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5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5页 / 共65页
第6页 / 共65页
第7页 / 共65页
第8页 / 共65页
第9页 / 共65页
第1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研究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为上海市幼儿教师而作,2007/03/08,上海教研室张 华 (hzhangkcx.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副主席从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说起一个国王的爱女莉诺尔(Lenore)得了重病。“如果我能 得到月亮,”她告诉国王:“我就会康复。”不幸的是, 不论宫内大臣,还是皇家男巫或皇家数学家都不能帮助国 王实现莉诺尔公主的请求。国王勃然大怒,陷于失望的深 渊。这时,只有宫廷小丑想到去问问公主,她想要的月亮 有多大、多远: “您想要的月亮是多大的?” “它比我大拇指稍微小一些,”她说:“因为当我对着月 亮,竖起大拇指时,它刚好遮住月亮。” “那月亮有多远?”宫廷小丑问道。 “它不比我窗外的树高,”公主说:“因为有时后,我在 最高的树枝中间找到它。” 听了公主的话,宫廷小丑就让皇家金匠铸成一个小而圆的 金月亮,仅比莉诺尔公主的大拇指小一点点,同时将它系 在一条金锁链上,送给了公主。很快,公主康复了。James Thurber, Many Moons寻找每一个幼儿心中的“月亮”,并帮助它“升起”,是幼儿园课程开发、教学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奥秘一、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儿童地位与社会文明问题1:对一个教育者而言,“民主”意味着什么?儿童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生存状态是衡量一社会文明程度的 重要标志。 在专制社会,不仅占人口大多数的群体沦为社会不利阶层并 变成少数优势阶层的附庸,而且,儿童沦为成人的附庸。在民主社会,不仅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共享的利益充分增加、 互动更为自由,而且,儿童获得独立价值、内在价值,并与 成人形成民主关系。这种民主关系集中体现在儿童与家长之 间、儿童与教师之间。 问题2:儿童,在我国社会处于怎样的地位?从我的老乡孔子谈起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人文精神之一是教育精神。中华民族最大的悲剧之一是成人不懂得尊重儿童的 价值尊严和儿童自己的思想。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暂 时弱一点,也不在于知识技能太扎实、太熟练了, 而在于它以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为媒介、用市场上 的交换价值和政治上的控制力量摧毁了人生最高价 值精神自由,剥夺了人的探究、创造的权利, 因而是反人性的、不道德的。 (二)世界百年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儿童是目的,抑或手段?这是任何课程改 革必须回答的问题。任何课程改革,只有从儿童的生存状态出 发,并为了改善儿童的生存状态,才是道 德的。任何课程改革,如果仅从某种社会需要( 成人的需要,或成人认为的“儿童的需要”) 出发,漠视儿童的生存状态,那就是工具 化的(不道德的,或非道德的)。 (三)对57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估计绝大多数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特定历史时期 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每一个 具体的儿童的生存状态鲜被关注。我国历史上由政府发动的“自上而下”的课程改 革基本上是工具化的。(四)重申我国当前(第八次)课程改革的 价值基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灵魂和一以贯之的 价值追求。这也是为什么把本次课程改革称为“素质教 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学生的生存危机,完善学生的生存状态,让学生过 健康、快乐而有质量的学习生活,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和归宿。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中,严肃的教育危机意识是宝 贵的。我国学生面临三重危机第一,不能好好睡觉,健康的权利被剥夺第二,不能充分运动、游戏、参与社会实践,生 活的权利被剥夺第三,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念,探究的权利被 剥夺应试教育是疯狂的、非理性的、仅仅把学生当作 社会竞争(学业竞争、升学竞争)工具的教育。为大家呈上一份学生作息时间表学校起床时间要求到校时间晚上睡觉时间山东WD一中4:306:0023:00山东TC一中4:10(夏) 5:10(冬)5:00(夏) 5:40(冬)23:00青海HZ一中4:006:0023:30吉林YS实验 高中5:005:3023:00河南NL一中5:206:0023:00吉林PS一中4:306:3023:00资料来源:赵洪涛:谁是素质教育的绊脚石,教育参考2006年4月学校起床时间要求到校时间晚上睡觉时间河南LY一高5:005:3022:50天津SZ中学5:307:2024:00云南QJ一中5:306:3024:00内蒙古WH一 中5:306:3023:00上海华东师 范 大学二附中6:307:1022:00北京十一中7:007:2522:00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曾振宇教授对1100 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大约3的中学生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77.5%的学生睡眠时间只有67小时19.5%的学生睡眠时间只有45小时资料来源:赵洪涛:谁是素质教育的绊脚石,教育参 考2006年4月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是野蛮的社会;一个不能保护其后代身心健康的社会,是没有将来的社会。当前,我国学生的生存危机已到了无以复加 的程度。让我国学生在学校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探究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创造是每一个人的普通(日常) 能力。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是目的,尊重学生的探究权利,珍视学 生自己的观念,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这意味着 第一,让学生探究并体验有结构的学科知识,发展对学科 的内在兴趣第二,让学生探究并体验现实生活,学会有创意地去生活第三,不论在学科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同时地关注:学生 自己的思想或观念;学生的真实体验第四,让学校成为产生知识、创造文化的地方,有意义的 探究精神应成为学校文化的精髓二、我国为什么进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一)在应试教育价值观主宰之下, 教师与学生同时被扭曲、异化“教师即工人”“教师即教官”“教师即狱吏”“教师即银行储蓄员”“教师即邮递员”(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 专业标准的实质“标准化运动”的本质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的专业化。各行各 业的“专业标准”及相应评价、监测体系的建立是民 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社会专业化的重要特点是“学在民间”而非“学在官府” 。