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掌握让学生掌握 议论文的说理方法议论文的说理方法一、对事例论据进行分析举例后进行分析,可以揭 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 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借助教材,教给学生一点方法。1、概念分析法。指的是对文章中心 论点,或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进行 阐释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这有 助于读者对中心论点正确的认识。如谈骨气 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 的”之后,接着就对骨气的含义进行阐释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 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 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 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 就叫做有骨气。又如:敬业与乐业对“敬业”的阐释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 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的 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 的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 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 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便是敬。还有不求甚解中“不求甚解”的概念阐 释。2、分层论说法。把所论的问题分出几个层次 ,一一进行论述,使文章条理 清晰,文章内容充实。如敬业与乐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 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 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 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 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 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 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 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 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作 者对获取兴趣的原因进行分层多方剖析,把道理 讲得深讲得透。 3、以退为进法。是一种富有逻辑力量的反驳方 法。为了驳倒对方,先承认对方的 议论是正确的,这是“退”,然后进 行论述,反驳对方荒唐之处,导出 正确的结论,这是“进”。如理想的阶梯 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天 的处境,总不致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冒着受 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致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 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 想的人奋发向上。高尔基从小饱尝人间的辛酸 ,旧社会血泪的鞭笞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 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 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 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 鸣电闪中展翅翱翔。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 算什么呢?有的青年埋怨自己的岗位平凡。这 也可能是事实。 但革命事业需要三百六十行,绝大多数人都 要在平凡岗位上工作。无志之人,将使生命 比岗位更平凡;有志之人,将在平凡岗位上 成功。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夜 间在如豆的昏黄油灯下演算,打下牢固的根 基,后来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开普勒长期 操劳杂役,业余苦钻,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 定律。道尔顿是中学教员,爱因斯坦是小职 员,那些发现纺织机、蒸汽机、飞机、火车 的,他们的职业、岗位不也都很平凡吗?可 见问题不在于岗位,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的崇 高理想和为这理想而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 4、类比说理法。为了说明某种事物的性质,先 用另一事物与之比较,然后在根据 两者的相同点进行推论,从而说明 他们在另一点也相同。这种方法, 不仅能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具体 ,而且富有启发性,能收到较好的 效果。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将自己的情况 与齐王的情况进行类比。自己因为有人“ 私我”“畏我”和“有求于我”所以受到蒙蔽 ;而天下人对齐王来说,也正是有的“私 王”,有的“畏王”,有的“有求于王”。根 据这一相同点,邹忌推出了这样的结论: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的类比,合 情合理,富有启发性所以齐王立刻领悟, 并马上下令奖赏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最 后诸侯皆服,此所谓战胜与朝廷。 5、析薪破理法。 刘勰说:论如析薪,贵如破理”就是说, 写议论文就像劈柴一样,可贵的是要破在 纹理上。就是按事物固有的“纹理”,根据 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说理的方法。这 种方法运用好,可以把观点讲得清清楚楚 ,让人心服口服。 “破理”必先“识理”,识理越透,破理越巧 。识理即看准事物纹理,一破到底,揭示 出事物的本质。如敬业与乐业作者在论证“要乐业”时,抓住 事物固有的纹理(事物的实质)“怎样对待 苦与乐”进行剖析:“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 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 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 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 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 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 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 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 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 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 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 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 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 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 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 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 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 生。”经过作者的剖析说理,读者明白了“劳苦总 是免不掉的”,“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 观的事”,“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凡职业 都是有趣味的”这些道理。明白乐业的可行性。 又如理想的阶梯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可怕的。人生 七十古来稀,1/3要睡去,再除去幼年玩 耍的时间,学习与工作大约只有30几年, 一万多天。虚度一日就等于耗费生命的万 分之一。作者在论述“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 间的人”时,抓住时间匆匆,流逝无情这 一“纹理”,算了一笔时间账,说明珍惜时 间的必要性,要我们不能虚度光阴。6、正反对比论证法。让正反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突出论点。 如理想的阶梯 没有理想的人,不懂人生的意义,自然不 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 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 标的实现。通过对比论证,突出了理想与 珍惜时间的关系。 此外,还有引证法,比喻论证法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