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发展 的脉络。的脉络。 (二)方法与过程: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二)方法与过程:梳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 的脉络。的脉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中国古代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中国古代散 文的热爱。文的热爱。概概 述述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 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古代把与韵文、把与韵文、 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散文”,即除诗、 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 品,都一概称之为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散文”。现代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 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 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 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 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1)叙事散文: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2)(2)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 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3)(3)写景散文: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 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散文的主要特点1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表现手法不拘一格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 “神不散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主要是从散文 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 确而集中确而集中。2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 性强,情感真挚。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 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 领会更深的道理。领会更深的道理。3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的鉴赏技法1 1、读散文要识得、读散文要识得“文眼文眼”。2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 的立意。的立意。 以以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为线索,如巴金的灯灯; 以以感情的发展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荔枝蜜; 以以时间顺序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长江三日; 以以空间顺序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绿; 以以人物活动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为线索,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 6)以)以事理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琐忆。 3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卜辞(殷商、巫师 )片段散文甲骨文尚书(商周、史 官)记言史料的汇 编诸子散文:寓理于形寓理于形(说理)(说理)历史散文(记事)(记事)(春秋战国 哲学家、 史学家) 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基本形式,即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基本形式,即议论文和叙事文议论文和叙事文。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墨、纵横、杂、农、小说十 家家 代表:儒家论语(语录体语录体)孟子(对话式论辩对话式论辩)荀子;道家老子老子1 老子2、庄子(寓言故事、想象力寓言故事、想象力);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杂家有杂家有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等文风方面 论语言简意赅 墨子讲究逻辑 孟子言辞雄辩 庄子想象奇特荀子论证缜密 韩非子犀利峻峭 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 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尚书以记言为主有编年体编年体的左传(左丘明)【标准叙事散文初步成熟标准叙事散文初步成熟】, ,有国别体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记言,议论纵横记言,议论纵横)等,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其中的褒贬 是通过一字一句来显示的。 晋公子重耳出亡晋公子重耳出亡郑伯克段于郑伯克段于 鄢鄢秦晋淆之战秦晋淆之战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中 的意义很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 书出来。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世称,世称“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 ”。汉代散文汉代散文政论文政论文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论积贮疏过秦论过秦论、晁错 论贵粟疏论贵粟疏东汉王充东汉王充论衡论衡史传文史传文 :西汉司马迁、东汉班固汉赋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 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纪纪”“”“传传” ” 是纪传散文。是纪传散文。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赋赋 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汉代最流行的文学体裁赋的特点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丰富 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 连称。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 战国后期的荀子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 色赋等。 西汉赋家有司马相如、杨雄、枚乘;东汉赋家有班固、张衡。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 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 .汉赋的发展汉赋的发展大赋大赋 京都赋京都赋 小赋小赋 (抒情) 代表作家、作品:枚乘的七发 司马相如的司马相如的子虚子虚、上林上林 扬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班固的两都赋两都赋张衡张衡二京赋二京赋、归田赋归田赋蔡邕的述行赋 祢衡的鹦鹉赋 赋体的流变:赋体的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魏晋南北朝散文魏晋南北朝散文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的自觉时期这个时期的散文具有如下的特征: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 往往密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赋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赋)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 裁愈益多样化。(骈文骈文) 代表作家: 魏 曹氏父子 魏晋 阮籍、嵇康 东晋 王羲之、陶渊明 南朝 鲍照 曹丕曹丕与吴质书与吴质书 嵇康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巨源绝交书 阮籍阮籍大人先生传大人先生传 王羲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 陶渊明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 刘义庆刘义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郦道元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注 颜之推颜之推颜氏家训颜氏家训 鲍照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登大雷岸与妹书 孔稚圭孔稚圭北山移文北山移文 陶弘景陶弘景与谢中书书与谢中书书 吴均吴均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丘迟丘迟与陈伯之书与陈伯之书 王粲王粲登楼赋登楼赋 曹植曹植洛神赋洛神赋 向秀向秀思旧赋思旧赋 江淹江淹恨赋恨赋别赋别赋 庾信庾信哀江南赋哀江南赋骈 文骈 文也称也称“ “骈体文骈体文” ”、“ “骈俪文骈俪文” ”或或“ “骈偶文骈偶文” ”;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 ,故也称,故也称“ “四六文四六文” ”。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 锵。盛行于六朝。锵。盛行于六朝。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 ,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踰十晨,严 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唐宋散文唐宋散文一方面扬六朝余波,有讲究辞采的骈文另一方面革六朝旧习,有散行流畅的古文 代表作家: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王勃滕王阁序韩愈师说师说进学解进学解杂说杂说送李原归盘古序送李原归盘古序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送孟冬野序送孟冬野序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捕蛇者说僮区寄传僮区寄传三戒三戒永州八记永州八记蝜蝂传蝜蝂传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亭记五代史五代史 伶官传序伶官传序丰乐亭记丰乐亭记杜牧阿房宫赋阿房宫赋秋声赋秋声赋苏轼石钟山记石钟山记超然亭记超然亭记喜雨亭记喜雨亭记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赤壁赋王安石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苏洵苏洵六国论六国论曾巩曾巩墨池记墨池记苏辙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黄州快哉亭记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 韩愈韩愈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古文运动的领袖古文运动的领袖,”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 ”之首,之首, 苏东坡称赞他为苏东坡称赞他为” ”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 ”。他的文章。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曲折多姿、新 奇简劲、奇简劲、逻辑严整逻辑严整、融会古今。、融会古今。 柳宗元柳宗元 字子厚,反对六朝以来的绮靡浮艳文风,字子厚,反对六朝以来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欧阳修欧阳修 字永叔,号字永叔,号” ”醉翁醉翁” ”、” ”六一居士六一居士” ”,杰出博学的散文家,提倡简而有,杰出博学的散文家,提倡简而有 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富情韵美和音乐性。 苏轼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 。谥文忠,后人也称为。谥文忠,后人也称为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