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音乐的语言贯穿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摘要:音乐活动是音乐启蒙教育的良好时机,童年时期形成的“童子功”,无论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还是艺术素养等社会性方面都将使人受益终生。幼儿音乐活动是在教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的发展。关键词:小班幼儿、音乐的语言、一日生活一、问题的提出音乐活动是音乐启蒙教育的良好时机,童年时期形成的“童子功” ,无论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还是艺术素养等社会性方面都将使人受益终生。幼儿音乐活动是在教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在我国,能够 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广大婴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场所是各幼儿园。幼儿园音乐活动分大、中、小等几个不同年龄阶段,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活动,同时,小班音乐活动是基础,显得更为重要。对小班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一般活动生成在音乐教学活动,没有很好的发挥音乐潜移默化的良好作用,而小班孩子又喜欢音乐,他们经常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一起唱、一起跳,所以我就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音乐贯穿于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当中,让孩子无时无刻都能感觉到音乐的存在,寓教于乐。通过音乐活动发展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的发展。二、让音乐的语言贯穿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1、寓教于乐是音乐活动的特色,激励小班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音乐活动有娱乐性的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的娱乐性特点引导小班幼儿学,在乐中学,把音乐活动寓于愉快的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之中,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引导他 们在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爱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之中,以“ 乐” 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主导形式,促进小班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满足,体、智、德、美等方面同 时受到教育。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表现的机会,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去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利用日常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的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有了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 阶梯” ,提出小班幼儿年龄相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都以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1)听着小铃拍拍手(跟着节奏拍手)(2)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3)机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4)小手和小脚(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的标志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自然轻松地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2、教育影响产生于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不同的音乐促进了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音乐活动是在儿童愉快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的,它的教育影响往往不象语言说教表述得那样直截了当,滴滴渗透到小班幼儿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因此,音 乐活动中无论是能力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而音乐艺术教育是情感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比说教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持久。音乐对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生活常规培养中,小班幼儿对老师的表演能很好的接受,而对干巴巴的说教并不是很好的理解,不利于记忆。当我发现幼儿对音乐感兴趣时,听到摇篮曲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哄宝宝的动作,同时自己也安静下来。受此启发,有一次,原来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排队是一件困难的事,不是你乱了,就是他去玩了,为此我伤透了脑筋,于是,我让幼儿排队时,用开火车的音乐,让幼儿听,我 说:“ 快来呀,我 们的火车要开了”,幼儿立刻就排好了队伍,在以后的排队活动中,我只要弹这首音乐,幼儿就主动上来排好了队伍。我又用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让幼儿听到这个音乐就赶紧坐坐好,跟着音乐拍手,就象老师在敲铃鼓一样。通过训练以后,在以后的活动中,幼儿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不再需要老师大声的说话了。同时,在幼儿休息和进餐时,我都给幼儿放优美的轻音乐来稳定幼儿的情绪,又能促进幼儿的食欲。为培养小班幼儿爱劳动的习惯,我选用了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和音乐游戏爱劳动,通过歌曲的演唱和游戏活动,使幼儿懂得了劳动是光荣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幼儿能自觉主动的参加集体劳动,连过去不愿参加劳动的幼儿也能积极地参加。如平平,过去请他抹桌子,他就说:“ 我不高兴。 ”现在,早上到幼儿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小伙伴一起把桌、椅等抹干净。中午起床时,幼儿也能把自己的饿枕头放整齐,养成了一定的劳动习惯。3、从寻找声音的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对声音的敏锐性大自然有各种美妙的声音,这些不同的声音在孩子们的耳里是神奇又美妙的。刚进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情绪非常不稳定,当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有什么能够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呢。在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水龙头没关紧,有“ 滴答滴答”的声音;音乐区的小铃,会发出“叮.叮.” 的声音;刮风了,会发出“ 呼.呼.”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幼儿的耳中是那么地美妙。通过寻找声音,小班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兴趣更浓了,时不时听见他们说:“ 我听见*声音了! ”,经常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寻找不同的声音,使小班幼儿也对声音产生了强烈的兴趣!4、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1( 首先让小班幼儿懂得相互尊重的道理许多幼儿在交往中常常发生争吵,究其原因在于现在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特别是小班幼儿,刚进幼儿园,他们只想到自己,而没有想到要先尊重别人。在音乐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安排幼儿自己分配音乐作品,让他们在实践中尝试成功与失败,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尊重的道理。(2( 帮助不同特点的小班幼儿学会交往对于那些胆小、羞怯,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小班幼儿,我经常鼓励他们大胆向老师、同学表达内心的想法和要求,并给他们提供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其交往信心。(3( 让小班幼儿学会用动作与人交流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内涵,需要不同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在音乐游戏“ 三只熊” 中,幼儿用肢体语言去表现音乐中的缓慢、轻松活泼、快速 热烈。幼儿在这种活动中,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与人协调,参加活 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大大提高。三、实践后的结果与体会教育学家研究证实,5 岁是孩子的特殊时期,所以从小班开始,就不能进行单纯的干巴巴的说教,简单的说教不能使幼儿接受教育内容,而音乐 以其优美、动听、直 观、具体等特点, 满足了幼儿爱唱爱跳的要求,使幼儿在演唱、表演、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育,形成了良好的习惯。通过一学期的研究发现,小班幼儿不但喜欢上了音乐,而且在音乐的熏陶下,他们的一日生活过的非常的有意义,有音乐的陪伴,他们显得更加开心、快乐,并且他们的交往能力、主动性、合作性以及良好行为习惯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音乐的熏陶使幼儿的思维得到了锻炼,音 乐的感受力得到了培养。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3、世界音乐活动集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