这意味着一大批高质量的专业中介机构和公共领 域的诞生。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既是评价教师教育课程 质量的准则,又是邀请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 与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 请柬”,因为它指明了教师的专业理想和好的 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专业标准:既是区分合格教师与不合格 教师的准则,又是指引教师专业发展的“灯塔” 。(三)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三大理念1. 儿童为本教师是儿童(0-18岁)学习的促进者。儿童发展是 教师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师在帮助儿童发展的 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为改变教师教育中忽视 儿童和儿童研究的倾向,教师教育课程应体现社会 进步对儿童发展的新要求,反映儿童研究的最新成 果,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帮助学习者理解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引导他们在 学习和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亲近、观察、倾听、研 究儿童,学会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热爱儿童,促 进每一位儿童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 实践取向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工作是融入了个人经验 与生活的实践,教师需要在反思性实践中实现专业 发展。为改变教师教育中存在的脱离实践、轻视反 思的倾向,教师教育课程应强调实践性学习,体现 强烈的实践意识,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引导未来教师积极参与和研究教育实践,促使他 们立足真实的教育情境,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教师通过独立反思与合 作研讨解决真实、复杂的实践问题,在问题解决中 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3. 终身学习教师是终身学习者。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 的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终身的专业学习。为改变教 师教育中轻视专业学习能力培养、职前与在职教育 脱节的倾向,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与在职教育 课程的一体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生成 性,重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未来教师把对 教师专业的想象、期待与当前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理解当前的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觉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帮助教师理解教学工 作与专业学习的关系,结合自身的专业实践,不断 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学 习社会的促进者。三、我国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存在的根 本问题是什么?(一)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让幼儿走得更快,还是走得更远?经验告诉我:在知识、技能学习方面,中国的幼儿 与其他国家相比,是走得最快的。这不仅不是一个 个具体的幼儿和整个民族的福祉,反而是个体和社 会的悲剧。“走得更快”很可能以阻碍儿童“走得更远”为代价。在知识、技能方面一味求多、求快的根源是社会中 的“精英主义”价值观和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将残酷的社会竞争无情地引入了幼儿园 。我期冀一批有专业良知的园长、 教师和家长顶住压力、创造良好 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人生的道 路上走得更远。(二)学习:幼儿的存在方式1. 学习是儿童精神自由的自然体现 “Study, ,is a way of beingit is an ethics” (Alan A. Block)2.幼儿是知识的创造者 “儿童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就是在创造知识。” 约翰霍尔特(John Holt)3.幼儿是学习的创造者 幼儿自行进行学习,教师、家长和其他成人只能提 供学习的环境或条件。教育者的根本使命是保障儿童意志自由和探究、创 造权利的实现。为此,必须在教育和社会中确立“儿童的标准” 基于儿童的内在价值衡量儿童的表现。这既包括“儿童文化的标准”保障儿童文化、 儿童阶段、儿童时代的独特价值的实现,拒绝用成 人的标准衡量儿童;又包括“儿童个性的标准” 保障每一个儿童独特价值的实现,拒绝用其他儿 童的标准衡量“这个”儿童。四、怎样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的故事说起安娜弗洛伊德说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努力让孩子们发挥积极性, 然后,我向他们学习。或许我从他们身上所追溯的 东西比我自己做的多我想,如果你把我和一群小 孩子放到一个房间里,你会看到我在仔细观察他 们,努力在用各种方式跟踪他们,而且,当我离开 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我对我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倍 感困惑,我对我自己并不确定,甚至相当不确定。我敢说,克莱因(Melanie Klein)夫人则两样。我 相当确信,她对孩子们身上在发生的东西有相当好 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候立刻就产生)。她总是毫 不犹豫地让我们知道她对小孩子心理发展的线索有 敏锐的认识。很久以前,我的一个同事问我,克莱 因夫人如何对婴儿和学前儿童的心境知道得如此准 确。而我被激怒了,我记的说:“你去问她,然后 回来告诉我们!”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会更轻松一 些,我会说这样的话:“她知道我们尚未发现的东 西,我们应为之感动。”我可能还会加上这一句: “克莱因夫人告诉了我们她认为会在孩子们身上发 生的东西,而我们依然在通过观察他们并倾听他们 而努力发现实际上将在儿童身上发生什么。这就是 我们之间的区别。” (Vivian Paley: The Boy Who would be a Helicopter. Harvard, pp.vii-viii)孩子有成堆的黄金和珍珠,但他到这个世界上来,却像一个乞丐。他所以这样假装,并不是没有缘故。这个可爱的小小的裸着身体的乞丐,所以假装着完全无助的样子,便是想要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泰戈尔:孩童之道,载新月集。如果不得不把我的观点一言尽之,那就是 思想儿童的思想、体验儿童的体验,并 由此出发为儿童提供可能的帮助。(一)什么是“幼儿教师的研究” ?1.“幼儿教师的研究”是在指导幼儿从事游戏、生活 、运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幼儿教师的研 究”是一种“嵌入”教学的研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