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 广陵之去、到诗题给我们哪些信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 白人物:事件:地点:孟浩然和李白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黄鹤楼李白,号太白(公元701-762年)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小时候学习了很多书,十五岁,做的文章已经很出色。他喜欢游览山水名胜。从二十岁起,他差不多游遍了四川境内的名山大川。在青年时期,李白就有了丰富的学问和很高的文学修养。他富于正义感,热爱自由,性格豪放。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千多首诗,人们称他“诗仙”。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 诗人,他和李白是好朋友。 广陵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之”是“去”的意思。 公元726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写了这首诗。 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 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 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 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 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 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 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 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 ,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 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 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 ,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 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 首千古名诗诞生了。黄 鹤 楼 黄鹤楼故址在现在 的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 鹄矶上,自古是游览胜 地。现已重建。传说有 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 故称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mn gfnwi西东长 江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注释: “故人”就是“老朋友”,指孟浩然。 “辞”就是“辞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方 ,所以说“西辞”。 “烟花”,阴历三月是春天最好的时节。 春天百花盛开,田野上常有迷迷蒙蒙的 雾气,古人称为“烟花”。 “下”是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 “碧空”就是湛蓝的天空。 “天际”是天边。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烟花三月下扬州。下扬州。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 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 到扬州去。到扬州去。注释: “故人”就是“老朋友”,指孟浩然。 “辞”就是“辞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方 ,所以说“西辞”。 “烟花”,阴历三月是春天最好的时节。 春天百花盛开,田野上常有迷迷蒙蒙的 雾气,古人称为“烟花”。 “下”是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 “碧空”就是湛蓝的天空。 “天际”是天边。 想像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烟花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此时 此刻作者却没有心情赏春,而是默默地注 视着江上,老朋友的船渐渐远去,独自忍 受离别之苦。只有那孤帆远影孤帆远影 孤帆远影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只有把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 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 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 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 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老朋友依依借别之情。 李白与孟浩然告别时能说些什么?发挥你们的想象同学间交流。 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想象一下,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看到过送行的场面?烟花三月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 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