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电算化培 训教师联系方式 刘纯超 副教授 工作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电话:13518821749 电子邮箱:lys070601126.com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 第一节 计算机的一般知识主要内容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种类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2月。当时设计这台计算 机是为了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事弹道课题的大量计算问题, 它把计算一个有关发射弹道导弹的运算题目的时间从台式计数器 所需的710小时一下缩短到30秒。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进步。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已经将近60年,在这60年里, 计算机发展非常的迅速。按照计算机基本开关逻辑部件所使用的 物理器件的变迁为依据,我们通常把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 下四个阶段: 1.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2. 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3.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时代 4. 第四代计算机(1971现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时代 20世纪90年代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迅猛的阶段,产 品不断升级换代。未来计算机将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 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有如下特点: (一)运算速度快。 (二)计算精度高。 (三)存储容量大。 (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五)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三、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种类很多,用途也不少,按不同 的标准可以有以下不同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 划分,可将其划分为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电 子计算机和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三类。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可将其分为通用 机和专用机两种。 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可将计算机分为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五大 类。 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可将计算机分为微型 计算机(也称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终端计 算机等。 四、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是计算机在 各个领域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指用计算机完成科学研究和工 程技术等领域中涉及的复杂的数据运算。科学 计算是计算机最早应用的领域。 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虽然现 在此应用的比重在下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性、计算量、 精度和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科学计算在现代 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仍在不断提高,特别表现在 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中显得更为重要。例如,人 造卫星轨迹的计算,宇宙飞船的研究设计都离 不开计算机的精确计算。 (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计算机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存储、分类、加工、利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数 据处理是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的基础,各类管理 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 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都需要数据处理的支持。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投入商业应用以来, 数据处理已逐渐成为计算机应用最主要的任务。会计 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于数据处理的一个典型实例。 利用计算机完成原来由人工所作的大部分会计核算工 作,如设置会计科目、填制会计记账凭证、登记会计 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 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销售管理、往 来账款管理等与会计系统相关的工作。 由于计算机能够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目前有越 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计算机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包 括物质、设备、生产、销售和人力资源等管理在内的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ERP。第二节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P38 (一)主机: 1、CPU:运算器、控制器 2、内存储器 (二)外部设备 1、输入设备 2、输出设备 3、外存储器要求掌握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熟悉计 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常用 术语和主要性能指标。1946年,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 家冯诺依曼(JohnVon Neumann)提出并论证了计算 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目前的电子计算机都在沿用 冯诺依曼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三大要点: 1. 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程序。 2. 将程序(包括数据和指令序列)事先存放在存储 器中,当计算机工作时,能够自动、高效地从存储器 中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 3.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包 括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 基本部件组成。 上述观点被称为著名的冯诺依曼思想,其中最重 要的可总结为“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冯诺依曼思想 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开始,而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 算机则一直延用至今。 一、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了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按照主 频的节拍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指挥计算机进行工 作。运算器是指在控制器控制下算术运算和逻 辑运算的计算机部件运算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 心部件之一。