出工件的外形。仅由于工件受力变形所产生的工件最大直径误差, 并按同样比例画出工件的外形。上述两仲情况综合考虑后,工件最大直径误差多 大?能否满足预定的加工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可采取哪 些措施解决?5-7 已知车床车削工件外圆时的 ,毛坯 偏心 ,毛坯最小背吃刀量 问:毛坯最大背吃刀量 ?第一次走刀后,反映在工件上的残余偏心误差 多 大?第二次走刀后的 多大?第三次走刀后的 多大?若其他条件不变,让 ,求 为多大?并说明 对残余偏心的影响规律。5-10 批量生产图5-99所示零件,设A、B两尺寸已加工 好,今以底面定位镗D孔,求此工序基准不重合误差。5-11 有一批套筒零件如图5-100所示,其他加工面已 加工好,今以内孔D2在圆柱心轴d上定位,用调整法最终铣 削键槽。若定位心轴处于水平位置,试分析计算尺寸L的定位误差。已知: ,心轴直径。5-12 在某车床上加工一根为1632mm的丝杠,要求加 工8级精度,其螺距累积误差的具体要求为:在25mm长度 上不大于0.018mm;在100mm长度上不大于0.025mm;在 300mm长度上不大于0.035mm;在全长度上不大于0.08 mm 。在精车螺纹时,若机床丝杠的温度比室温高 2 , 工件丝杠的温度比室温高7 ,从工件热变形的角度分析, 精车后丝杠能否满足预定的加工精度?5-14 有一板状框架铸件,壁 3 薄,壁 1 和壁 2 厚, 当采用宽度为B的铣刀铣断壁 3 后(图5-102),断口尺寸 B 将会因内应力重新分布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附加题:在三台车床上各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后经测量,若各批工件分别发现有下图所示的形状误差: ( a ) 锥形;( b) 腰鼓形;( c )鞍形。试分别分析说明可能产生这三种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试分析分别采取何措施减小其误差?答:1.主轴回转轴线与导轨在水平内的平行度误差;2.刀具的磨损;3.误差复映。答:1.导轨水平内的直线度误差;2.工件的刚度差;3.误差复映。答:1.主轴回转轴线与导轨在垂直内的平行度误差;2.导轨水平内的直线度误差; 3.机床的前后顶尖刚度差;4.误差复映。答:1.2.3.4. 5-17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 ,若此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差 ,公差带中心 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其偏移量 。试指出该批工件 的常值系统性误差及随机误差多大?并计算合格品率及不合 格品率各是多少?能否修复?计算工艺能力系数Cp 。5-19 在自动加工一批外径为 的小轴。现 每隔一定时间抽取容量n=5的一个小样本,共抽取20个顺序 小样本,逐一测量每个顺序小样本每个小轴的外径尺寸。并 算出顺序小样本的平均值 和极差 ,其值列于表5-6。试 设计 点图,并判断该工艺过程是否稳定?5-21 试述表面粗糙度、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对机器使 用性能的影响。5-22 为什么在切削加工中一般都会产生冷作硬化现 象?5-23 什么是回火烧伤?什么是淬火烧伤?什么是退火 烧伤?为什么磨削加工时容易产生烧伤?5-24 试述机械加工中工件表面层产生残余应力的原 因。第六章思考与练习题6-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6-2 何为工序、工步、走刀?6-3 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 哪些?6-4 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各有何特点?6-5 试简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理,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 。6-6 拟订工艺路线需完成哪些工作?6-7 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在同一尺寸 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6-8 加工图6-49所示零件,其粗基准、精基准应如何选 择?(标有 符号的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图6-49a b、c所示零件要求内外圆同轴,端面与孔心线垂直,非加工 面与加工面间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图6-49d所示零件毛坯 孔已铸出,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6-9 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过程都要划分为几个阶段进 行,为什么?6-10 试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 过程的工艺特征,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6-11 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6-12 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本工 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的影响?6-13 图6-50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0、 B0 、 C0 、 D0是封闭环),哪些组成环是增环?哪些组成环是减环?6-16 图6-52为齿轮轴截面图,要求保证轴径尺寸 和键槽深 。其工艺过程为: 车 外圆至 ; 铣键槽深至H;热处理;磨 外圆至尺寸 。试求工序尺寸H及其极限偏差。 6-19 成批生产条件下,单件时间定额由几部分组成? 各代表什么含义?6-22 图6-54所示减速器某轴结构的尺寸分别为:要求装配后齿轮端部间隙A0 保持在0.100.25mm范围内,如选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 定A1、 A2、 A3的精度等级和极限偏差。(设A1为协调环) 6-23 图6-55所示为车床溜板与床身导轨的装配图,为保证溜板在床身导轨上准确移动,压板与床身下导轨面之 间的间隙须保持在0.10.3mm范围内,如选用修配法装配, 若确定A为修配环,,试确定图示修配环A和其他有关尺寸的 尺寸公差(Ti =0.2mm)和极限偏差并计算最大修刮量Kmax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