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 性能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档次。 Pentium III和Pentium IV是目前市场上主流 CPU的型号。CPU有两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字 长和主频。关于字长和主频的具体内容,我们 在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部分再给大家详细介 绍。 二、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记忆装置 ,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它的基本功能是在控 制器的控制下按照指定的地址存入和取出各种 信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元是字节(简称B) ,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的总和称为这个存储 器的存储容量。描述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按从小 到大的顺序排列,分别有B、KB、MB、GB、 TB。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TB=1024GB=10241024MB=102410241 024KB=1024102410241024B 按照存储器在计算机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 同,可分为两大类型: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1.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也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它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是仅次于CPU的重要器件之一。中央处理器 加上内存就是通常所称的计算机主机。内存按其功能,又可分为 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 (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1) ROM、RAM和Cache。 只读存储器(ROM)存放重要的、固定的并且反复使用的程序 和数据。ROM中的内容只能读出、不能写入。ROM依靠电池供 电,关闭计算机电源后,其中的信息并不会丢失。 随机存储器(RAM)可以随时读出和写入,用来存放计算机工 作时所需要的程序和各类数据,RAM依靠计算机电源供电,当切 断计算机电源之后,RAM中的信息就完全消失。通常情况下,人 们所说的微机内存指的是随机存储器(RAM),它有较高的读写速 度,但存储容量小且价格较贵,不能永久地保存程序和数据。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CPU和RAM之间速度不 匹配的矛盾而产生的。 (2)存储容量和存取时间。这是内存性能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一 般来说,内存容量越大,则程序运行速度相对就越快。存取时间 越短,则性能越好。 2.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又被称为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主要用来存储大量的暂 不参加运算或处理但需要长期保留的数据和程序,它是内存的后备和补 充。常用的外存储器有磁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移动存 储设备与活动硬盘等。 (1)磁盘存储器。常见的有软盘存储器和硬盘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简 称软盘,目前常用的软盘是3.5英寸软盘,容量1.44MB。软盘容量较小 ,读写速度也比较慢。硬盘存储器简称硬盘,通常固定在主机箱中,存 储容量较大,目前微机上的硬盘容量一般在几十GB,而且读写速度较快 。 (2)光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简称光盘,是一种大容量的辅助存储器 。它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存时间长、价格低和便于携带 等特点,是现在使用很多的一种存储设备。普通用户使用的光盘大多是 只读式光盘(CD-ROM),容量一般在几百MB。要使用CD-ROM,微机上 必须配备CD-ROM驱动器,简称光驱。其读取速度比软盘快,比硬盘慢 。 (3)磁带存储器。磁带存储容量大、卸载方便,经常用来作为海量数 据的存储和磁盘上数据的后备介质,是计算机用来保存数据文件的大容 量存储器,其速度比磁盘慢。 (4)移动存储设备与活动硬盘。常见的有U盘、活动硬盘和存储卡。 U盘容量通常在几十兆到上百兆,具有先进的写保护装置,并且体积小 ,即插即用,非常方便。活动硬盘容量高达几十个G,它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携带方便、抗震性强等优点,比较实用。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 1、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支撑服务系 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2、应用软件: 用户软件、应用软件包 要求熟悉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掌握系统 软件的基本内容,掌握常用应用软件类 别。计算机硬件是一种物理实体,看得 见,摸得着,而计算机软件是一种逻辑 实体。硬件是软件工作的物质基础,由 软件指挥硬件工作。计算机软件是指在 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应的各种 文档资料。 通常把计算机软件分为两大类:系 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一、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 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各类支持服务 程序。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的核心。在所 有软件中,操作系统是最靠近硬件的, 是对“裸机”在功能上的首次开发和扩充。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 Windows NT、Linux等。微机上使用的 操作系统通常是 Windows 98、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2. 语言处理程序 (1)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又称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为解决 某个实际问题而编写程序时所使用的语言,是人和计 算机之间实现信息交换的一种工具。按照语言对计算 机硬件的依赖程度,计算机语言可分为三大类,即机 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直接使用机器指令代码 编写的语言,用二进制表示,是计算机唯一能直接识 别并执行的语言。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一种符号化的机器语言 ,它将二进制指令码用英语单词(或缩写)作为助记符来 表示,如ADD表示加法,MOV表示传送等。要使计算 机能执行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把该源程序翻译 成机器语言程序(目标程序)之后才能执行。 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接近自然语言,一般 采用英文单词描述语句,便于理解、记忆和掌 握。高级语言源程序是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 和执行的,必须被翻译成计算机可执行的机器 语言程序(目标程序)后才能执行。翻译的方法 有两种:一种是解释方式,另一种是编译方式 。常用的高级语言有 BASIC和 Visual Basic、 C语言和 VisualC+等。 (2)语言处理程序 语言处理程序包括汇编程序、各种高级语 言的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等,其任务是将使用 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 机硬件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二进制语言程序( 即机器指令代码)。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财会金融等领域,经常需要存储并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